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超法师:四圣谛(7)

(二)、修道的方法: 修道的法门有很多,主要的有下列几种: (1)、五停心:修习以下五种法门,能制止心内的过患,然后得定而引发智慧。 观法: 所对治之烦恼: 不净观--对治贪欲--观内身不净,除色身爱;观

  (二)、修道的方法:

  修道的法门有很多,主要的有下列几种:

  (1)、五停心:修习以下五种法门,能制止心内的过患,然后得定而引发智慧。

  观法:    所对治之烦恼:

  不净观--对治贪欲--观内身不净,除色身爱;观外身不净,除淫欲爱。

  慈悲观--对治嗔恚--于怨亲等观,慈心与乐,悲心除其苦。

  因缘观--对治愚痴--观生死中唯有十二因缘,其中无我,无作者,无受者。

  界分别观--对治我慢--观十八界各界有各自之法,无有一合相之我。

  数息观--对治散乱--数出入息,系心于息而得定力。

  在这五停心中的不净观及数息观是修行入道的初门,合称为二甘露门。

  1、不净观:观察自身与他身的不净,为了对治我们的贪欲,因为我们对身体有贪爱,这是一种烦恼,也是一个心病,佛陀就为我们开了一帖药方,叫做不净观,我们一眼看到某人就喜欢上他,是因为认为他漂亮、干净等等,那是因为我们的智慧被贪爱的烦恼所遮盖住,看不清楚真相,而不净观是告诉我们要看他不净的地方,比如他的皮、肉、血等,没有一样是干净的,皮肤流出来的是汗,七孔流出来的都是粪,是肮脏的。皮肤下的血肉是臭腥的,肚子里所装的都是粪便,所以我们的身体是‘粪桶’,不是‘饭桶’。我们最严重的贪欲就是淫欲--色欲,所以佛陀教导我们修不净观以破除之。(请参考《四念处》)

  2、慈悲观:慈悲观是要对治嗔恨心,修慈就是要给众生快乐,修悲就是要拔除众生的苦。我们要经常作这个慈悲心的观想,慢慢地对于众生就不会嗔恨,生起怜悯之心,所以说慈悲观能对治嗔恚。

  3、因缘观:观十二因缘以对治愚痴。在这十二因缘的流转中无我、无作者,没有受者。(请参考《十二因缘》)。

  4、界分别观:我们观察十八界以对治‘我慢’。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以及六识,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称为十八界。我们个别观察它,里面没有一个我,这十八界合起来的一个整体,称为一合相,它也不是我,所以观十八界可以对治我慢。

  5、数息观:称为阿那波那,译为持息念(数息)。修数息观对治散乱的心,我们的心如猴子般跳来跳去,所以要把它系在呼出吸入的息气上,慢慢的心就会平静下来。这五种修行方法称为五停心,它可使我们的烦恼:贪、嗔、痴、慢以及不定的心平静。

  (2)、四念处:又名四念住,所谓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及法念住。

  四念住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以四念处对治我们的常、乐、我、净四颠倒。

  1、身念住--观身不净:观色身四大不净,乃至外境亦不净,以对治身体干净的颠倒想。

  2、受念住--观受是苦:观六根所生受,及受的苦乐舍,三种皆是行苦,因为它无常变化,不能做主就是苦,所以观受是苦对治乐的颠倒。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