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一生应该在何种位置上度过?自己该承担哪些责任?哪些行为是生命中有价值的?自己一生该干什么?这些都是人生观的内容。普通大众的人生观暂且不谈,佛教的公众形象问题,是指发生在有佛教信仰的人士对于人生行为价值选择中所存在的问题,这是这里主要研究的问题。 佛弟子的人生观是建立在世界及个体责任的认知上的,自己的信仰方向决定了这一切。如守培法师,他将佛弟子的身份认知用身、心、君子、小人的方式进行比较来说明三个问题,即:佛子的地位、责任及应有的行为。 首先,说明佛弟子的特殊地位。他说:古圣人教人筑宫室、植五谷,用衣食住来养身,然后教人辨善恶,戒恶行善来养心。身心俱养形成人道,世界安宁。若身无衣食住,则身失其养;心无戒定慧,则心失其养,人道就灭绝了。养心而不养身,安而不能存;养身而不养心,存而不能安。所以互相生、互相养,才形成人道,有了人的生命历程。然而,身以利为利,心以益为利,君子利心而忘身,小人利身而忘心,君子谋道不谋食,发奋而忘食;小人谋利而不谋道,见利而忘义。其实君子之道难,小人之道易;君子道无穷,小人道有限。君子之道终身学而不能成者有之,小人之道不待学而成者亦有之。君子之道难,故君子少;小人之道易,故小人多。君子之道胜,则天下平;小人之道胜,则天下乱。是故,只恐君子学小人,不怕小人学君子。此为君子与小人贵贱不同之理,不可以平等视之。 另外,君子养心与小人养身的方法更相反。心以损为养,以益为害。是故君子以损己利人为得,以损人利己为失;而身以利为养,以损为害。是故小人以损人利己为得,以损己利人为失。世间最难得者人心,最贵重者道义,所以君子与小人,人身与人心,义之与利,岂但贵贱不同,实有天壤之隔。孔孟周游列国,传食诸侯,人人以为应该供养,因为他们宣扬道义,感化人心,非臣民之可比,应以上宾待之。不但当时供养,乃至千百年后还广建祠堂,春秋祭祀。这就说明道义之尊贵,非但与劳力者不同,与普通劳心者也有别。然而,孔孟虽宣扬先王之道,而不能同先王之行;而佛弟子非但能说诸佛之教,还能同诸佛之行,以身作则、不言而化,这是佛弟子超胜于历来文人先哲之处。佛弟子应有自知之明,明白自己这个地位的特殊价值,对于佛子之身份,应当珍惜,应当自重。 其二,交代佛弟子的责任。看世间人的衣食住,朝更夕改,千变万化。而佛教的衣食住并不随流改变。并不仅只是衣食住未变,而是利人之心不变。佛子的心理不随物欲横流而将利他改为自利,反倒在物欲横流时做中流砥柱。我佛门弟子以不变的方针要砥柱天下人的贪污之心。佛子终不为贪污而变更其心,犹如夏日虽为众人所嫌,而终不因人嫌而变热为凉。佛子以挽回人的贪心为宗旨,不随人贪而贪,一任他人说“不识时务”,而终不改化导众生的初衷:化导众生而不被众生化。 最后,依地位、责任来选择自己应有的行为。佛弟子明白自己的责任,依价值观选择人生道路而行。过去有位禅师,率弟子耕田,禅师在路边伸腿休息,弟子推车欲过,请老师缩腿。老师说:“只伸不屈。”弟子说:“只进不退。”遂不顾师足推车而过,师亦不惜其足任其推之。这都是因为轻身重道,所以言必行,行必果。又如船子禅师,要津设渡,以待学人,夹山来参,传道已毕,船子禅师投河而没。想想这位师长,一辈子餐风宿露,简单生活,大道传毕,即没其身,以身为载道之器。道未传时,身重如泰山;道已传后,身轻如鸿毛!行为选择到这一步,目的鲜明,干净利落,毫无拖泥带水,历来大德跨越时间地域的道谊都来源于此。所谓千古知音,庆快平生。 佛教的信仰如旃檀宝林,片片皆香。明得一分心里,增加一分道义,尽一分力量,得一分受用,功不唐捐,非同世间学问,一废则尽弃。看看眼前的学子,稍通佛法即异常人!愿我佛弟子,改其眼光看佛教,换其心量待自己,莫求利于自己,应求道于佛教,如此则人与心,两得其利,可试而行之! 佛弟子的个人责任简述如上。 正见——对当前信仰困惑正确认知的问题 佛教主张以正见指导人生。佛典中的正见知识,却未必能指导现实中的每一个困惑。这里提出一些个人的思考,或许能对当前的困惑有价值: ① 关于佛教的入门。有些佛弟子认为佛教的入门是以皈依仪式为起点,其实不然。我认为首先需要空间,对非佛教徒而言,皈依是个结论,不是一个起点,应当给自己广泛的对比选择空间,有了选择智慧才能躲开信仰附近的壁垒。 ② 因为信仰是人在操作,一定以人为核心,所发挥的信仰力量其实是人本身的力量。西方人将理性用到了尽头,于是到东方来求心理平衡。而中国社会的信仰却需要理性看清前途。自净其意的修为,必须考虑文化背景与自己身心现实。所以这时的信仰不是纯理性或纯感性,而是具备理性的实践。 ③ 因为“心灵寄托”源于对一切的迷惘无助,空虚无聊,而信仰是积极进取,正视人生无回避。乃至甘为信仰和他人献身,败不气馁,苦不畏缩,反成为其他信念嬴弱者的依靠。所以,信仰不纯是“心灵寄托”,信仰是“心灵归宿”。 ④ “祈福免祸”对于不别善恶的信徒而言是合理的,他们的人生方向只是平安过日子。但这种心理的确来源于贪图侥幸与逃避现实。信仰并非只为“祈福免祸”。明成祖建国时就明说,治国用儒家不用佛教,因为佛教流于“祈福免祸”。其实佛教的作用不只是祈福免祸,不可再用这一词汇为佛教定性。 ⑤ 做善人不一定信教,故善报不再是信仰的首要目标,而是必然结果。如孝顺的子女不是为遗产而敬重父母一样,为了觉醒生命的尊严,善行乃是无造作的、自然而必要的行动。自净其意,关注生命当下,发诸内而形诸外的责任感是善行的推动力。那是心灵尊严的要求,而不是外在行为标准的需要。信仰不单在“教人为善”。 ⑥ 奇迹不是信仰的核心,信仰无需奇迹去支持。相反,信仰是在生命本身寻找支持,寻找奇迹。奇迹说明佛教的权威,验证超凡成圣是事实,而信仰者却是走进自心寻找奇迹的。生命本身是个大奇迹,身、心、血肉、阳光、空气、水……无不是奇迹。人们爱黄金,而一个人一辈子没有黄金可以生存,但如果没有空气,十分钟就会死亡。没有奇迹可以生存,没有生命则不能存在。生命中我和我所拥有的,每一样都是奇迹,都值得欣庆。何必只看欲得的而不看已得的?反之,如果我们真求来了奇迹,有天眼天耳通,听到他人背地骂自己、或喜欢的人苟欢于他人,烦恼大起,岂不“奇迹恰成烦恼因”?信仰不能只为了“追求世间奇迹”。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