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禅学与哲学的心灵疗养(4)

临济禅师在一次法会上,对大众说:“你们的肉团(身体)里,隐着一位无位真人,经常从你们的前面的门出入,还没有体验到的人,不妨试着找看看?” 有一位僧人出来问:“什么是无位真人?” 临济禅师立刻跳下禅床来

临济禅师在一次法会上,对大众说:“你们的肉团(身体)里,隐着一位无位真人,经常从你们的前面的门出入,还没有体验到的人,不妨试着找看看?”

有一位僧人出来问:“什么是无位真人?”

临济禅师立刻跳下禅床来,一手抓住那个僧人说:“你说,你说!”

僧人正要开口,临济禅师却一把推开说:“无位真人是什干屎橛!”

说完后,便回到自己的禅房去。[注10]

从这个“公案”中,我们不难看出,禅师为了帮助心里有问题的学生,能够充分的去做自己,或真正的认清自己的“本性”(本来面目),不得不采用“公案”的方法。把学生逼入智性的死角,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悟”出来。禅师的这种否定与剥夺作用,并不是一种虚无性的否定。例如:当弟子请求禅师“安心”时,禅师说“把心拿来给我安!”或问弟子:“什么是父母未生你以前的本来面目?”“你死了以后,烧成灰,散尽了,你在哪里?”……等等。禅师们最终的目标是:希望心里有问题的弟子能去领会那不能用“理性”去诠释的东西,也就是说,去领会那超乎“智性”的主观与客观的二元对立结构。为了打破这主、客二元对立的结构,禅师应用“公案”,乃是要产生二种功效:

1.是要穿透到内心的深处,唤醒那个自我意识中,对自己“本性”(本来面目)的观照。

2.是希望把这个唤醒的“自我意识”,导向适当的位置。

总之,“禅宗”的“心灵疗养”是要逼使整个自我(不管是身体上或精神上的)去成为那个主、客二元对立结构的彻底冲突,或是说去成为“大疑团”。这个“大疑”或“大疑团”也就是在“自我意识”中的自我之全然而内在的根本困境。所谓的“公案”、“坐禅”、“摄心”或“参禅”……等方法,无非是要将那个“自我”激起,使它不仅是忍受主、客二元对立的矛盾冲突,而是实实在在地成为那活生生的冲突与矛盾本身。如此,才可能“大死一番”,而又同时能“大生”或“大悟一番”。[注11]

四、结论

“禅学”与“哲学”的心灵疗养,可以说是针对我们这个容易使人陷入“心灵危机”的工商业科技时代,提供一种“心灵疗养”的认知态度。因为,从根本上来说,我们没有一个人可以救另一个人的“心灵陷落”。然而,我们又必须尽一切努力给予帮助,以使那位陷入“心灵危机”的患者,能救他自己。

“东方的禅学”与“西方当代的存有哲学”,都是从这个认知的“界限”出发。因为任何的所谓“心灵疗养”,如果不知道这个“界限”,认为自己可以“救”别人的灵魂,则其本身就是一个陷阱,也可以说其本身尚未驱除“自大”与“野心”,也无法明了所谓禅学与哲学的“终极关怀”是什么?

我们可以再举一个禅师们求“道”的例子,来说明并揭示这种““人性的终极关怀”是什么?”的问题:

有一天,赵州禅师向南泉禅师请学,赵州禅师说:“什么是道?”

南泉禅师说:“平常心是道!”

赵州接着问:“是不是有什么方法可以求得?”

南泉说:“当你有求的念头时,便有所偏差了。”

赵州禅师又问:“如果封闭一切心念,又如何能见道呢?”

南泉禅师说:“道是在于知或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呆子!”[注12]

由这段禅师们的对话上看来,我们便不难认清所谓“禅学”的态度是如何了。因为,我们所谓的“知”,都只是一种“知识”的“知”,这些“知”都在所谓“知识”的层次。在我们的“知识”之上,有一种“觉知”,它是超越“知识”的,这种“觉知”就是所谓的“开悟”!

道悟禅师问石头禅师:“什么是佛法大意?”

石头禅师答曰:“无得无知。”

道悟禅师又问:“向上有回转的地方吗?”

石头禅师答:“长空不碍白云飞!”[注13]

【注释】

[注1] 参见中译本《从集中营说到存在主义》,佛兰克尔原著,谭振球中译(光启出版社,一九七七年十月七版)。

[注2] 参见Albert Camus的Le Mythe de Sisyphe,中译《西齐弗神话》,卡谬着,傅佩荣中译(先知出版社,一九七六年三月初版)。

[注3] 参见《庄子与古希腊哲学》,邬昆如译着,国立编译馆出版(台湾:中华书局,一九七七年五月初版)。

[注4] 同 [注3] 。

[注5] 参见Viktor E. Frankl, Man′s Search for Meaning: From Death-Camp to Existenticalism

[注6] 同 [注5] 。 

[注7] 《禅与心理分析》一书,已由孟祥森中译,志文出版印行,本节的引文据此译本为根据,并略加修改。

[注8] 这篇〈铃木大拙博士访问记〉收录在《禅与心理分析》一书中,由林克明译。

[注9] 见《庄子?应帝王篇》。

[注10] 参见《景德传灯录》卷三或《五灯会元》卷三。

[注11] 参见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Richard de Martino的〈人类处境与禅〉一文,收录在《禅与心理分析》一书中。

[注12] 原文参见《景德传灯录》或《五灯会元》。

[注13] 同 [注12] 。(信息来源:香港宝莲禅寺)

编辑:明蓝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