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宗法语大观 第四编 净土资粮 愿门(6)

三、发菩提心 菩提心之妙德 菩提心者,犹如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故;犹如良田,能长众生白净法故;犹如大地,能持一切世间故;犹如净水,能洗一切烦恼垢故;犹如大风,普于世间无所碍故;犹如盛火,能烧一切诸见薪
三、发菩提心   菩提心之妙德 菩提心者,犹如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故;犹如良田,能长众生白净法故;犹如大地,能持一切世间故;犹如净水,能洗一切烦恼垢故;犹如大风,普于世间无所碍故;犹如盛火,能烧一切诸见薪故。 ——《大方广佛华严经》 【译文】 菩提心犹如种子,因为能够生出一切诸佛法故;犹如良田,能够长养一切众生的清白善法故;犹如大地,能够载持一切世间故;犹如净水,能够洗涤一切烦恼尘垢故;犹如大风,能够普拂世间无有障碍故;犹如炽盛之火,能够烧毁一切诸见柴薪故。 【按】华严经中,弥勒菩萨广赞菩提心功德。昭示:菩萨欲学如来一切智道,先当安住菩提之心,然后修行一切佛法。净土法门亦复如是。   三种随顺菩提门法 菩萨远离如是三种菩提门相违法,得三种随顺菩提门法满足故。何等三种?一者无染清净心,以不为自身求诸乐故;二者安清净心,以拔一切众生苦故;三者乐清净心,以令一切众生得大菩提故,以摄取众生生彼国土故。是名三种随顺菩提门法满足。 ——天亲菩萨《往生论》 【译文】 菩萨应当远离这样三种菩提门的相违法,便可得到三种随顺菩提门法的满足。是哪三种呢?第一,没有染著的清净心,以不为自己求种种快乐故;第二,安清净心,以拔除一切众生之苦难故;第三,乐清净心,以令一切众生证得大乘菩提故,以摄取众生往生到极乐国土故。这就叫做三种随顺菩提门法所需的必要条件。   二种回向成就大悲心 回向有二种相:一者往相,二者还相。往相者,以己功德回施一切众生,作愿共往生彼阿弥陀如来安乐净土;还相者,生彼土已,得奢摩他毗婆舍那方便力成就,回入生死稠林,教化一切众生共向佛道。若往若还,皆为拔众生渡生死海。是故言回向为首,得成就大悲心故。                                        ——昙鸾《往生论注》 【译文】 回向有两种:一者叫往相回向,二者叫还相回向。往相回向,就是把自己的功德回向布施给法界一切众生,共同作愿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还相回向,是指往生净土之后,蒙佛加被,获得止观定慧等方便力成就,以同体大悲,不违安养刹土,回入娑婆世界生死稠林之中,教化度脱一切众生,共同趋向佛道。若往相若还相,都是为救拔拯济众生渡过生死苦海。所以说,修行回向门为五念门之首要科目,因为行此二种回向法能成就大悲心故。   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 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合此信愿,的为净土指南;由此而执持名号,乃为正行。若信愿坚固,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定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银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修净业者,不可不知也。                                    ——蕅益《阿弥陀经要解》 【译文】 深信发愿求生净土即是无上菩提心。整合此信愿二门,的确为净土法门的指南;由此而执持弥陀名号,乃为净业正行。倘若信愿坚固,临命终时,只要念佛十声乃至一声,也能决定往生彼国;倘若没有信愿,纵将名号持得绵绵密密,到达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银墙铁壁般相似的功夫,也不会有得生净土之理。修净土法门者,不可不知道这个道理。 【按】蕅祖的这段开示,将净宗信愿诠释为即是无上菩提心,甚为精辟,深信切愿即具足菩萨四弘誓愿,含摄通途菩提又具有净宗内在的特质。信愿功德至深且巨。   