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从《六门教授习定论》看习定的入门方便(6)

五、依四静虑恒修三相 四静虑是指色界四禅,此四禅静少虑多,与无色四禅静多虑少者不同,故此处主要是取色界四禅而修三相。又四禅称为四静虑者,即由寂静、善能审虑,而如实了知之意。四禅之体为“心一境性”,用为

五、依四静虑恒修三相

四静虑是指色界四禅,此四禅静少虑多,与无色四禅静多虑少者不同,故此处主要是取色界四禅而修三相。又四禅称为四静虑者,即由寂静、善能审虑,而如实了知之意。四禅之体为“心一境性”,用为“审虑思维”,特点是已离欲界的感受,而与色界的观想与感受相应。学人依此四静虑而修,能对治烦恼,生诸功德,故又称此为“根本禅定”。四静虑者:第一静虑,此由远离欲界的恶不善法,而感受到脱离欲界所生的喜乐,但此时还有寻伺的粗细分别,仍需加以对治,故说初禅有“寻、伺、喜、乐、心一境性”的五支,故又称此静虑为“离生喜乐”。第二静虑,以其进一步修定,断除寻伺分别,而感受到脱离初禅所生的喜乐,成就“内等净、喜、乐、心一境性”的四支,故又称此静虑为“定生喜乐”。第三静虑,此由远离二禅的喜而住于非苦非喜的微乐境界中,成就“行舍、正念、正知、乐、心一境性”的五支,又因其三禅离喜惟乐,故又称此静虑为“离喜妙乐”。第四静虑,此由远离三禅妙乐,而住于不苦不乐的舍受中,唯以净念修养功德。第四静虑有四支,谓“舍清净、念清净、不苦不乐受及心一境性”,故又称此静虑为“舍念清净”。如上四静虑都是在心一境性的禅定状态中根据心念的活动及感受的差异而形成,所以称为“静虑”。而本论主要是根据意言境界——寻伺的有无而判分的。1、依寻求等以明静虑:论中颂云:谓寻求意言,此后应细察,意言无即定,静虑相有三。

上已说到修静虑是在心一境性的禅定状态中根据心念的活动及感受的差异而形成。在心念的活动上也就是在意言分别的粗细有无上,有如下几类:①有寻有伺:寻谓寻求,在意言境上对事理进行粗略观察;伺谓伺察,在意言境上对事理进行详细观察。此有寻有伺境通欲界及色界初静虑。(寻、伺是不定心所中的两位,唯与第六意识相应,属意言境摄。《成唯识论》卷第七云:“寻谓寻求,令心匆遽,于意言境粗转为性。伺谓伺察,令心匆遽,于意言境细转为性”。[33])②无寻唯伺:在初静虑的根本定与第二静虑的近分定、中间有中间定,也就是在初禅与二禅之间,此时粗大的分别已除,唯有微细的分别,故称为无寻唯伺。③无寻无伺:从第二静虑以上,寻伺俱除,一心禅寂,故称无寻无伺。

再进一步讲:眼等前五识缘色等境时,行相粗显,意识与之同起,随外门而转,缘虑分别,故寻伺心所恒常与之相应,名有寻有伺,此唯在欲界。若除鼻舌二识,意识随前五识中的眼、耳、身三识缘境而转,则唯在初禅。若定心增长,离粗分别,唯有细察心念,则在初禅与二禅的中间。粗细两种心念俱遣,则在二禅以上。故颂中第一句有云:“谓寻求意言”,此是有寻有伺;第二句又云:“此后应细察”,是为无寻唯伺;第三句更云:“意言无即定”,是为无寻无伺。《大毗婆沙论》卷第五十二云:“云何有寻有伺?谓在欲界及初静虑;云何无寻唯伺?谓在静虑中间;云何无寻无伺?谓在上三静虑及四无色。问:此中何者名有寻有伺、何者名无寻唯伺、何者名无寻无伺耶?答:若与寻伺俱,寻伺相应,是寻伺等起,寻伺所转者,名有寻有伺。若不与寻俱,唯与伺俱,不与寻相应,唯与伺相应,非寻等起,唯伺等起,寻已寂静,唯伺所转者,名无寻唯伺。若非寻伺俱,非寻伺相应,非寻伺等起,非寻伺所转者,名无寻无伺”。[34]2、专心一处而修止:论中颂云:无异缘无相,心缘字而住,此是心寂处,说名奢摩他。

