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淡日常修行 释永信 从心谈起 我们禅宗的根本法门的教外别传,直指人心,明心见性,视妄心为根本道障。但对于刚学佛的初修者来说,却需要一个大妄心。什么样的大妄心呢?那就是道心,发大心,立大愿,不成佛不罢休。我之所以要特别强调这点。我认为,这对于出家众还是在家众的日常修行非常重要。如果道心不坚定,日常修行就容易松懈,甚至会出现以下情形:一边过修行生活,一边仍顺着旧习气过世俗生活。一个具有坚定道心的人就不会这样,他会努力精进,希望在自己有限的人生中有所成就。他会自觉地将修道心贯穿于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绕香拜佛坐禅时修行,上班交友购物甚至娱乐时也修行,无时无刻不修行,比如:一大早醒来,应该马上就想到,啊真好,我又有一天可以修行了;穿衣吃饭时,应该想到报众生恩,因为这一切都是十方布施的;意识到自己肉身时,应该想到父母恩,父母千辛万苦把我养育非常不容易;看到人有不幸时,应该感悟到人生无常,并生起同情心,慈悲心;遇到美物美食美色的场合,应该想到美丽外表里面的空性;等等,等等”一个严格要求自己的修行人,他是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反省自己,他会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最细微处,甚至细微到起心动念,都不放过。就这样,全面地、深入地培养自己的净心净行,月积日累,时机成熟,内心日益轻安,最终得大成就。这些道理,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也很简单,但坚持做下去就不简单,这就需要坚定的道心。有坚定道心,就能坚持做下去;没有坚定道心,就坚持不下去。实际上,这就是十六字偈的深意: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里面值得注意的是“自净其意”四字,不少人把“自净其意”理解为打坐,我觉得这种理解不确切。“自净其意”应该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日常功夫长期积累的结果。 近来我又慢慢体会到,如果“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日常修行,仅仅是以净化自己的心行为目标,而没有和体证世间万事万物的普通空性联系起来,那么,“自净其意”只是小乘成就,因为它只解决自己一个人的问题。所以,我们日常修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时,要和利他的菩萨精神联系起来,象地藏王菩萨那样,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利他不是简单的做好事,积功德,目的是为了去“我执”,体证自我的空性。通过体证自我的空性,然后体证到“他人”的空性,体证到万物的空性。不执着于“我”,也不执着于“他”,更不执着于物,这就是所谓的“三体轮空”。体证一时的“三体轮空”并不难,比如我们不求名不求利地帮助过人,事后自己也忘记了,这就是“三体轮空”,但是我们长住于“三体轮空”就很难,这就涉及到我们常说的“定力”,这才是我们修行人要修的真功夫!《心经》一开头就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心经》人人会背,但我们还要把《心经》融合到日常修行中去,再从日常修行中体会《心经》,体会世间万事万物(即色受想行识五蕴)中普遍的空性。只有体会到世间万事万物中的普遍空性,我们才能真正证悟到“性空缘起”的微言大义,“因缘和合”的实相。有一分体会,就会有一分证悟;有彻底的体会,就会有彻底的证悟,那就是《六祖坛经》所说的“外不著相”,“内心无乱”,随缘任运,成就道业。 过去,我们在实修证空去执的过程中,更多地提倡坐禅、参话头、做佛事等传统法门。但根据我自己近二十年来修行体会,感觉到从日常生活中去修证,也是非常踏实的门径,特别对于道心坚定的人来说,很适合,也很有效。经上说,一切资生事业,皆是佛事。