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宗法语大观 第四编 净土资粮 愿门(5)

,泛香风以穷年。体忘安而弥穆,心超乐以自怡。临三途 (18) 而缅谢,傲天宫而长辞。绍众灵以继轨,指大觉 (19) 以为期。究兹道也,岂不弘哉! ——刘程之 转自《慧远法师文钞》【注释】(1)摄提格:战国秦汉时代的一
,泛香风以穷年。体忘安而弥穆,心超乐以自怡。临三途(18)而缅谢,傲天宫而长辞。绍众灵以继轨,指大觉(19)以为期。究兹道也,岂不弘哉!                              ——刘程之  转自《慧远法师文钞》 【注释】 (1)摄提格:战国秦汉时代的一种星岁纪年法。认为有一速度和木星平均速度相等而运动方向相反的天体叫“太岁”,当木星在丑位时,太岁在寅位,这一年叫摄提格,后来进化为干支纪年法。本文的摄提格指庚寅年,即东晋孝武帝太元十五年,公元390年。(2)交臂:两臂相交,喻指亲朋好友。(3)三报:即现报、生报与后报。现报者,今生此身造善恶因,即今生此身受善恶果。生报者,今生此身造善恶因,来生便受善恶果。后报者,今生此身造善恶因,或经二生、三生、百生、千生乃至百千万亿劫然后乃受善恶果。(4)险趣:意为畜生、饿鬼、地狱三恶道。(5)佥(qiān)心:一致归心。(6)百于子来:众人趋奉,不召自来。(7)景绩参差:道业功绩参差不齐。(8)法堂:演布大法之堂。(9)绝域:极远的地方,喻指西方净土。(10)神界:喻指极乐世界。(11)云峤(jiào):古代神话传说中海上的仙山。此处喻指净土。 (12)幽谷:幽深的山谷。喻指娑婆秽土。 (13)大仪:佛的相好。 (14)识以悟新:转八识为四智。(15)形由化革:业报形躯于莲华中转化为净土清虚之身。 (16)琼柯:宝树秀枝。 (17)八极:八方极远之地。喻指他方刹土。 (18)三途:畜生、饿鬼、地狱。(19)大觉:指佛果。 【译文】 惟岁在太元十五年七月二十八日,释慧远法师,至诚感格幽玄奥藏,特发净洁超迈之心,殷切眷顾同心正信的一百二十三位同仁,齐集于庐山西北山麓般若云台精舍阿弥陀佛像前,一齐敬荐香华,而立誓愿。 惟此同会大众,明了因缘幻化之理,则三世轮转之真相得以彰显。因果变迁感应的规律既然相符,则善恶报应之事则必定无疑。推察至亲好友默然辞世,随业流转,切悟生命之危脆无常。审究现报、生报与后报相续催迫,深知靠自力难以济拔三恶道的剧苦。所以与会诸贤朝夕惶惧,勤勉思惟解脱之道,自力怯弱,唯仰佛力救拔。但神妙之存在可以至诚感格,却难以在迹相上去攀求。必定至诚感通,方知幽玄神境原来不离当处;如果感求没有回应,则渺茫无主,何处得以度脱?所幸今日大众宿世善根发露,不约而同地一致归心西方极乐世界。恭诵净土典籍,开发信心,愿慧油然启发;吾人能感之机与弥陀所应之瑞相显现于寝梦中,对高贤莲友的趋奉自来感到十分欢欣。于是图写佛影,莹煌光晖,出神入化,俨若神人所造。这是冥符净心法尔显现,确非人力造作所能为。这实在是佛天开启同仁的至诚,冥冥加持,令大众不约而集会。这样殊胜的机缘,大众宜应倍加珍惜,慎思专一,正心诚意,以成办往生净业。 但大众各自的道业功绩参差不齐,功夫福德也不相等。虽然大众清晨祈祷的心愿大致相同,然到了晚夕,又疏隔了精进的道心。这就是我师友眷属,深感悲痛的事情,因此振作慷慨,相从肃穆齐集于法堂,发起平等至诚心,以幽邃玄远的襟怀,誓愿与此众莲友,共同求生西方净土。莲社中如有出类拔萃,首先径登安养的莲友,愿不违安养入娑婆,拯拔尚未往生的同仁,用以圆成自利利他的初衷。先往生者与后往生者,共勉思惟同登极乐的妙道。