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法眼 目前 和 隔 与 不隔(6)

7.报慈藏屿也谈到“不隔”: 僧问:“心眼相见时如何?”师云:“向汝道什么?”问:“如何是实见处?”师云:“丝毫不隔。”……问:“情生智隔,想变体殊。只如情未生时如何?”师曰:“隔。”曰:“情未生时,隔

7.报慈藏屿也谈到“不隔”:

僧问:“心眼相见时如何?”师云:“向汝道什么?”问:“如何是实见处?”师云:“丝毫不隔。”……问:“情生智隔,想变体殊。只如情未生时如何?”师曰:“隔。”曰:“情未生时,隔个什么?”师曰:“这个梢郎子未遇人在。”

所谓的“实见”,就是“丝毫不隔”的直观。

8.五祖法演则已经成对使用“隔”与“不隔”。

上堂云:“古人道:‘无边刹境,自他不隔于毫端。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

此语为法演引前辈禅师语,其中“不隔”二字指“无边刹境”之空间,与“十世古今”之时间相对。法演又有偈《与瑰禅化麦》:水中捞得麦,恐悚瑰禅客。往复偃溪边,闻声隔不隔。(同上)此“隔”与“不隔”指对溪水声的听觉。“不隔”是“不离于当念”的直观和直觉。说透了,所谓“不隔”就是空;当人们作空观时,也就不会“隔”。

法演的弟子圆悟克勤作《碧岩集》,其中第二十四则云:

风尘草动,悉究端倪,亦谓之隔身句,意通而语隔。到这里,须是左拨右转,方是作家。

此“隔身句”又作“隔手句”,意谓觉悟不必借助语言,而是有某种神秘的沟通自然无间地发生。“意通而语隔”,是说对佛法的领会已经完成,而言语却是障碍领悟的东西。同条克勤评唱引法演语云:“莫将有事为无事,往往事从无事生。尔若参得透去,见他恁么如寻常人说话一般,多被言语隔碍,所以不会。”克勤颇承其师的衣钵,《碧岩集》第一则“圣谛第一义”云:“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若恁么见得,便有自由分,不随一切语言转,脱体现成。”语言是觉悟的障碍,这是禅宗一贯的主张。

以上诸条禅宗人论“隔”与“不隔”,为我读禅籍所发现,当可设想,未见者或许更多。由是,也可以进而设想,与“漏”“无漏”、“了义”“不了义”等佛教的本有观念相似,“隔”“不隔”或许本是禅宗的一个话头。

我们来把上述这些证据作一个归纳。所谓的“隔”,是指禅者囿于情见、见闻觉知、语言等,给见性、悟理造成障碍;所谓的“不隔”,是指超绝的觉悟,它迅如霹雳,不容思量拟议,是意通、见性、悟理。如果联系王国维的看法,则“具眼之人”以一双智慧的法眼去直观现象,他写的景物都能“如在目前”,就是“不隔”;而“隔”则是思量拟议、过分倚重语言的表意功能,反而无法做到“意通”(注:这个“意”与意境的意有着内在的联系。)。因此,“一切见成”和“见色便见心”,是“不隔”的极佳表述。

可见,“隔”“不隔”其实是心色关系论域中的问题。从普通心理学的学理来看,心与色本来不可能见面,但是在智慧之眼的直观之下,它们却于“目前”获得了沟通,刹那间成了一个东西,即空观下的色。空的直观是不可思议、不可分析、当下现成、超绝的。它既置身于人们通常以为处于对立之中的心色(心物)关系,又把这种关系打破,使心色(心物)两者获得沟通并进而融合为一体。这样一种感性经验,是禅宗的产物,它是基础性的,广义地讲,它本身就是审美直观;狭义地讲,当它产生于文艺的论域之中,就构成了艺术的审美直观。如王国维论“隔”“不隔”所要求的“都在目前”之直观,就是如此。

编辑:小月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