修道以发心为首 尝闻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苟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故《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忘失尚尔,况未发乎?故知欲学如来乘,必先具发菩萨愿,不可缓也。 ——省庵《劝发菩提心文》 【译文】 常常听闻,进入佛道的要门,以发菩提心为首;修行佛法的急务,以建立大愿居先。大愿建立便可以救度众生,菩提心生发足以成就佛道。如果不发广大心,不立坚固愿,那么,纵然历经无量尘点劫,依然还在六道中轮回,虽然也有修行,最终只落得徒劳辛苦。所以《华严经》说:“忘记迷失了菩提心,而修持各种善法,都属于魔业。”忘失菩提心,尚且得到这个结局,况且未曾发菩提心呢?由此可知,要学大乘佛法,必须首先具足发起上求下化的菩萨愿,这是不可稍有延缓的。   菩提心愿之相状 心愿差别,其相乃多。略而言之,相有其八:所谓邪、正、真、伪、大、小、偏、圆是也。云何名为邪、正、真、伪、大、小、偏、圆耶? 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务,或求利养,或好名闻,或贪现世欲乐,或望未来果报,如是发心,名之为邪。既不求利养名闻,又不贪欲乐果报,唯为生死,为菩提,如是发心,名之为正。 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闻佛道长远,不生退怯;观众生难度,不生厌倦。如登万仞(1)之山,必穷其顶;如上九层之塔,必造其巅。如是发心,名之为真。有罪不忏,有过不除。内浊外清,始勤终怠。虽有好心,多为名利之所夹杂;虽有善法,复为罪业之所染污。如是发心,名之为伪。 众生界尽,我愿方尽;菩提道成,我愿方成。如是发心,名之为大。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怨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发心,名之为小。 若于心外见有众生,及以佛道,愿度愿成,功勋不忘,知见不泯,如是发心,名之为偏。若知自性是众生,故愿度脱;自性是佛道,故愿成就;不见一法,离心别有。以虚空之心,发虚空之愿,行虚空之行,证虚空之果,亦无虚空之相可得,如是发心,名之为圆。 知此八种差别,则知审察;知审察,则知去取;知去取,则可发心。云何审察?谓我所发心,于此八中,为邪为正,为真为伪,为大为小,为偏为圆。云何去取?所谓去邪去伪,去小去偏,取正取真,取大取圆。如此发心,方得名为真正发菩提心也。 ——省庵《劝发菩提心文》 【注释】(1)仞:rèn 古代长度单位,周制为八尺,汉制为七尺。 【译文】 菩提心愿的差别有多种相状。简略地说,其相状有八种,即是:邪、正、真、伪、大、小、偏、圆。为什么叫做邪、正、真、伪、大、小、偏、圆呢? 世间有些修行人,一向修行,不参究自心,只知道向外寻求,或希求他人的供养,或热衷于名声,或贪恋现世的欲望快乐,或希望未来的福德果报,这样的发心,就叫做邪。既不求名闻利养,又不贪图五欲福乐的果报,只是为了解脱生死,为了获证菩提,这样的发心,就叫做正。 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听闻成佛路途长远,而不生退转怯弱之心;观察众生刚强难化,而不生厌倦心。比如攀登万仞高山,必定穷其峰顶;比如攀登九层高塔,矢志到达巅尖。这样的发心,就叫做真。有罪业不忏悔,有过失不除灭。内心污浊,外显清白。初始勤奋,最终懈怠。虽有好心,但大多夹杂着名利;虽有善法,却又被罪业染污。这样的发心,就叫做伪。 众生界尽,我的菩提心愿方尽;菩提道果成就,我的菩提心愿才算成就。这样的发心,就叫做大。观三界如同牢狱,视生死如同怨家,只是期望度脱自己,不想度化他人。这样的发心,就叫做小。 若于心外见有众生而愿度,心外见有佛道而愿成,修行的功勋不能忘怀,诸多知见不能消泯。这样的发心,就叫做偏。了知自性是众生,所以发愿度脱之;自性是佛道,所以发愿成就之。不见一法离心性而存在,以虚空般广大之心,发虚空般广大之愿,行虚空般广大之行,证虚空般广大之果,同时也没有虚空的相状可得。这样的发心,就叫做圆。 知道以上八种发心相状的差别,便知道审察;知道审察,便知道取舍;知道取舍,便可以发心。如何审察呢?审察我所发的心,在这八种类别中,是邪还是正,是真还是伪,是大还是小,是偏还是圆。如何取舍呢?即是去邪、去伪、去小、去偏,取正、取真、取大、取圆。这样的发心,才称得上真正发菩提心。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