⑦ 某些信仰宣传家,过分强调信仰的感性层面,逐渐变得非理性和反理性,引导信徒走上狂热之途。而真信仰是远比一时的感动流泪更有深度的,深刻的宗教体验会使人感动,但这是健康的。对生命现状不是偏激谋求,而是全然接受的。有时是热情感动,也有时是冷然面对,有灵耀神怡,也有长夜久候,有时是热的,也有时是冷的。信仰是一个全心全意,坚决不可反悔的行为,将无条件地接受本有的终极生命进入现在暂时的生命,指导和改造自我的生命。所以,信仰要避免陷于狂热。 ⑧ 信仰不单在追求理想,更能改变现实。实践是进入信仰之门的钥匙,所以信仰不只是一种说教,不是精神胜利法,更是一种实践。 ⑨ 信仰不仅只在“求得平衡”,更要获得支柱。象一天平,连贯左右的杠杆固然重要,而从地基上撑起这副杠杆的支柱更重要。因此信仰不能只求平衡,支点更重要。有关世间出世间的问题、自利利他的问题、世俗真理胜义真理的问题……不能只求平衡,就像一根杠杆,这根杠杆的支柱是心的观察力量。这个力量取决于心的清净程度,因此心的清净问题是首先需要解决的。次后的自利利他,世出世间的矛盾才能得以消融。 ⑩ 信仰不能脱开家族性,也不能只依赖家族。中国佛教历来都没有家庭化。所以历史上,相对于走入家族伦理的儒家而言,佛教简直就是边缘群体,不是社会主流文化。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形态下,人们是通过家庭来理解国家的,由家族性而形成全社会的等级体系。两个陌生人与一对母子相比,母子之间的长者权威便明显了,这里随处可见的是“人治”,而陌生平等的两人之间,“法治”才行得通。所以中国人用家庭比社会,把“官”称为“父母”。封建社会的中国人是没有信仰、凭儒家文化便可当官做父母的,所以中国家庭相延的主流追求是儒家文化而不是佛教信仰,佛教没有家族化。没有进入家族,自难得到这个民族的接纳。宋明理学运用了佛法而成为主流,可佛教虽拥有确凿的真理却始终只能在社会的边缘延续。天主教基督教也是因为走入家庭而成为西方社会的主流文化。宗教在家庭中所拥有的地位,就是它在社会上的地位。当今佛教发展,进入家族刻不容缓。而未来当佛教得到普及之后,那时当然要考虑以“道”为核心的佛教精神,将着眼点转到“出离”。 随着文化交流的深入普遍,对选择智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问题,需要从现在开始探讨。 思想界——如何对当前正见验证与推广 对于困惑当前信仰人士的正见问题,以上提到的只是一些常见的知识,但也是最应该普及的正见。因为个体信仰的方向与使命明确后,就该考虑如何将个体认识推广为普遍认知。记得近代史上,太虚大师曾有一篇演讲,名为《佛教当前如何普及于世》。他在文章中,从思想分析的角度,让思想界承担起对当前正见的验证与推广。他认为思想界的工作应该从如下环节着手: 先弄明白佛法不能普及的原因,其一是因为“禅讲诸师专尚深远”,普通人士不能企及。其二是因为“君相利用为愚民工具、鬼神祸福之教,中知之士不屑”。面临这些原因,太虚大师提出普及今后的方法,认为需要“除高低之偏弊,阐明适宜中智的佛法”,走中层普遍推广的路线。 大师谈到了由思想界推广佛法的重要方式,而我们更要明确思想界的重要使命,因为时代在变迁,每个时代都有它最需要的方式,这种方式的发现、提出与推广,需要一个专门研究的团队,这便是思想界。他们要更冷静的以更高的眼光检点佛教发展的教训,提出改良发展的方案。只有思想界能独立担当这个使命,并年复一年地进行下去,正见的验证与推广才有保障,佛教发展的方向才有保障。 分工合作——由公众、个体、思想界共同确保正见的颁布与落实 由思想界这个新生事物定位的明确,才能使佛教教团的内部格局日见明晰,不一定完全效仿西方教会思想界与政、教的三权分位,我们至少要做到思想界、公众、个体三位的健康分立、互联互动,因为公众与个体无法分开独立。但无论是谁,信仰都是要接受思想指导的,所以分工合作其实就是一个健康长期的集体创作。 只有你曾为你的信仰痛苦过,你才会思考;只有你曾为你的宗教煎熬过,你一定会思考。(信息来源:香港宝莲禅寺) 编辑:明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