蒙佛愿力,带业往生,就可莲华开放,亲觐阿弥陀佛圣容。面见阿弥陀佛,则开启心性,寂照圆融,转识成智。在莲华中诞育紫磨金身,如佛相好,这是何等尊荣的胜事呀!藉莲华徜徉于宝池德水的中流,在宝树琼枝下畅咏赞佛的心曲。云衣飘飘分身于八方极远的佛土,恒常披拂温雅的香风。不贪计身而更显庄敬盛美,心神超越苦乐对待以禅悦自怡。念佛往生离开三恶道的轮转,莲华托质长辞天堂的幻乐。绍继菩萨圣众的芳轨,成就佛果乃莲友共期的目标。究寻此念佛往生的妙道,其义理境界何其弘大难思! 【 刘程之居士的《莲社发愿文》,是依据慧远大师念佛旨意而撰写的。这是古印净土教在与本土文化的碰撞融合后所结晶的第一篇净宗文献。全文432字,行文流畅,言简义丰,以和美的赋体诠释净土信仰的心路历程,依据《无量寿经》等净土经典的义理境界,展示出震旦国人神往的至极善美境界。其由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的观照,觉悟到无常险途的可惧,由阿弥陀佛大悲愿力的净信,获得稀有的安心安乐,深知懈怠放逸,信根难固,非良师益友,无以增进净业,所以建立莲社,依众靠众,相互策勉,定于今生,仰凭佛力,往生乐邦,出离轮回,以成就佛果为最终目的。全文运思,契理契机,字字玑珠,豁人心目,祈冀净业行人潜心玩索,依教奉行。   2、西方发愿文 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 我今发愿愿往生,惟愿慈悲哀摄受。 弟子某甲(众等),普为四恩三有(1)、法界众生,求于诸佛一乘(2)无上菩提道故,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期生净土。又以业重福轻,障深慧浅,染心易炽,净德难成,今于佛前,翘勤五体,披沥一心,投诚忏悔。我及众生,旷劫至今,迷本净心,纵贪瞋痴,染秽三业,无量无边;所作罪垢,无量无边。所结冤业,愿悉消灭。从于今日,立深誓愿:远离恶法,誓不更造;勤修圣道,誓不退惰;誓成正觉;誓度众生。 阿弥陀佛以慈悲愿力,当证知我,当哀愍我,当加被我。愿禅观之中,梦寐之际,得见阿弥陀佛金色之身,得历阿弥陀佛宝严之土,得蒙阿弥陀佛甘露灌顶,光明照身,手摩我头,衣覆我体。使我宿障自除,善根增长;疾空烦恼,顿破无明;圆觉妙心,廓然开悟;寂光真境,常得现前。至于临欲命终,预知时至;身无一切病苦厄难,心无一切贪恋迷惑;诸根悦豫,正念分明;舍报安详,如入禅定。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诸圣贤众,放光接引,垂手提携。楼阁幢幡,异香天乐,西方圣境,昭示目前。令诸众生,见者闻者,欢喜感叹,发菩提心。 我于尔时,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生极乐国。七宝池内,胜莲华中,华开见佛,见诸菩萨,闻妙法音,获无生忍。于须臾间,承事诸佛,亲蒙授记。得授记已,三身(3)四智(4),五眼(5)六通(6),无量百千陀罗尼门(7),一切功德,皆悉成就。然后不违安养,回入娑婆;分身无数,遍十方刹。以不可思议自在神力,种种方便,度脱众生。咸令离染,还得净心。同生西方,入不退地。如是大愿,世界无尽,众生无尽,业及烦恼,一切无尽,我愿无尽。愿今礼佛、发愿、修持功德,回施有情。四恩总报,三有齐资。法界众生,同圆种智。                                             ——莲池《云栖法汇》 【注释】 (1)四恩:指父母恩、众生恩、国土恩、三宝恩。