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解脱方法──戒定慧三学 佛教的宗派很多,有时各自的观点甚至差别互异。但戒、定、慧三学则是各宗公认的解脱之方法。正如道安法师说:“世尊立教,法有三焉:一者戒律也,二者禅定也,三者智慧也。斯三者入道之门户,泥洹之要关也。"如我们以上所分析,以往在众多的修道者中,有的重於从知识寻求解脱,有的重於从好的行为求解脱,有的强调去有静坐才能获得解脱,有的认为虔诚地信仰大梵天就能获解脱,有的通过祭祀取得大梵天的欢心就能获得解脱。如此种种,不胜枚举。佛陀在众多的解脱方法中,用智慧观照,第一次提出通过戒定慧三学才能获得解脱。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可惜随著佛教的发展,对此三学就有了偏重,不是薄此就是厚彼,而失掉了修道的真正意义,甚至於有水火不相容之倾向。这真是佛教的不幸。本讲座从如下三方面论述如何正确认识戒定慧三学。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千百年来,古今中外,有人仅仅靠好的行为未能获得解脱;有人拼命修习禅定也无法获得最终解脱;有人强调知识的积累也不能令他们去除烦恼。最後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告诉我们戒定慧三学是帮助我们从烦恼的此岸,渡过生死的大海通往清净涅槃的彼岸。因此戒定慧三学成为佛教独特的修学方法。戒学是纪律的训练,定学是对思想集中注意力的训练,慧学是对内在智慧的训练。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修行三学中的一种,而忽略其它两种是不可能的。因戒生定,因定发慧,进而才能断烦恼看到事物的本来面貌,最终证得涅槃。所以说戒定慧三学是我们渡过生死苦海之舟,是我们求得解脱的唯一道路。
只修戒,不修定慧,可惜。一方面,持戒的人只能得人天福报,不能证涅槃。犹如在沙滩上要建筑五十层高的楼房,花费了很大的财力和物力去打下好的基础,然後便中断建筑上面的房子,实在是可惜又浪费;另一方面,若持戒不修慧,危险。因为若无智慧之观照,就不可能区分我们所持的戒是否正确。若持邪戒,不但无益於悟证,反而会离正道越来越远。佛陀时代,持邪戒的外道特别多。例如,早晨起床拜六方、学牛吃草、夏天正午在太阳下曝晒、冬天在水中浸泡、以及今天的持咒发财等等都属於持邪戒,不但无所得,而且会越走越偏离正道,有百害而无一益。
只修定不修戒,(a)很难入定,(b)即使强迫自己入定,也是不究竟的,如石压草。(c)定又有正定与邪定之分别,欲修习正定,必须依止净戒。若不修习净戒,不但不易得“定",即使得之,也就会变成邪定了,邪定是解脱和涅槃的障碍物,习定行者,当注意之!
只修慧不修戒定,有没有这个可能?答案是否定的。没有戒定,就无法产生智慧。所以若有人只想修慧而不修戒定,是非常可笑之事。当然我们经常听说某人人品很差,专做坏事,但智商很高,又怎麽解释?其实若无戒定为基础,就不可能产生智慧,只有小聪明,若又无戒来约束他,就有可能很残忍,造成很大的伤害。希特勒的智商应该超过常人,但因缺少智慧与戒,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令千百万人无家可归,令数以百万计的犹太人丧生。
在这三学中,尽管三者是一体的,缺一不可,它们所解释的道理是相通的,但其作用各有侧重。
古来把三学比喻为三种武器。即,智慧喻作杀敌之箭;禅定喻为发射之弓;戒律喻作防身之甲胄(见表二)。同样,想要断除烦恼,了脱生死,非依慧莫能;而这种无漏智慧,却又不能无因而至,必须在定的基础之上才能发生,所以“定"便是修学观慧的方便法门;於是,没有正定,慧是修证不起来的。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