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琉璃净土思想出现得较晚,印度女性地位仍然低下,无法摆脱传统的苦恼,仍希望弃舍女身。因此经中所述药师净土也是功德庄严一向清净,无女人,也无恶趣及苦音声。药师如来为摄导众生特别为救度饱受苦难的女性,特别发愿:愿我来世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自身光明,炽然照耀无量无数无边世界,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随形好,庄严其身,令一切有情如我无异;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女人,为女百恶之所逼恼,极生厌离,愿舍女身,闻我名已,一切皆得转女成男,具大丈夫相,乃至证得无上菩提。此处“女百恶”即指女性身心的种种缺失和“恶事”。究其实,逼迫女性的“百恶”主要来自社会习俗等外因。甚至当今印度仍时有贩卖女性、寡妇殉葬、女性因嫁妆少而受虐待者,难怪印度女性会“极生厌离,愿舍女身”。 可见大乘佛教引出他方净土,是由当时杂乱苦恼重男轻女的社会现实激发的出离思想。药师如来和阿弥陀佛净土则仍略有不同,药师大愿明确指出转女成男具大丈夫相往生,阿弥陀佛大愿坦言无有女人却未标举转女成男只讲莲花化生,虽实有此意。无论如何,两种净土一律向女性敞开了往生解脱苦难的大门,并未否定(甚而因女性的特殊痛苦对其特殊关照)她们达成理想生命境界的权利,正是从这种意义显示出大乘净土思想男女一视同仁,有着更广泛的平等性普济性。唯因女性在现实世界无法取得平等,痛感其内外压迫而给予精神救济,使女性能把自己从现实的心灵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女性既能往生净土,净土中又不再有男女相的分别歧视,人人皆可成佛,恰是更高意义的平等。 “转身”问题常与往生净土、至无上正觉观念相联系,成为许多大乘佛经的重点,显示出更深的意蕴。如前述有关弥陀和药师净土经典即可看出佛教女性观的改变。经中不再刻意渲染女性身心的秽陋,更重要的是它肯定女性同样能往生净土。只是必须舍弃“污秽”女身,以“清净”的“大丈夫相”才能与净土的清净体性相应,这种观念仍未彻底超越对外相的执取。总之,这时期虽仍有前期厌恶女身的心态,却也能以慈悲心态接纳女性。然而“男净女秽”的分别意识还在,否则也不会有“净土无有女人”的说法出现在经典中。 不过,并非一切净土都排斥女性存在,如东方阿閦佛的妙喜世界就有女性,但彼处女性和男性一样没有身为女性的诸般痛苦,远比此间女性幸运。 阿閦佛的阿閦意为不动、无忿怒、无瞋恚等,住持东方净土妙喜世界。阿閦佛往昔修菩萨道时受广目如来启发,以二十大愿清净庄严国土,誓愿对众生不起瞋恚,不求二乘果,不念十不善等,遂被称为阿閦菩萨,后以此愿行成佛,即为阿閦佛(或曰不动佛、不动如来)。有关此佛的愿行的佛典主要为《大宝积经·不动如来会》及《阿閦佛国经》。 阿閦菩萨发愿修行以无瞋恚为本,同样以济世度众的悲心注意到解决女性痛苦。其二十大愿最独特处就在事关女性的两愿:我今发此一切智心,安住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或与妇人说法,若不起无常苦空无我之相,而取彼相及露齿笑,则为欺诳一切诸佛;若我发此一切智心,乃至证得无上菩提,我佛剎中若诸女人有女过失如余土者,终不取正觉,若取正觉则为欺诳一切诸佛。正因为阿閦佛有此愿力,愿以无常苦空无我之心常为女性说法,愿其佛刹女性无有他世界女性身心缺陷,这才令妙喜世界显现出有女性存在而无此土女性之过,其间女性虽现女相然皆德行高远、身心美好生活安适: 一论德行:玉女宝比其佛刹女人相差百倍、千倍、万倍、亿倍、巨亿万倍。阿閦佛净土中的女性之所以能有如此德行,应该说与阿閦佛“世世为女人说法”分不开。其次看身心受用,一般女性的生理不净和怀孕生育痛苦等阿閦佛土女性都可幸免;传统认为女性的性格缺陷,如好妒、拨弄是非、恶口等,阿閦佛土女性也都没有,当然就受到尊重没有男女间的纠纷与苦恼。不仅如此,那里女性所需衣物珠玑璎珞等都自然而有想要即可直接从树上取用,不存在物质匮乏。那里男女间也不行淫欲事。这些皆因阿閦如来过去行菩萨道时的愿力所致。 或可推知,也许正因为阿閦佛土女性有充裕的物质享用,身体上又免除了寻常女性的烦扰,其人格心灵势必随之改善,品行地位等也因此得到提升。 大乘佛法兴起,皆力图解决女性现实的不幸,故初期大乘经典每发愿来生脱离女身或现生转女成男。然阿閦菩萨发愿则直接从解除女性身心苦痛入手,女性从潜质论修证并无不如男子,如能完善其天然的身心缺陷何必非要转为男身?阿閦佛净土有女性存在而其身心又无秽土女性之苦,可谓所有净土经典中对女性持最肯定、开明态度者。 佛教教理核心在以智慧的观照觉解宇宙人生真谛进而彻底净化身心从根本上解除一切烦恼痛苦。佛教认为,人类痛苦有来自个体身心的贪瞋痴、老病死;有来自社会人际关系的爱恨情仇;亦有来自物我关系,即自然界的缺陷,物质的不如意不满足等。要解脱忧悲苦恼就得使心清净,因“心染众生染,心净众生净”。由修证使心离烦恼,不再为身心内外一切所苦恼,实现众苦永灭的涅槃就是佛教要达到的理想境界。与此同时,对人类社会的自然的苦难也要求能一齐消除,那就是净土思想的根源。 净土是对应于此岸世界的缺憾而存在的理想完美的彼岸世界。佛教产生发展时的印度,自然与社会环境毕竟都不尽人意,修行者往往会遇到各种障碍,如是清净佛刹也就成为确保修道者达成最高解脱令其心生向往的理想修道场所。另外,印度社会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观念也使佛教女性必须寻求合适的方式解决历来轻贱女性女身的问题,大乘净土思想正是通过一种超现实又即现实的途径给予了女性脱离传统歧视解除身心束缚的理想和希望。 自性无分别 佛教信徒分在家优婆塞(男居士)、优婆夷(女居士),出家比丘、比丘尼四众。大乘佛教讲究行菩萨道,因又单分在家菩萨和出家菩萨二类。出家菩萨,即外现声闻身内秘菩萨行,在声闻具足戒基础上增加持守菩萨三聚净戒。在家菩萨即居士与常人一样有亲眷居家生活,经济来源,只要不违背国家法律,合乎佛法不杀、不盗、不邪淫等原则,社会上士农工商各种职业都可自由选择。 大乘佛教的特色之一就是更多圆融性、更少出家在家之类的事相分别,因此这一时期出现了较多以在家居士为主角的佛典。其中《维摩诘所说经》从般若空思想阐扬大乘菩萨道实践,显示出家在家、男性女性平等无差尤为突出。维摩诘可谓最著名的男居士形象,堪与匹敌的女居士当数《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大方广经》及《大宝积经》胜鬘夫人会中的胜鬘夫人。下面就从这两个居士形象(兼及《维摩经》舍利弗与天女辩难一段)来考察一下大乘佛教在女性观问题上对男女终极平等的认识。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