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修行的态度与道情(2)

每一个人都有充分的自由意志,也都应该有他充分的自由思考,就他所证的范围去做确认或不确认,或保留。因此,人不可以强迫对方接受他没有经过的所谓“印证”的事情。譬如说,我认为这件事情我按照这样做一定会成就

每一个人都有充分的自由意志,也都应该有他充分的自由思考,就他所证的范围去做确认或不确认,或保留。因此,人不可以强迫对方接受他没有经过的所谓“印证”的事情。譬如说,我认为这件事情我按照这样做一定会成就某种程度,可是对方没有经验的时候,我们不能由于他起了疑问就排斥他,因为他还没有亲证。反过来讲,别人把他很好的经验告诉我们的时候,我们也不一定要一下子就接受,以为我照他的方式来做,一定会如何如何。我们可以采取比较保留的

态度。从这里发展出来也就是说,从已知的范围下手。

再来就是要打破权威。有些大人物或历史名人或专家,他们讲过许多有名的话,可是那些话目前不一定会在我们身上应验,或许只能做一些参考。千万不要执著权威,先入为主,否则容易陷入恐慌,或溶入陷阱。

不要迷信传说、流言或高深理论。所谓“谣言止于智者”就是一种求真的态度。譬如学习游泳,即使熟读游泳指南,观赏游泳教学录影带,并强记游泳理论,却从未亲自下水,去熟悉水性,去体验拥抱水的感受,仍然不会游泳,不知道游泳真正的感觉是什么。我们不可以光信理论,不可以停留在传说里面,一定要自己去体会、认知。此外,我们要认知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例如,有人说:“修行的人不可以生气。”事实上,修行的人百分之九十九点九都还会生气。生气不要有罪恶感,生气是一种状态,不过生气的情绪要处理掉。我们认为那是不好的东西要拿掉,可是那不好的东西会存在,是因为我们的修行还不到家,而不是罪恶。须要改过,却不是因为罪恶。然而很多人常以圣贤的标准来要求别人,那是不如实的。事实上人性本身就有这些东西,如果人性本身没有这些弱点,就不必所谓的修行了。

慢慢地破除这些疑,证而后信,具备了功力之后,才有能力破掉愚痴、无知。无知包括被骗得团团转,或自己想不通,又没有办法从“苦集灭道”的方法下手,以达到开迷启悟的状态。能破掉愚痴,对事理有了正确的认识之后,慢慢地自己就不会陷入主观的好恶而困于往昔的感受,贪嗔会愈来愈薄。真正的解除贪嗔,是在“正见”里面下功夫,这是证而后信的正见,绝非靠著权威的学说,也不是在理论之中下功夫得来的。有人疑惑“有了解脱知见,为何不能彻底解脱?”我认为应该是有正见──证而后信的见地——才能彻底解脱。

“善”我把它认为那是一种所谓的“戒律”,也就是身心的制约。在它的分别方面,大概分成“性戒”和“遮戒”。

性戒是根本的戒律,如杀、盗、淫、妄、酒等五戒。它会影响到正念,会影响我们的良知,会引起贪嗔,甚至会让我们陷入一种愚痴状态,脑筋会昏沉。这是任何人都要守的根本的戒,就像地球的运转有它一定的法则,如果稍有偏离,就可能脱离轨道,甚至撞上太阳而趋于毁灭。人若触犯了五个根本的性戒,会影响正念,扰乱本性,严重的还可能会精神错乱。

遮戒是因人、事、时、地制宜的,它是针对人、针对当时的须求而订的戒。譬如我们这个团体不须要贴一个“禁止吸烟”的标志,因为我们这里的人都没有抽烟。如果这个团体有人抽烟,而我们觉得不好,但是他抽烟的习惯一时还改不过来,为了帮助提醒他,就要贴个“禁止吸烟”的标志。像这样的戒律,为了团体,为了健康,它并不是绝对性的,而是相对性的。又例如上厕所要关门,这是遮戒。事实上,上厕所如果没有关门并不会影响自己的心性,而是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互动。遮戒也包括训练精进、意志力的持续,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要约制自己持续,碰到困难要克服,要吃点儿苦,给予精神上的制约。

谈到身心的制约,基本上的这些观念有了之后,开始走上修行的路,可能人要慢慢地将修行提升到某种程度,就须要所谓的“实践”。除了还要继续保持正见的态度之外,就是对自己要设定一些规约,比如说身心的制约。当然,最彻底的好方法是经常都活在正念里。那样的戒律是最高的方式,可是不容易做到。

那么,相对应目前的条件做一些自我约制。如要求在早晚做一些静思的功课,或一有空时,就给自己一分钟做观照。观察自己有什么念头,并顺手记下来,此时脑筋是非常清晰的。除了静、坐观照之外,慢慢地可能要学习跟别人的互动。别人的一句话给我的感觉是什么?相对的,我给别人的一句话,他的感觉是什么?要时常做这样的分析观察。透过这些来了解到底我们内在是什么东西,还有我们给对方的感受,从对方的反应里面,知道我们的习性到底是什么?内在贪嗔是什么?如此,慢慢地做自我约束。

在身体方面,我认为应该早晚做一个制约。如几点钟起床、静坐、运动,几点钟一定要休息,何时一定要喝水……。在心方面,尽量让自己一天之内有几次回来观照,作四念处的观照,作内省,透过不断地训练,再酌情增减自己对自己的戒律,到最后是可以无戒为戒。公务员、上班族可以因应自己的时间,自己拟定一套生活上的规约。自己也可以制定一个表,从人、事、时、地、物来分类,做一些互动的戒律。试试看,看哪一样的方式比较适合自己。自己对自己的互动就是面对五蕴(五蕴就是一个小团体)相对于一个团体,就要有团体互动的戒律,要考虑到每一个人的因素、时间,至少要大部分的人都能接受。大家都认为这样的一个团体生活方式,是大家比较适合的,经过讨论而决定,于是就有共守的戒律。

我把“定力”解释为“美”,那是一种美的状态。真正的定力它是相续的。它不是一下子专注,一下子不专注。真正的禅定是活在非常平稳、非常轻安、非常清楚的、放松的状态。这种状态如有相续,对身心是非常美的状态。这个美与文学美术上的美是不太一样的。文艺上有时候会忽然展现一个非常强调的东西出来,而修行上讲的美是一种协调的状态,身心协调,感受上也是协调的,这就是“禅定的相续”。

正念的境界是禅定的相续,在于求身心的统一与平稳。就好比当我们坐在这里,我们对身体的姿态以及四大地、水、风、火的感觉都很清楚,现在的感受是什么也很清楚。有没有起念头?稍一留意就知道了。这就是稳定的状态。比较难的是对“欲望”的观照。冲动、欲望想要……这些方面要多下功夫观照。如果能够训练到想要观照自己就能观照自己,变成一种习惯,甚至变成一种自然的能力。起心动念与举手投足之间,都能有缓慢、柔和、平顺的感觉,不致冲动、急燥,也不会动作粗糙而缺乏优美。这就是身心的平衡,如此就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引诱而到处攀缘。在“欲”的观照上面下过功夫的人,他的心不会一天到晚想要去这里又想要去那里;他不会活在甲地却一直憧憬著乙地,事实上到了乙地又反过来说甲地不错。我想,不少人有过这样的经验:在家里面待不住,想到外面走走,走不了两分钟,心烦气燥又回来,在家里看电视,看不到两分钟又跑出去了。这样一直变换心所,就是不够稳定。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