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当我们拥有一个纯净而坚固的心时,我们就能学会爱自己,同时也会对周遭环境产生爱的感觉。 22.假如我们内心能够创造安定、温暖和爱的盘石,它就会是我们最坚定的助缘。 23.在他人身上寻找快乐是愚昧的,在他人身上寻找安定是荒谬的。 24.我们也不需要「试着」对别人好,当我们对自己够好的时候,自然就会对别人好。善待自己绝不意味着放纵自己,而是指爱自己。 25.有些人会因为我们的安稳而受益。我们就像个锚,或是别人可以依靠的盘石。不论发生什么事,我们还是会保持镇定不动如山。 佛法基本教理—五海涛辑 ◎温柔、爱和关怀 1.何谓TLC?就是温柔、爱和关怀。人和人的关系都需要它们,而禅修更是少不了它们。 2.我们要以温柔、爱和关怀善待自己的心,不要让它成为瓷器店中横冲直撞的野牛,这只会导致无法收拾的灾难。即使是在最微不足道的事情中轻忽大意,都是缺乏爱的表现。所以当我们违反了最轻微的戒律时,都表示我们没有照顾好自己。 3.每一条戒律都是要让我们出离世间的事物,而专注于自心。 4.不要小看持戒的重要性,如果我们没有以爱心和温柔的心来护持戒律,这样就会影响到禅修。 5.只有随时观照自己的心思,才能够进入禅定状况,才能以温柔、爱、关怀去观想。我们应该坐下来感激有这样的机会,然后用爱心看待所有的事物。 6.充满怀疑、后悔、抗拒、忧愁或批判的心,是不可能修定的。 7.只要我们还在关心世间的种种,而且期待从中会获得满足,就不可能有超越的意识。每当世俗的念头生起时,我们可以检验它是不是能给我们最终的满足。假如不是的话,那我们就可以轻易地舍弃它。 8.只要我们全心全意,不加判断,任何工作都可以作为修行的一部分。我们只需要专注所发生的事,然后运用温柔、爱和关怀,尽己所能地去做。 9.心灵会经年累月地养成习惯。假如我们觉察到它的话,我们可以用更好的习惯来取代它们。 10.假如我们爱我们所做的事,就会做得很好,否则会很难继续下去,而且过程中会有抗拒、排斥或漠视的现象。 11.假如我们没有小心翼翼地对待心灵,它就不会成长。修行的目的就是成长和成熟。心灵的成熟并不是来自年纪的成长,而是得自行住坐卧中的学习。 佛法基本教理—六海涛辑 12.行慈之人还是会有痛苦,但是这苦痛并非来自你自己的忧悲恐惧,而是源于你对有情众生的慈悲,因为你已是觉悟的有情,具有菩萨的悲心了!如此一来,在修行道路上你所发的慈悲心将会造就无数勇猛无畏的菩萨。 ◎无远弗届的心灵开展 1.我们通常因为把某些事想象得过于艰难或认为它不可能完成而自我设限。这种想法反映在每个生命层面,尤其是心灵层面。 2.在这宇宙中,有许多经验和可能性是我们无法觉知的。当我们忽视这些可能性时,就大大地限制了自己。 3.没有人可以为我们的禅修、精神修养或是开悟设限。没有任何事物可以阻止我们,除了我们自我设限的想法以外。 4.我们必须把心交付给未知的领域,并且放弃老旧与习惯性的反应。交付和放弃是习禅最重要的因素。 5.我们应该让心灵完全伸展,延伸到完全不同的领域,可以放下所有世俗的葛藤。我们并不需要放弃每天的工作和生活,但是要能够不受这些影响。我们做着世间的活动,但心灵可以依然保持清明和自由。 6.我们需要关怀和提携自己的心灵,小心地看守它,像对待珍贵的珠宝那样保护它,以免受到损伤。被损伤的心是无法静坐的。 7.当我们能够保护自己的心,使它远离妄念时,习禅就会比较容易深入。 8.耕耘这片心田需要时间、耐心、善意和决心。我们不断地为各种不如意的、琐碎的事情而烦恼,我们完全忽略了生命的价值、死亡的逼近,也不知道要超越二元对立的意识和寻求苦的解脱。 9.我们浪费太多的时间在选择什么是最好的修行方式上。这样就会有争论、争辩和怀疑,结果是虚掷光阴,而忽略了更有助益的精神修行。 佛法基本教理—七海涛辑 10.只关心世俗的心是萎缩的心,视域非常地受限。我们需要的是柔软的、延展的心,能包容生命所有层面的心。 11.没有什么事是一定要放在心上的。假如有什么值得记忆的事,那就把它写下来以免忘记,然后把心放在当下。 12.禅坐可以是最美妙的经验,但是我们必须努力才行。除非经由禅修的训练,心灵的识见超卓,否则我们无法理解佛陀教导的道理。 13.当我们随时能够把注意力放在所要观察的对象上,我们的修行功力发挥出来。等到那时候,无常、苦、无我就会在内心显现。 14.我们对佛法的理解会被自己所限制,禅修能除去这些限制,开拓我们的视野,使见解更深刻。 ◎出离 1.为了能够完全地踏上修行之路,为了能有安稳的感觉,我们必须要能够出离。出离并不是一定要剃度出家,它指的是舍离对于希望和妄念的执着、纠缠和追寻。 2.这个五光十色的世界让我们觉得到处是希望,事实上更多的是失望。我们身处在诱惑之中,可是诱惑从不会真正地满足我们。 3.什么是我们最先要舍掉的?也许是我们的幻想和妄念。当心里听到这些声音时,很容易相信它们。破解魔咒的方法就是把它们写下来。当我们看到写在纸上的东西时,就会觉得其实蛮可笑的。 4.人们总是有些要求:我要让人了解我,欣赏我,喜爱我,称赞我,或者是:我要去获得、去买、去体验。要求从不会有平静。 5.当你不再对生活提出不可能的要求时,奇迹发生了,每个情境、每个人,甚至每件事不但都让你满意,同时彼此间也更和谐、更平静。 6.我们对自己和别人的负面判断,都是来自我们的期待。在角色认同中,我们都希望得到满足。 佛法基本教理—八海涛辑 7.要空其心。在习禅时要存着出离的心,否则永远都无法深入。 8.平静不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权利,我们必须努力经营。当我们有了爱人的心,就能够爱人如己。 9.情绪的澄净能够带来心的清明。快乐和平静是同义词,而和狂喜是对立的。狂喜是短暂的、剎那的感官接触。快乐则是存在的状况。假如我们没有内在的快乐,就无法体验平静。 10.不好受的感觉来自判断和抗拒自己的某个层面。 11.如果平静是我们的目标,那么出离就是我们的道路,对此,我们别无选择。空掉心灵和意识的欲望,空掉我们的自我形象、自我期许和想要成为重要人物的念头,用无贪来取代,这样慈悲将会为我们开门。除非我们真正这样做了,否则慈悲仍只是一种希望,一个尚未完成的期待。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