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祖心禅师也论到“目前”,他说:“若也单明自己,不悟目前,此人有眼无足。若悟目前,不明自己,此人有足无眼。”(注:处微禅师与仰山有这样一段对话:师问仰山:“汝名什么?”对曰:“慧寂。”师曰:“阿那个是惠?阿那个是寂?”对云:“只在目前。”师曰:“你犹有前后在?”对曰:“前后则且置,和尚还曾见未?”师曰:“吃茶去。”这里,“目前”其实是一个境或机,如果在“自己”(“眼”)与“目前”(“足”)之间单明其一,那么他并未真正觉悟。这种对举还可以表述为“心”与“境”的对举:“愚人除境不忘心,智者忘心不除境。不知心境本如如,触目遇缘无障碍。”真正的觉悟者应该是这样的智者,在他,“心”与“境”是统一于当下之直观的。“心境如如”即是“目前意”。 传为王维所作《山水诀》云: 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或咫尺之图,写百千里之景。东西南北,宛尔目前;春夏秋冬,生于笔下。 王维所论水墨画的功能,并非简单的写实,而是对时空作直观,因此可以使“东西南北,宛尔目前;春夏秋冬,生于笔下”。例如,他可以把雪与芭蕉画在一起,呈现于“目前”,就是这样一种特殊的直观使然。 如果以一双法眼、慧眼、道眼或佛眼,将对象作空观,就能观“一切色是佛色,一切声是佛声”,观“一切见成”,产生“对现色身”。这里的声色并非单纯的听觉或视觉之对象;它们是这样一种对象,心透过诸根的门窗对之作空观。除了上举内证,我想还可以找到若干外证,即禅籍中具体出现的“隔”与“不隔”。以下逐一列举。 1.慧远《五言游庐山》:“崇岩吐清气,幽岫栖神迹。希声奏群籁,响出山溜滴。有客独冥游,径然忘所适。挥手抚云门,灵关安足辟。流心叩玄扃,感至理弗隔。孰是腾九霄,不奋冲天翮。妙同趣自均,一悟超三益。”这一个“隔”字用于游览庐山中对山水所体现之佛理的感悟。那是说,佛理与自然万象之间并无隔碍,两者是一体的。 2.百丈怀海云:“眼耳鼻舌各个不贪染一切有无诸法,是名受持四句偈,亦名四果六人无迹,亦名六通。只如今但不被一切有无诸法阂(音hé,阻隔的意思),亦不依住不阂,亦无不依住知解,是名神通。”这里出现了“阂”与“不阂”成对使用的情况。意思是,眼、耳、鼻、舌不贪染于一切有无诸法,即不会被法“阂”,但也不能对“不阂”执著,执著就是“隔”,这样,人就有了神通。他又说:“自无眼,依他作眼,教中唤作比量智。”“隔”与“不隔”的问题与“眼”是联系在一起的,自己没有“眼”,借了别人的“眼”来看世界和自己,就只能称作“比量智”。比量是推理、算计、比较、譬喻的意思,它不同于现量,后者是直观、直觉、当下、顿悟的意思。因此,“隔”往往是陷入了比量,而“不隔”则是现量。“隔”或“不隔”与智慧和观的姿势有关。 3.丹霞天然有颂云:“丹霞有一宝,藏之岁月久。从来人不识,余自独防守。山河无隔碍,光明处处透。体寂常湛然,莹彻无尘垢。……”上引法眼云古人语,即是源于丹霞。这是一颗无状非大小的宝珠,其实是他自己的真如佛性。 4.黄檗希运以为,情是知解的产物,说:“情生则智隔。”他又云“多知多解反成壅塞”,“空你情解知量,但消融表里情尽,都无依执,是无事人”(同上),“有之与无,尽是情见,犹如幻翳。所以云:‘见闻如幻翳,知觉乃众生。禅宗门中,只论息机忘见。所以忘机则佛道隆,分别则魔军炽。’”以上诸语可为他“隔”字注解。他论“见色便见心”也与“隔物”、“隔碍”有关: 性即是见,见即是性,不可以性更见性。闻即是性,不可以性更闻性。只你作性见、能闻能见性,便有一异法生。(同上) 于是有僧起疑:既然说性即见,见即性,就意味着性自无障碍、无极限,那么为何隔物就看不见?在虚空中近可见,远就看不见?他答道:那是你妄生异见。 若言隔物不见、无物言见,便谓性有隔碍者,全无交涉。性且非见非不见,法亦非见非不见。若见性人,何处不是我之本性!所以六道四生、山河大地,总是我之性净明体。故云:见色便见心,色心不异故。只为取相作见闻觉知,去却前物始拟得见者,即堕二乘人中依通见解也。 正如黄檗所说“性即是见,见即是性”,那是不会有“隔”的。所谓的“见性人”,所见者均是“我之本性”,因此,“见色便见心,色心不异故”。这其实就是后来法眼“一切见成”的同一个意思,也是法眼禅师不同意区分同异的原因。其实,心色关系也是色空关系,《祖堂集·岑和尚》记: 问:“教中有言:‘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未审教义如何?”师以偈答曰:碍处无墙壁,通处勿虚空。若能如是解,心色本来同。 注意“碍”与“通”二词,“碍处”肯定有所隔,“墙壁”可以指任何色相,“通处”也并非虚无所有之顽空,心与色本来是同一的。因此,可以料想,如果遵循“色心不异”的思路,那么一切所见都是空观,就不存在“隔碍”了。必须指出,“隔碍”并非指视觉的障碍,而是指不能见性,只是因为“取相作见闻觉知”,就会产生有东西隔着而不能见性的感觉,因此,“隔”与“不隔”的关键是须以法眼作现象空观。 是什么解说法听法?是你目前历历底,勿一个形段孤明,是这个解说法听法。若如是见得,便与祖佛不别。但一切时中更莫间断,触目皆是。只为情生智隔,想变体殊,所以轮回三界,受种种苦。……一心既无,随处解脱。 他的意见是,“目前历历底”,“触目皆是”,这些就是“解说法听法”者,亦是法眼“一切见成”的意思。所谓“情生智隔,想变体殊”,是说情见生起就隔障了智慧,想象变幻就转移了心的本体。简言之:“情见”为隔,“触目皆是”的“目前”却不会隔。值得注意的是,他将“目前”与“隔”与“不隔”直接联系起来了。 6.汾阳善昭“五位颂”云:“正中偏,霹雳锋机着眼看,思量拟议隔千山。”这里的“思量拟议”即是概念思维,而禅悟的机锋迅如霹雳,两者根本不相容。一旦落入概念的窠臼,思量拟议起来,禅悟就不可能发生了,于是不免“隔千山”。显然,“隔”是概念思维的结果。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