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答问:净空法师答香港参学同修之七十(4)

答:如果实在烦恼习气很重,我劝你先不要做义工,先听经、念佛,到这个道场听经、念佛,听三年经、念三年佛再发心做义工,就不一样了。如果你有善根,所谓善根深厚,在人我是非的道场里面你能够真正修忍辱波罗蜜。


  答:如果实在烦恼习气很重,我劝你先不要做义工,先听经、念佛,到这个道场听经、念佛,听三年经、念三年佛再发心做义工,就不一样了。如果你有善根,所谓善根深厚,在人我是非的道场里面你能够真正修忍辱波罗蜜。怎么修?我只做我自己义工这份本分事情,别人是非人我我都不参与,我都不要理会,更不放在心上。做义工有的时候需要用思考,可以把佛号放下,我好好的来办事;不用思考的时候,工作也可以念佛,一点妨碍都没有,这是念佛法门的殊胜。所以这是完全由自己去做主宰,自己好好的想想,听经、念佛是先成就自己的善根,道业善根。

  最重要的,道场提倡的儒释道这三个根,你一定要学,要学《弟子规》,要学《感应篇》,要学十善业。无论是在道场听经、念佛的同修们,或者是在道场参加义务工作的同修,统统一样都要扎三个根,三个根扎下去你是真佛弟子。佛经一展开「善男子,善女人」,就有你在其中。如果没有这三个根,佛经上善男子、善女人,那里头没有你,你没有分,这一定要知道。《弟子规》,蔡老师、杨老师都讲得很清楚,钟茂森居士也讲过几遍,要多听。如果说在家庭里面,最好这些光碟在家庭里面你可以放,带著家人一起学习,你一家人都会成就。一家成就,你就影响到你的亲戚朋友,你应当看有这个机缘要把它推广,自利利他,功德无量,常常有个利他的心、有个利他的愿。如果你们亲戚朋友在香港有开店面的,我看很多店面里面都有电视,你的店面的电视,你就可以放弟子规、感应篇的这些光碟。往来的人、一些顾客们,无论时间长短,所谓一历耳根,永为道种,这个应当做。

  「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我们这边有印的,店面上都可以贴,像广告一样,来来往往一天多少人他会看到。看到什么?阿弥陀佛的种子就种在他的阿赖耶识里面去,你就度了他。这桩事情我记得我第一次到香港来讲经,我就劝大家这样做法。因为同学们很多都是经商的,常常在报纸、在杂志上打广告,你就不要多费钱,你就在你自己广告那一栏上,加上个「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加这么几个字,你就度很多众生,你这个广告就非常有价值了。只要有心,无论在家、出家你自己学佛有没有成就,你都能帮助许多众生种善根。

  问:底下一个问题,持名念佛如得理事一心,是否可谓密宗之显修?

  答:显密是一个道理,显密不分家。但是我告诉你,我们这一生当中,念佛要能得理一心,大概做不到,得事一心可能也做不到,事一心是阿罗汉。我们在《华严经》上讲得很多,事一心是什么?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执著断掉了,你就想这个事情不是容易事,那是事一心。我们这一生真正可以能做得到的,是功夫成片带业往生,这是真正能办得到。所以教理要清楚,为什么要读经?为什么要听经?断疑生信。我们疑问、疑虑很多就要听经;如果真的没有疑惑了,经就不要听,一心念佛就好。我们疑虑太多,不用经教你就没办法断疑,疑不断信心不能坚定。所以学教理,对我们这些根性的人来说,目的就是断疑生信,这个道理要懂。

  问:下面一个问题,弟子经常看到满屋打卷的白烟,后来与其结缘,以后经常来,每次来时都感觉身体一振,现在习惯了不以为然,但不知是利是碍,请老法师开示。

  答:你讲的这个问题我听不懂,你说经常看到满屋里打卷的白烟,是不是看到卷著的这种烟雾,是不是看到这种情形?如果看到这种情形,是不是只有你看见,别人有没有看见?如果只有你看见,别人没有看见,常常看到这个事情,这里面就不是偶然发生的,常常看见不是偶然。你的感觉每次接触到都能振动身体,这个情形总是冤亲债主遇到了,你应当每天诵经、念佛给他回向。如果许多人都看见,那就无所谓,单独是你看见的话,你应该要做回向,提醒自己感恩、忏悔。这个境界就是冤亲债主所示现,也都是好事情,提醒你,你才知道认真用功,像婆罗门女一样认真用功回向。如果以后再看不见了,这回向就得力,他也接受,可是功夫要继续提升,不要退转。

  问:第七个问题,不思善、不思恶的了了灵知的心是不是清净心?它与无记有什么不同?

  答:无记是没有善恶,譬如说我们喝一杯茶,我们拿个毛巾擦擦脸,这没有善恶,这都叫无记;但是不思善、不思恶,了了灵知,那是真心。你要晓得,不思善、不思恶就是说两边都放下了,善恶是两边,两边都不执著了。这是什么境界?什么是两边?起心动念是一边,不起心动念又是一边,两边都放下,这是真心。起心动念是妄心,不起心、不动念是无明,一个是妄想,一个是无明,妄想、无明两边都放下,真心显露。这是宗门里面最高的修学原则,这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普通人,佛教导我们,你能把执著放下就不错了,执著愈淡你的烦恼就轻,智慧就长。这个谈不上证果,为什么?如果是证小乘初果,要把见惑断掉,三界八十八品见惑,归纳有五大类,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这个统统断掉了,才是须陀洹果,才是《华严经》里面初信位的菩萨,圣人,不是凡夫。你要是到这个地步,你就不会到我们讲堂来听经,也不会问问题,你这些问题都没有了。所以那是圣人,那不是凡夫。

  这个在末法时期都做不到了,真正到达这个地位,佛在经上告诉我们,那不是假话,他有两种能力恢复了,天眼、天耳,须陀洹就有这两种能力。天眼,没有障碍了,我们现在在十一楼,看底下的十楼,一层一层都看得很清楚,往上看也很清楚,往远处看统统没有障碍。你在香港这个地方,你看美国洛杉矶、纽约就像在面前一样,你有这个能力。你的听也有这个能力,你想听什么,听某个人在谈话,也听得清清楚楚。这是须陀洹,能力不是很大,愈往上去能力恢复愈多,而且功能愈广。我们修行,自己以为是证果,这个能力没有现前,那就是假的,不是真的,那产生误会。这一定要晓得,经教念多的时候你就知道,某一个功夫有某一种境界,境界不现前,功夫不到家。

  我们的功夫,只能稍稍得一点清净心,就是妄念少了,都要从放下下手。像我常常勉励同学,最基本的把自私自利放下,要用善巧方便,多想别人的利益,不想自己的利益就转过来了。起心动念,我们想社会的利益;起心动念想佛法的利益,正法久住,起心动念想到世间许多苦难众生,我应该要怎么样帮助他,这样一转,大乘教是教我们转,把念头转过来。所以自私自利不要去想,名闻利养不要去想,只要是有利益众生的事情应当要做,决不问对自己有没有什么好处,不要问这个。贪瞋痴慢要减轻、要降温,这个对自己有一定的好处。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