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前可见,转女身法重点始终落在大乘佛教倡导的发菩提心(即自利利他自觉觉他之心)行菩萨道上,具体实践也与佛教一贯阐扬的弃恶修善一致,既无歧视女性之意,也无宗教神秘因素。同理,我们应能明白,佛典所言女转男身着重在改善一般女性心理上精神气质上的弱点,从自己心性和心灵境界上下功夫进而促使身相改变。即便现实的生理性别为男或女已无可选择,但如有女性真想以脱离女身来免除女性独有的痛苦,不在求佛赐予,而须发心为菩萨道,从自己的言行思维修得。 《法华经》则以龙女当场转为男身成佛的实例来增长女性趋向菩提得彻底觉悟的信心。 智积菩萨在法华会上问文殊菩萨,是否有人修行法华经速得成佛?文殊乃极力推崇娑竭罗龙女,说她智慧利根善知众生诸根行业,诸佛所说甚深秘藏悉能受持,深入禅定了达诸法,于刹那顷发菩提心,得不退转辩才无碍,慈念众生犹如赤子,功德具足心念口演,微妙广大慈悲仁让,志意和雅能至菩提。然而智积菩萨以为女身五障何能如此。于是龙女忽然现身说偈:“我阐大乘教,度脱苦众生”。然而舍利弗仍对此产生怀疑:你说不久得无上道,这很难令人相信。因为女身垢秽不是法器,怎么可能得无上菩提?龙女马上以一价值三千大千世界的宝珠供佛,佛接受了。龙女再问智积菩萨和舍利弗:我献宝珠世尊接受,这事快吗?二人回答说很快。龙女接着说:以你们的神力观我成佛,比这快得多。于是大众都看到龙女忽然之间变成男子,具菩萨行,即往南方无垢世界,坐宝莲华成等正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为十方一切众生演说妙法,无量众生闻法解悟得不退转,无量众生得授道记。智积菩萨、舍利弗及所有在场者,都默默信受。 《法华经》主旨在阐明众生皆可成佛的一乘思想,然而龙女“变成男子”成佛或许会使人疑惑:倘若众生皆可成佛,龙女为何要先变性再才成佛?这岂非与小乘言“女人身有五障”不能成佛一样贬低女性?其实不然,此处龙女转为男身成佛并非意味着对女性人格的否定,而是女身即女性肉体问题的解决。因为男性的欲望对象是女性肉体,从这种意义理解女身才是男性修行者的障难。《法华经》安乐行品即曾强调“菩萨不应对女人身起欲望而为说法,也不能贪爱所见女身。如果为女人说法,那就不能露齿笑,不能袒胸露背”,目的正在防患于未然以免障碍修行。因此龙女转女身为男身成佛不能视为佛教贬抑菲薄女性,而是表明作为女性肉体存在的女身不再是男性眼中的欲望对象;对女性自身来说,则是使其从女身卑劣的强烈从属性中脱离出来。 大乘佛典的类似记载难以尽述。这种转女成男的变性成佛,换言之即是女性非得变成男身才能成佛,原本被大众视为佛教歧视女性的“罪证”。对此说的理解,除了刚分析的有关欲望对象问题,另如本节开头所言,不仅不是对女性的歧视,反而是对女性的关怀:它站在女性自身的立场,引领她们走出对自身性别造成的悲剧的绝望,走向把她们憎恶的“自我”——那个执着厌恶自己生命的“自我”——“杀死”的道路,勇猛精进直达成佛之境。 进一步来看,即使释迦牟尼早已说出“众生本来是佛”的平等之语,但每一独立的生命个体对其自身存在的感受也是独特的。因此不难理解在当时社会文化环境下经受种种不幸遭遇的女性,对各自的生命存在形式——女人的身体可能会产生厌恶和恐惧。自然,在这样的情形下,她们迫切需要得到一种救助力量,令其能从苦难的梦魇中解脱出来。而转女为男变性成佛正是应其所需的权宜方式。毕竟,“完美的理想境界的平等”只能作为一种思想引导指向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地,却不是也无法立刻就把它的完美展示出来,使那些没做好准备的人感到眩晕和难以置信!理想与现实终究还有差距。 心净众生净 宗教除了完善人格净化心性之外,还给那些渴望摆脱现实缺憾和苦难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可资寄托的理想世界。佛教净土信仰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正是适应了世人的这种需要。往生净土不等于达到佛教的最高悟境。但无论什么净土,其地理环境和修学佛法的人文环境都相当好,是促成众生身心彻底解脱的理想场所,因此颇受佛教信众向往。 大乘兴起后,佛教时空无限的观念趋向实体化,佛典中出现了越来越多佛土,加之对众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的体认,十方世界多佛并存的思想渐成定论。十方诸佛累劫修行功德庄严所成就的十方佛土其实都是净土。如《维摩经》所言释迦牟尼教化之娑婆世界(佛教指我们所在的世界)同样为净土,唯其心净而佛土净。此亦可见净土思想产生伊始便同时有了唯心净土一说。 净土虽然皆为佛教徒心目中清净完美的理想世界,然依诸佛本愿各有其特色。本愿即诸佛成佛前无数生以菩萨身行菩萨道所发的誓愿,又分总愿和别愿。大乘佛教诸佛菩萨所发总愿皆为“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四弘誓愿。别愿则依菩萨各自喜好所发,如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药师如来十二大愿等等。 在十方无量诸佛无量净土中,大乘经典最常提到一般人也比较熟悉的有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药师如来东方净琉璃世界和兜率内院弥勒净土,此外还有诸多大乘经典提及却不太为人熟知的东方妙喜世界阿閦佛净土。 这些佛菩萨以本愿成就的净土世界都很关注女性的身心苦难,但其解决方式亦如前述成佛一样,多以转女身为男身为往生净土条件。 如现今中国佛教最盛行的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其得名即因它“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但这个乐土却没有女性存在。之所以如此,源于阿弥陀佛身为法藏比丘时所发四十八愿。其中第二愿为:我作佛时,我刹中无妇女,无央数世界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来生我刹者,皆于七宝水池莲华中化生,不得是愿,终不作佛。法藏比丘成佛后果如所愿,极乐世界诚然没有女性存在,无论以什么生命形式,往生极乐世界者皆从莲花化生。不过经中明确宣称极乐国土无女性,莲花化生的众生自然皆以男性身相出现,其实纯一性别没有与之相对的女性未必非要称作男性的,为便于理解只能如此。 与此关联的还有第三十二愿:我作佛时,十方无央数世界有女人,闻我名号喜悦信乐,发菩提心,厌恶女身,寿终之后,其身不复为女,不得是愿,终不作佛。由此可见女性住生阿弥陀佛净土即舍弃女身化作男子一愿的来历是因为现实世界的重男轻女,女性倍受压抑屈辱,女身代表污秽和苦难,女性大多“厌恶女身”,希望转女成男,故而体现在清净佛土也没有女身存在。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