三有:欲界、色界、无色界(2)一乘:指能令人成佛的大乘教法。(3)三身:法身、报身、应化身。(4)四智: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5)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6)六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7)陀罗尼:意译总持。能持能遮。即能总摄忆持无量佛法而不忘失之念慧力。陀罗尼能持各种善法,能遮各种恶性,乃佛菩萨利益众生所具的德能。 【译文】 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 我今发愿愿往生,惟愿慈悲哀摄受。 弟子某甲(众等),普为四恩三有、十方无量世界一切众生,令其都能获得一乘无上菩提道故,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名号,期望生到净土。又由于我罪业重福德轻,魔障深智慧浅,贪瞋痴的染心容易炽盛,戒定慧的净德难以成就,现今谨在佛前,恭敬恳切五体投地,一心发露,至诚忏悔。我及法界众生,旷劫以来,迷失本有的清净心,放纵贪瞋痴三毒,染污不净身口意三业,无量无边;造作的五逆十恶,无量无边。与众生结下的杀盗淫的冤业,祈愿全都消灭。弟子自今日起,启立菩萨四宏誓愿:远离一切恶法,誓愿永不再造;精勤修持无上佛道,誓愿永不退转懈惰;誓愿成就无上正觉;誓愿普度法界一切众生。 阿弥陀佛以慈悲愿力,当证知我,当哀愍我,当加被我。祈愿在禅观之中,睡梦之际,能够睹见阿弥陀佛的金色之身,能够亲历阿弥陀佛七宝庄严之土,能够承蒙阿弥陀佛甘露灌顶,光明摄照我身,金手摩我头顶,袈裟覆盖我的身体。使我惑业苦三障自然消除,戒定慧善根得以增长;疾速融化烦恼,顿然破除无明;圆觉妙心,廓然开悟;常寂光的真如之境,常得现前。至于临命终时,预知往生时日,身无一切病苦厄难,心无一切贪恋迷惑;眼耳鼻舌身五根愉悦,意根无贪无惑;安详地舍离业报身,如入禅定。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两大菩萨及净土诸圣贤众,放大光明接引,垂金色臂,提携我于莲台中。虚空中楼阁幢幡,异香馥郁,天乐悠扬。西方净土的圣境,昭然明示在眼前。令耳闻目睹的众生,欢喜感动,称扬赞叹,也发起信愿往生心。 我在那时,乘金刚莲华台,随从阿弥陀佛之后,如弹指间,生到极乐世界七宝池内,在胜妙莲华中化生,莲华即时开敷,见阿弥陀佛与诸大菩萨,闻听微妙法音,获证无生法忍。于须臾间,承事供养十方诸佛,亲蒙诸佛授成佛之记。得佛授记后,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无量百千陀罗尼门,如此一切功德,全都得以成就。然后,报身安住安养刹土不动,化身回入娑婆世界,乃至分身无数,遍满十方佛刹。以不可思议的自在威神之力,以种种善巧方便,度脱众生。悉令远离烦恼染污,恢复自性清净心。共同往生西方净土,入不退转地。如上所立大愿,世界不可尽,众生不可尽,众生业及烦恼不可尽,我所发之愿不可尽。祈愿现今礼佛、发愿与修持的种种功德,回向布施有情众生,总报四重深恩,齐资三有众生离苦得乐。普令法界众生,共同圆满佛的一切种智。 【按】莲祖这篇发愿文,事理周备、行愿深广。净业行人宜恳诚日诵,可收自他俱利、因果皆成之实效。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