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缘”本来就是佛教的用语,指事物的生成和消灭,是“因”和“缘”聚散的结果。 这可以从它的“缘起说”中获得最直接的理解。佛教提出了“因缘”,我也与佛教有断因缘。 大学的时候,一方面出于阅读的兴趣,另一方面则是带着人生问题的困惑,开始涉猎到了佛教。那时,最喜爱的一本杂志就是《宗教文化》。从中,我获得了不光是一些基本的常识,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力量。处在青年时期的我们,总是对未来充满着憧憬,也充满着迷惘。 命运的莫测,经常让我们感到不安和恐惧。尽管,那时对宗教的看法还剧目当肤浅,甚至也把捉不准字里行间的意思。但是,倘使让我们从中看到我们所希望得到的鼓励,也会有一种无言的快慰。 一天下午,心情特别糟糕,于是,就跑到二楼的“期刊阅览室’’,翻看刚到的那期《宗教文化》。一篇《天泉证道歌》深深打动了我,于是决定把它复印下来,便找到那位管理员老太太。她先是惊讶地望着我,问“你喜欢佛教么?”。我说,“谈不上喜欢,只是觉得有意思。”她热情地说,“那好,我这有几本小册子,给你看看,要是还想看的话,我从家再拿给你。”我还清晰地记得,她给我看的其中有一本就是《无量寿经》的通俗本。后来,我才知道,那个老太太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她经常到不远的慈云寺上香。可惜,无缘的是,因为考试和升学的缘故,我对佛教的兴趣慢慢地淡漠了。然而,我还是能够理解信众为什么会那么虔诚,更不可能把信教行为与迷信混为一谈。 几年后,也许是机缘所至,我的老师带着我们到庐山脚下的东林寺体验生活。我知道了东林寺是净土宗的祖庭。甚至,也就在这时我突然想起了昔日所看的那本佛经是净土宗的经典之一,而那座叫“慈云寺"的庙宇,也正是净土宗的宝刹。我的惊讶深深地蛰伏住我的心中,让我有某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两天的清修,决不仅仅是新奇、惊讶,但是我确确实实看到了我们世俗世界之外的一幅画面。这里,看不到互相推诿,而是相互帮助;这里没有纷争,只有和蔼和慈爱;这里看到的是一副副热情的面孔,决不是世俗中只有金钱才会使人脸上发光的效果。我们活在一个世界,为什么给我们两个世界的惑觉?也许是到了我们应当反思一下自我的时候了。 真、善、美不会隐遁山林,是我们放逐了它们,也放逐了我们的灵魂。我们不停的制造各种假相迷惑自己。金钱滑过手指的一瞬间,权力与自己的擦肩而过,凡此种种,都会让我大喜或大悲。各式各样的标签似乎在证明我们的存在,而我们确实依靠这些变幻的标签活着,并想方设法去获得这些标签,其实我们一无所有。我们只是在苦海中挣扎,有时候,烦恼会驱使我们去作出改变,然而,当那种感觉过去时,我们又消弭于平庸,继续重复着昨天的故事。 也许,我们不可能每一个人都会与佛教有缘。因为,很多人甚至对佛教连基本的了解都没有。但是,每一个人都本有一颗向善的心,不光佛门弟子是这样,所有的人皆是如此。 假如我们能够放下以往的恩怨、纷争,能够关怀他人,关怀社会。那么,我们都是有缘人,因为我们能够很好地珍惜同处的这一个社会,同有一个生命一这份来之不易的缘。(作者:莫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