提倡在日常生活中修行,其中还有一个更大的利益,能够培养佛教徒主动入世的风气,厌离世俗生活,但不舍弃人间生活,和日常生活打成一片,和众生打成一片。实际上,这既是我们禅宗的古老传统,也深契现代开创的建设人间佛教的伟大事业。如果修行者长期远离日常生活,或者和日常生活脱节,不仅容易造成修行出偏,而且修行成就也不容易巩固,更严重的是导致世间佛教事业的退缩。 下面就上述三种后果具体谈谈。 一、修行出偏问题。我们肯定听说过,有的修行人打坐时走火入魔,坐出一自病,参话头参疯了,等等。这种情形现在有,古代也有。究其原因,就是日常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功夫不够,说白了,就是福德不够,资粮不够。福德不够,就象植物缺乏肥料,长不大;资粮不够,修行者就走不远。所以,善根非常重要,善根深厚,修行自然就有保障了。 二、修行成就巩固问题。不少修行人终于有了一些成就,但是成就不巩固,就象温室里长大的树苗,搬到室外就不行。在关内成就不错,定光也现前了,透过房顶,满天星斗也看到了,可一出关,内心还是七上八下。我听到过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个西方姑娘慕名拜访一位有所成就的小和尚,小和尚听说西方姑娘见面时要握手的,马上就躲开了。这就是定力不够。如果从日常生活中起修,在定力方面就会好得多。一个有定力的修行人,处卑不忧,处尊不惊。我们要求佛教徒远离荤腥,远离女色,这对于初修者是一种方便,有利于初修者更快地远离世俗旧习,净心净行;但对于有所成就的、具有相应定力的修行者来说,就不应该很敏感,更不至于谈荤色变,谈女心乱,否则就不能说有定力。当然,我并不是说有定力的修行者可以随便触戒,我的意思是说,有定力的修行者,即使在触戒的特殊场合,也能够做到如法无碍地行走。否则的话,我们每天讲普渡众生,而一遇到屠夫厨师就躲得远远的,一遇到女色就躲得远远的,那是不行的。一个从日常生活中证悟空性的修行者,就相对较少存在这类苦恼。 三、佛教徒在日常生活中修行,对佛教住世事业也有影响,即修行者入世问题。这才是我真正忧虑所在。从目前国内佛教界整体情况而言,修行者比较缺乏主动积极的入世情怀,佛教事业的发展不尽人意。古德云:法不孤起,事在人为。佛教事业的兴盛。单靠政府的好政策是远远不够的,这只是外缘殊胜,同时更需要佛教界全体的自身努力。现在,只要一谈到佛教事业的不景气,大家就把原因归结到人才缺乏上。人才缺乏是事实。但人才为什么会缺乏呢?我认为:人才缺乏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国内佛教界没有形成主动积极的入世风气。主动积极的入世风气,是佛教人才涌现、佛教事业兴盛的基础。如果把佛教事业比作百花园,那么,政府的宗教政策是大气候,佛教的智慧是太阳,佛教徒的入世风气就是水分,是养料。我经常对人讲:对于仍带着执有习气的初修者,要多讲空苦之义;而对于事物的空性已有所体证的修行者,则要多讲妙有之用。空作为对世间万物变化实相的最通俗描述,有坏苦之义,但亦有成乐之义。我们修行人证果成佛不是成乐之事吗?释尊成佛后,为开创佛教大业,吃尽苦头,讲经说法四十九年,不也是成乐之事吗?!而这些成乐之事,正是从空性显化出来的妙有之用。我发觉,我们佛教界对世人宣说空苦之义可能太过,结果把自己也搞得心灰意冷。这是值得反省的问题。四大皆空,世间事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可以往坏的方向变,也可以往好的方向变。如果只是变坏成苦,我们就用不着修行了,更谈不上证果成佛了。正因为事物也可以往好的方向变化,所以才有释尊的住世因缘,才有我们佛教事业的伟大理想——变世间苦海火宅为人间乐土。生生世世流转于六道轮回是苦事,但修行救世不是苦事,而是乐事;佛教事业不是冷冰冰的工作,而是充满热情的事业。如果说世间是火宅,佛教则给世间带来清凉;如果说世间是苦海,佛教则给世间带来温情。所以 ,我希望所有同修,不管以何种方便入道,都勿忘关爱人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生出关爱人间心.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