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兆法师:平时一定要少说话,不然的话会伤气!(3)

极少有人讲很多话都不重复的。 而且,话讲多了,再好的忆持力也不可能记下那么多,又没有智慧,往往就有前后矛盾的时候,就容易被人讥嫌。 有一次,跟一个师兄因故而谈心,谈了一个多小时,最后,他讲,你说的话,

 

极少有人讲很多话都不重复的。

 

而且,话讲多了,再好的忆持力也不可能记下那么多,又没有智慧,往往就有前后矛盾的时候,就容易被人讥嫌。

 

有一次,跟一个师兄因故而谈心,谈了一个多小时,最后,他讲,你说的话,我有一半听进去了。

 

这话很让我惭愧,也很让我警觉,说明,至少我说的话一半是废话。

 

还有一次,陪一个师兄去医院看病,我的观点是出家人对待疾病主要靠内心的建设,而不能总是想医院拍个片子,开点药,跟医生谈谈什么的。于是,就跟师兄大谈特谈我的观点,去一路,谈一路,回来一路,谈一路。

 

谈的师兄很烦恼。

 

现在想起来真的是后悔,即便我的观点是对的,这么跟人家讲,肯定是让人家起烦恼,损恼人家。况且,我的观点也不见得就靠谱,什么都是因人而异,万一耽误了人家的病情,那岂不是大麻烦。

 

这个时候,最好的态度就应该好好陪人家拍片子,看病,开药。自以为是地讲的那些话全都是废话,全都是造不好的业的话。

 

讲话多,是因为失去了对周围环境、因缘的观照,而掉进了自我的泥沼里;讲话讲得不契机,也是因为掉进了自我的泥沼里,所以,就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也考虑不到别人的态度,甚至连别人厌恶的眼神都视而不见了。

 

由此,看一个人有没有修行,他一开口就能判断出来。对世间人而言,看一个人思维是否敏捷,能力如何,行持力如何,开口讲几句话就能得出结论。

 

出家后的这些日子里,刻意地在语言上作了很多训练,比如,没事尽量不说话,记下早起后讲的第一句话什么,每说一句话后,尽量要把刚才的那句话再重新默背一遍,以锻炼自己的忆持力,同时检查一下,这句话是否妥当。

 

话未出口,先提起警觉来。让念头时刻观照着这些话,时刻听着自己说的这些话。观察听者的反映,体会他的感受。只要他的眼神一犹疑,就不再讲了,因为他已经走神,听不进去了。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