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白话解释(7)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即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即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

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即非大身,是名大身。”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即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译文]此时,须菩提又问佛:“世尊啊,那些善男子和善女人,发愿追求无上正等正觉的觉悟心,请问世尊,怎样才能守护住心念,才能排除杂念的干扰呢?”

佛告诉须菩提说:“发愿追求无上正等正觉觉悟心的善男子、善女人,应当生发这样的心念:我立志救度一切众生,使他们离苦得乐。一旦度脱了一切众生,心中又毫无使一切众生得以救度的印迹,认为是很自然的、本身应该如此做的事。为什么如此?须菩提,我告诉你,如果菩萨在心中有了自我的相状、他人的相状、众生的相状或寿者的相状,那他就不是觉悟的菩萨了。为什么这样说呢?须菩提,从真实义说,没有一法,可以使你生发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心愿。(觉得有一个法可学,有个道可得,则著相了。)须菩提,你意下如何,当年我在然灯佛那里开悟时,真的得到一个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法吗?”

须菩提:“没有,世尊,根据我对佛所说意思的理解,佛当年在然灯佛那里,并没有得到一个叫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法,并没有得到一个叫做什么大彻大悟的东西。”

佛说:“就是这样,就是这样。须菩提,真正的佛法,并不是一个固定的东西,没有一个叫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真实实体。须菩提,假如我悟道时觉得有法可得、有东西可悟的话,则著相了,然灯佛当场就不会给我授记,预言我‘于将来之世会成佛,佛号释迦牟尼’了。正因为我在然灯佛那里悟道的时候,实在没有得到任何无上正等正觉,所以然灯佛才为我授记,预言我于将来的娑婆世界成佛,佛号为释迦牟尼。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如来就是真如的体现,而真如即是诸法皆如的意思。所谓如来者,即真如也,真如不离诸法,诸法性空,如如不动,无取无舍,所以真如无形无相,佛法无得无失。如果有人说,如来曾在然灯佛那里得到无上正等正觉的法,须菩提,你应当明白,如来本身即是无形无相的,因此佛真正开悟时,并没有得到一个叫无上正等正觉的法。

“须菩提,你应知道,所谓如来所得的无上正等正觉,本质上是非有非空,即空即有的,所以佛说世间一切法,都是佛法。须菩提,所谓一切法,其意义正是非一切法,一切法皆空,只是名叫一切法。须菩提,这就好比说人的身形高大。”

须菩提说:“世尊,如来说人的身形高大,实际上是形容啦,并没有大身的真实性,就不是真正的大身,只是叫其做大身。”

佛说:“须菩提,菩萨也是这样啊。如果有菩萨说:我应当灭除众生的一切烦恼,救度一切众生,那他就不是菩萨了。为什么呢?彻底摆脱了对一切法的分别执著者,才是真正的菩萨。因此佛说一切法都没有我、人、众生、寿者的分别相状,自然都是佛法。

“须菩提,如果菩萨声称自己要用种种功德去庄严佛土,那么他就不能算作菩萨。为什么呢?如来说的庄严佛土,也就是非庄严,只是叫做庄严。(其实真正的庄严是了不可得,无一物可得;是心念清净,无分无别。)须菩提,若菩萨能够直下大悟,通达万法无‘我’(人空)、一切法了无自性(法空)的道理,不执人我法相,最后连空也空,空也不存在(空空),那他就真正达到人无我、法无我(人法二无我)的菩萨境界了,那我才称他为真菩萨。”

[点评]梁昭明太子把《金刚经》分成三十二品,正好可以对半分成前后两半部分:前半部分从第一品到第十六品,后半部分从第十七品到三十二品。现在后半部分的开头从须菩提问佛现问题回转来,释迦牟尼佛作新的解答,另起炉灶。

本品又重新记述了须菩提所提的问题和释迦牟尼的论点。其中“如来者,即诸法如义”一句,提出了《金刚经》中关于“如”的重要思想,成为般若学的一个重要命题。所谓如来,即是真如,何谓“真如”之意义?真真实实,平等一如,无妄情、无偏执,离于意想分别,即是宇宙万有之真相及本体,真如即宇宙万法的真实相状,获得般若妙智后,就可以证见:一切法都是“如”的体现,一切法也都是佛法。在在处处,佛在现前,佛法无处不在,这就是如来。这一思想对中国佛教特别是禅宗有深刻的影响,产生了“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的禅门智慧。

第十八品  一体同观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等五眼否?”

“如是,世尊,如来有此五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否?”

“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数之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之佛世界,如是宁为多否?”

“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皆不可得。”

[译文]佛问:“须菩提,你意下如何,如来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等五眼吗?”

“就是这样,世尊,如来有此五眼。”

“须菩提,你意下如何,比如恒河中所有的沙,佛说它们是沙吗?”

“就是这样,世尊,如来说它们是沙。”

“须菩提,你意下如何,比如像恒河中所有沙粒数目那么多条的新恒河,那像这么多条恒河中所有沙粒数目一样多的佛世界,它们的数目是不是多呢?”

“很多,世尊。”

佛于是告诉须菩提说:“你所认为的国土(国土不是世界)中的所有众生,其种种心念,如来能全部洞见。因为什么缘故呢?因为如来说众生的种种‘心’,都是妄心而并非本来常住的真心,只是假名之为‘心’。为什么这样说呢?须菩提,过去的‘心’已经过去,现在的‘心’刹那之间就成为过去,未来的‘心’还没有来,这三种心都在变化,不可把握。”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