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答问:净空法师答香港参学同修之五十三(6)

学佛一定要以经论为主修,离开经论问题就多了,肯定造罪业。所以经论就是佛菩萨,不离开经论就是不离开佛菩萨。天天跟佛菩萨接近,听佛陀的教诲,愈听愈明白,只要肯听,长时期慢慢就开悟。像我们对经教学习,跟诸


  学佛一定要以经论为主修,离开经论问题就多了,肯定造罪业。所以经论就是佛菩萨,不离开经论就是不离开佛菩萨。天天跟佛菩萨接近,听佛陀的教诲,愈听愈明白,只要肯听,长时期慢慢就开悟。像我们对经教学习,跟诸位来讲解,我们初学讲经的时候,一个小时,经本要讲二、三张,现在一个小时讲一、二句,这就是进步了。在以前,不懂得这么多意思,讲不出来,查好多参考资料还是没有办法,一个小时总要讲一、二张,要讲几十行。

  问:下面一个问题,请问梦是如何起的?梦醒的道理和忽见身心世界实相的道理,是否一样?

  答:不一样,有相似,但是不一样。要能见到诸法实相,你一定要懂得把你的妄想分别执著放下,你就会见到。佛教给我们的次第你要知道,先放下执著,执著是最严重的,能够对於世出世间法都不执著,这是好事情,你的烦恼去掉一大半。然后再放下分别,最后再放下妄想,妄想是什么?就是我们常讲的起心动念。起心动念是妄想,起心动念非常微细,我们没有法子觉察,作梦都是起心动念,要不起心动念你怎么会作梦?所以起心动念是很不容易控制的。放下执著比较容易,一定先在这里下功夫。

  问:下面一个问题,房间窄小只有一间卧室,若夜间为幽冥界众生播放讲经光碟是否可以?

  答:可以,你真诚恭敬心供养他们,彼此相安无事,他不会妨碍你,你也不会妨碍他。

  问:二十八题,弟子只供阿弥陀佛像,若临终时观音、势至二菩萨来,请问是否能跟随而去?他们会现什么样的身相?

  答:这是可以的,在理上讲能讲得通的。至於他现什么相?因人而异,不会一样的。就像香港圣一法师到普陀山去拜观音菩萨,梵音洞我都没去过,在梵音洞里面拜,观音菩萨现身。他们三位法师去拜,拜了半个小时,菩萨出现了,大家都很欢喜。离开的时候三个人就说,你看到观音菩萨了?看到了!观音菩萨什么样子的?三个人讲的都不一样,圣一法师见到的是金色的,戴毗卢帽,毗卢帽就像地藏菩萨戴的帽子,全身是金色的。另外一位法师见到是白衣大士,像我们一般供的,白色的。第三位法师见到是比丘相,见到是个出家人。都见到了,都不相同。所以在临终的时候见的相,随著你念佛功夫的浅深,见的相不一样。但是你一定会认识,你知道他是什么人。虽然是没有见过,在那个时候你会知道,知道你就要清楚,你决心跟谁去。如果说真的一定要跟阿弥陀佛去,观音、势至来也不行,那还要等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没有来,不跟你们去,可以的。

  问:有同修说不要修六度,因为那是菩萨修的,而我们要成佛,可以不修六度,请开示。

  答:不可能!你要晓得佛比菩萨高一级,佛是菩萨修成的,你光学佛,不修菩萨,你永远成不了佛。为什么?你底下没有修,哪有这种道理?而且你还要晓得,菩萨下面还有基础,你一层一层往下去,你才发现最基础的东西就是《弟子规》,这个我们讲得太多了。世尊在《佛藏经》里面,《佛藏经》不是《大藏经》,是一部经,《大藏经》里头一部经,它的经名字就叫《佛藏经》,跟我们说得很清楚,「佛弟子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非佛弟子」,这释迦牟尼佛说的。你要不按照程序由小向大的话,你不是按部就班,佛不承认你。所以中国佛教也是从小乘到大乘,在隋唐时候中国佛教十个宗,有两个宗是小乘,叫俱舍宗、成实宗。这两个宗到宋朝时候就没有了,唐朝晚年就衰了,宋朝时候没有了,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

  那中国佛教是怎么个修法?用儒跟道的基础代替小乘,是好。为什么?总是中国东西,对中国人的口味。所以中国用儒打基础,用道打基础,由儒跟道再入大乘,那毫无问题。但是大乘还是从《十善业道》修起,但是儒跟道的基础跟《十善业道》差不多,所以可以说统统已经具备了,这是不可以不知道的。从这个基础上修六和敬。我们净宗学会成立的时候,我们有一篇缘起,缘起提出我们的行门五个科目。五个不多,大家就很容易记,好学!这五个,第一个就是净业三福,你看净业三福头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个四句就是基础。孝亲尊师,《弟子规》,慈心不杀,《感应篇》,后面一句修十善业。所以这三样东西,净业三福头一条,第一个要具足的。

  有这三条你入佛门,「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皈五戒你就一定会做得到;要不然三皈五戒做不到,只是形式上受而已,实质上没有。从三皈五戒再提升到「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这都是属於自利的;后头有个利他,「劝进行者」。你看自行化他,我们净宗就是以这个为指导原则。然后我们团体生活,团体生活则是六和敬,这是非常重要的戒律。要和气,世间人讲「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不和就绝对不是佛法。所以六和敬、三学戒定慧、六度,最后面一个科目普贤十愿,就是十大愿王。我们要求要把这五门功课落实,念佛哪有不往生的道理!像这种态度学佛,说不要修六度,这是决定不能成就,哪有这种道理!

  问:下面一个问题,有人说在吃饭之前念十声佛号,然后请诸位众生一起进餐,并请诸佛菩萨将这餐饭变现很多,让所有的众生都能得到圆满的供养,然后再念十声佛号。请问这样是否可以?

  答:可以,在一般寺院道场里面都念供养咒,供养咒里面最简单的是「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供养一切众生」。我们念佛人,如果没有这个心,这个供养要真心才会起作用,没有这么大的心量,没有这样真实的心,念十声佛号供养也可以。把这些饭食变成无量无边,是「变食真言」;不会念也没有关系,用我们的意念求佛菩萨把这个变现出来也行。所以佛法里面讲「诚则灵」,最重要的是真诚心。

  问:底下说请问放生的钱,可否拿来认养动物园里的伤残动物,或做为救助动物的资金?

  答:这应当可以,甚至於我们用它拿来印护生这些宣传品都行,像印护生画集都非常好,劝人家不要杀生。因为现在放生,实在讲一般法会里放生,流弊很多。因为特地要去订,你不订他就不抓,因为你放生他就拼命去抓,岂不是放生变成害生了!这是产生错误的观念,我们一定要懂得。真正佛叫我们放生,不是大规模法会放生,是你平常到菜市场买菜,你看到这个动物,看它确实能够活得下去,你买来放生。如果说看那个样子没有办法活下去,就不必了,那是它的业报。所以真正生命力很强的话,是可以的,是叫你随缘,不是有意去做,这是好事情。常常有这种心,遇到了就会帮助,养成这样的心,这样的行持就好。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