儒家思想在汉代以来成为中国的主流思想,在这种思想背景下,很多人认为出家是不孝的行为。《孝经》中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出家剃发就成了不孝的行为。还有一句话是没有信仰的人诽谤出家不孝时常常提到的,或是成为父母阻碍子女出家最大心里障碍的,那就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思想对老百姓影响非常大,一直到现在还有余威,那就是执着“生儿子”。在古代一个女人没有生儿子,可以说一生都抬不起头。越是社会影响大的家族越是在乎这个问题。一个人娶了妻子,生了女儿,这个人就被贴上不孝的标签。现在中国实行计划生育,一家只生一个孩子,中国有49%的家庭生的是女孩,如果还执着这个说法,那中国将近一半的人不孝了。 对“不孝有三”的三种不孝,有一种说法:生不能养,死不能葬,葬不能祭。其中“无后”为葬不能祭祀里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孟子·离娄上》。孟子并没有说不孝有哪三种。但在《十三经注疏》中在“无后为大”下面有注解:“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白话问解释就是:若不懂得顺从的意义,对父母错误的行为也一味顺从,将陷害父母于不义,是为一不孝。 其中第三点影响最大,又延续到现代,父母亲看到孩子长大,到适婚年纪,或者儿女结婚多年,却没有子嗣,就开始着急,常常会念叨:“孩子不孝。”或者怀孕后,千方百计通过各种手段想知道是男是女,听说是女孩就堕胎,甚至出生后抛弃。这也就是为何中国人一向重男轻女的原因。 可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个儒教冠冕堂皇的帽子,确是儒生为了帮助封建王朝建立宗法制度,对孟子思想的断章取义和肆意杜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记述在《孟子·离娄上》中,全文是这样的“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我们分析原文不难发现,孟子的本意并非是我们平常了解到的含义。我认为更符合原意的解释应该是:“不孝的表现很多,但以不尽做后辈的本分为最。舜在取妻的时候没有禀告健在的父母,是没有尽做后辈的本分。但君子认为舜虽然没有禀告但与禀告了是没有多大的区别。因为舜取妻是在尧考察了舜的德行后决定把女儿嫁给他的,而此时,舜的父母对舜还有偏见,禀告他们并没有什么好处。 所以奉劝大家,不要不求甚解,不要人云亦云,自愿做被蒙蔽智慧的人。不要断章取义的搬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来攻击别人出家,或自己执着于此阻碍别人出家,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是一种严重的愚昧思想,是意识形态落后于时代发展的表现。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