世亲说:“奢摩是寂止义,他是处义”。故知奢摩他即是寂止处,也就是平常简单所说的心专注一境的“止”或“定”,教中所说的“心一境性”。一般单修止者,谓心专注一趣,如如不动,一类相续,无间无断,名为“无异缘”;缘识见分的无分别影像,不缘相分的有分别影像,名为“无相”。修止者,心不离教法文字而住,名为“心缘字而住”。如《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所说的善求奢摩他云:“菩萨于此(十二分教)善听善受,言善通利,意善寻思,见善通达,即于如是善思维法,独处空闲,作意思维,复即于此能思维心,内心相续,作意思维,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轻安及心轻安,是名奢摩他”。[35]经中所说的依十二分教独处空闲,作意思维,乃至获得身轻安、心轻安的奢摩他,即是此处所说“心缘字而住”的修止之法;经中所说的复即于此能思维心,内心相续,作意思维,即是此处所说“无异缘无相”的修止之法。因为能思维心的见分则无有相,以此无相见分心,相续无间,作意思维,就是“无异缘无相”的单修止。这又与《解深密经》中如来答复慈氏所问菩萨一向修奢摩他的“相续作意,唯思维无间心”[36]是完全一样的。再者,无论是修止或修观,都是不能离开文字概念的意言作意而修,所以颂中有“心缘字而住”,就是指心住在文字概念的所缘境上。也只有心于所缘境上寂止一处,如如不动,才能成就奢摩他道。3、如理思维而修观:论中颂云:观彼种种境,名毗钵舍那,复是一瑜伽,名一二分定。

“观”之一字,一般可分观察、观想和观照三个部分,于此三中前二通有漏无漏,后一唯属无漏。又观就是现在所说的认识义,在八种认识中,第六意识对法义事理的认识,大多不离名言概念,尤其是修观者,依于圣教,专注一境,“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37]方能成就忍、乐、慧、见的毗钵舍那。《解深密经》卷第三对单修毗钵舍那作如是说:“若相续作意,唯思维心相”。[38]“心相”是指“有分别影缘”,也就是所缘境的相分,对此相分如理思维,抉择审察,是为修观。《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八云:“云何毗钵舍那?谓诸菩萨由奢摩他熏修作意,即于如先所思维法,思维其相。如理简择,最极简择,极简择法,广说乃至觉明慧行,是名毗钵舍那”。[39]所以修观的特点是:①以有分别影像为思维的对象,非是以无相的见分而修;②正修观时,是如理、最极、周遍而修;③成就胜解法义的法住智及照了离言实相的无分别智。问:奢摩他道与毗钵舍那道是一、是异?答:根据《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中说,应是非一非异。如云:“善男子。当言非有异非无异。何故非有异?以毗钵舍那所缘境心为所缘故。何故非无异?有分别影像非所缘故”。[40]此中奢摩他道不缘有分别影像,所以彼此非一;但是虽一以能缘心为缘,一以所缘境为缘,而能缘所缘同为一识,何以故?同经中又云:“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此中都无少法能见少法,然即此心如是生时,即有如是影像显现”。[41]能缘的心是识,所缘的境亦是识,因此,除识之外,实能所二取的心及境是了不可得的,所以说彼此非异。又修观行者,若与奢摩他相应,是一分定,若与毗钵舍那相应,亦是一分定,若止观双运,和合俱转,名为二分定。故相应即是梵语的瑜伽义,广义的瑜伽者,与教理行果四种相应。此处是说或与止相应,或与观相应,或止观双修的心一境性,皆是一分定或二分定的一瑜伽义。4、勤修二定以除障:论中颂曰:粗重障见障,应知二种定,能为此对治,作长善方便。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