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佛教徒因为不以物质生活为满足,想要探究精神的生活;我们不想以世间之乐为乐,一心希望以佛法为乐;所以在生活上,我提出五点我们应有的修持态度。 第一,精神重于物质。不用说,佛教对于现实生活中物质的享受,多少是有一些不重视,甚至有一些排斥的。并不是说全部离开物质,完全不重视衣食住行;物质生活是离开不了的,但完全生活在物质里,就会被物质所牵累,所捆绑住。所以我们要扩大精神领域,只有扩大精神领域,我们才能超越于物质生活之外。 已经学佛的人天天仍旧计较衣食的好坏,行住的讲究,还是着重在物质上,怎么能够探讨出精神上伟大光明的世界?后唐的全付禅师,朝庭颁赐他的袈裟,他极力推辞,坚决不收。使臣奉着皇帝的使命,再次送去,他还是推辞说:“我并不是想得到一个清高的名声,故意推让,恐怕后来的人看我的样子,贪图名利呢。”佛教中的大德,他们精神世界富裕了,就不再注意外境物质的有无了。象希迁禅师以石头为家,住的是石岩洞;象大梅禅师以松子为食,吃的是松树的果子;象高峰禅师冬夏一衲,一年当中只有一件袈裟;象大随禅师八十行脚,已经八十岁了,还到处去参访问道。这些大德不管肉体上怎么困苦,物质上怎么贫乏,他们仍旧坚持精神胜过一切,以精神生活为重,这就是学佛修持的受用。学佛修持不是不要物质,主要的是做到精神重于物质。因为这样,才能在生活里把住自己,掌握自己,不会被外面境界风所吹动。 第二,修行重于言说。中国自从明朝、清朝以来,佛教徒们都非常理解佛法,谈玄说妙,高谈阔论,差不多都能把佛法说得头头是道。可惜的是,大都没有修持和实证的功夫,只是把教理停留在口头上。一个对于正教大法没有实际体验的人,他们的实际行动难免会走样。如果你能够说而能实行,你对横逆境界有大忍耐,不生退心;你对芸芸众生会慈悲喜舍,毫不悭吝小气;在五欲之前能去除贪念;在气恨的时候能去除嗔心;这样,你就能得到佛法的真实受用。可惜有些会讲佛法的人就是不能实践佛法,把佛法一步一步地去做到。“说到一丈,不如行到一尺”,佛法不是象哲学那样供我们谈论,它主要的是在生活上表现出佛法的行持,这个行持是在行、住、坐、卧中间,而不是在言说谈话中间。 第三,不变重於随缘。在佛教里常听到两句话:“不变随缘,随缘不变”,意思是不变原则纲领而能随缘行道;随缘生活,而能不变宗旨。说实在,这是很好的修行。但是很多人偏执在一个方面,不变的人养成墨守成规,死守规矩,不能变通,增加我执法执,反而成为佛法复兴的障碍;随缘的人有了这美好的“随缘”两字作籍口就随心所欲地去行事,甚至坏事做尽,还说这是随缘;于是随缘俗化,跟随世俗同化,贪求名利食色而堕落。在这两者之间,那还是坚持佛法的宗旨,严守戒律,不变为好。 千余年来,由于佛法太随顺世间,大肯随缘,而忘掉了原则是不能变的,到今日已成为庸俗的,低级趣味的,社会化的佛法。可是我们所希望的是用佛法化社会,不可为社会所化。佛法对于做人的基本五戒是不变的,小乘的四谛十二因缘是不变的,萨菩道的六度是不变的,其他如慈悲心,菩提心是不变的。变是把坏的变为好的,不是把好的变为坏的。我们佛教徒现在主要的课题是把佛教的本来精神,本来面目实现在人间社会。但我们不可忘记自己的立场,一味的随缘;而是要在随缘中不变我们的宗旨,这才是最重要的。 第四,法乐重于世乐。信佛学佛不是为了受苦而来的,信佛学佛是为了追寻快乐而来的,我们千万不要误会,以为信佛学佛以后,佛教就要我们不要吃好的,不要穿好的,五欲不可贪,六尘不可染,进一步的还要行布施,学忍辱,这不是说,不信佛不学佛还好,一信佛学佛反而太吃亏了。 其实,佛法不是叫我们不要快乐,佛法是重法乐不重世乐的。世间欲乐不去除一分,佛法的法乐就不能增加一分。世乐是短暂的,是染污的;信佛学佛的人不知道亲自去体验法乐,亲自去尝到法乐;不知道从慈悲布施忍辱行道,以及各种修持法门中去领受到快乐,得到法喜充满,实在是非常可惜的事。 在僧团里多少出家学道的人,远离故乡,抛弃亲人,过着简单的云水(四处参访)或茅蓬的生活,正是象经里说的“我有法乐,不乐世俗之乐”。不能获得法乐,佛法的乐趣,而仍旧喜欢世间乐趣的人,他在佛法里就不能生根,至于成长那就更谈不到了。 第五,普遍重于神圣。佛法的真理多少人都在有意无意间把它神秘化了。例如说,孕妇是不能诵《金刚经》的,没有净口吃素的人是不能看经书的,甚至有些寺院就是请购了《大藏经》,说那是供养的,不是给人阅读的。佛经大神化了,这也是佛法不能普及的原因。 我们尊重佛法的经书,我们要把佛法普遍化起来。文言体的佛经一般人不容易看懂,有心人想用白话重新译经,维护传统的顽固派,固然要反对。就是着不懂文言体佛经的人,也认为白话经文不够庄严,不够神圣。 佛法是破除文字障的,想不到文字倒反而障碍了佛法的普遍化。修学佛法在道理上讲,我们固然知道,佛法是非常神圣的,但佛法的普遍化更是我们的希望。以上所谈的是在生活上应有的修持态度。(信息来源:摘自《佛教故事与法海采珠》) 编辑:明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