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答问:净空法师答香港参学同修之十八(6)

问:下面一个问题,他说末学是初学者,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闻到 净空 法师的教诲,要从《弟子规》学起,打好德行的根基。我原一直按法师开示,准备听满三十遍「幸福人生讲座」四十集。最近有个佛友跟我讲,要先


  问:下面一个问题,他说末学是初学者,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闻到净空法师的教诲,要从《弟子规》学起,打好德行的根基。我原一直按法师开示,准备听满三十遍「幸福人生讲座」四十集。最近有个佛友跟我讲,要先听一遍老法师讲的《地藏经》才行,听他这么一讲,我不知道怎么办。

  答:你不听他讲,你就有办法。你还是照你自己的想法,先把《弟子规》听三十遍,听三十遍最重要的是做到。你听熟了,在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待人接物,绝对要跟《弟子规》相应,不能够违犯。你有这个基础,念佛往生没有问题。《地藏经》有机会听也行,没有机会听不要紧。

  问:最后一个问题,他说我母亲已经过世,我想为她及冤家债主诵经,请教法师,不知这样是否有违一门深入,《弟子规》一门长时薰修的要求。如果可行的话,是诵《地藏经》比较好,还是诵《无量寿经》比较好?

  答:都可以,因为你诵经的时间并不长,诵经是专门为超度母亲,为化解她的怨亲债主,这正确的。你每天做这个工作,有两个小时足够了,其他的时间一门深入《弟子规》。而且《弟子规》要把它当做一门主要功课来学习,学习之后一生都要去奉行。绝不是我只做几天,做几个月的,不是的,终身奉行,你才是个真正的善人。做到之后,以后在经教里头选择一门深入。净宗,当然《无量寿经》最好,我们一生就学这一门,一部经深入,这样就好。如果嫌这个经太长,选择《弥陀经》也行,净土五经一论,依任何一部都可以,一门深入你才能收到效果。

  问:下面是香港同修,有五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说《阿弥陀经》经文里有一段,「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是什么意思?

  答:这个意思很明显,已经发愿的,已经往生了。今发愿,就是我们现在,它这段话里头,最重要的就是指现前,对我们讲的。今发愿,现在就能够生,这一生就决定能往生。有愿,当然有信,当然有行,信愿行是一而三,三而一。不能说我有愿,我的信心不具足,我也没有时间去念佛,那就错了。愿是往生的核心,蕅益大师在《要解》里头讲得好,能不能往生,决定在信愿之有无,信愿是决定你能不能往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品位高下,那是你持名功夫的浅深,这个话说得好!有信、有愿就能往生。你念佛念得多,功夫深,到极乐世界品位高;如果念得少,功夫浅,你到极乐世界品位低,统统都是讲的凡圣同居土。凡圣同居土我们每个人都有分,你只要懂得这个道理跟方法,没有一个人去不了的。所以首先我们要看破世界,这点重要,为什么?你对这个世间不留恋;对这个世间留恋你就去不了,你放不下。

  看破世界,这个世界太苦,灾难太多,有什么值得留恋?名闻利养、荣华富贵一场空,你要看清楚,你仔细观察我们的周边。做总统的,做帝王的,到最后还是一场空。过去我们在台湾,看蒋总统这一家,那个时候不可一世。你看蒋总统死了,蒋经国死了,全家就没有了,真的是叫家破人亡,昙花一现。这是很好的例子,给我们是很大的一个警觉,没有意思,不如老实念佛。所以要放下,荣华富贵要放下,名闻利养要放下,五欲六尘享受要放下。这有什么意思?没有一样你能带得去的。你能带得去的,这佛在经上讲的,「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你带去的是罪业。带罪业,你将来往生到哪里?三恶道,多半都是地狱、饿鬼、畜生,你搞这个去了,你说有什么意思!人怎样能不堕三恶道?《弟子规》统统落实,绝对不堕三恶道,就是不往生,来生是人天果报。我们知道恶道很恐怖,进去很容易,出来可不容易,这是不能不知道的。

  所以你能够看破,能够了解,尤其是现代社会,现代社会很可怕。我跟很多同学说过,十年十年做个比较,你看到世风日下。我八十岁,十岁的时候,二十岁的时候,三十岁的时候,十年十年非常显著,一个十年不如一个十年。到香港,明年就三十年了,我第一次到香港是七七年,明年0六年,三十年。香港这个三十年,十年十年一个变化,也是都往下沦落,三十年前香港还满可爱的。再往后十年、二十年,这个社会很恐怖,不得了!我到法国巴黎,那边同修就告诉我,两个星期之前,有个十四岁的弟弟把他哥哥杀了。到英国伦敦,人家也告诉我,那边也发生父子相杀,儿子把父亲杀掉。你看全世界每天发生这个事情,青少年互相残杀,自杀的,一天全世界一天总有一、两百次。日本很多,日本平均每一天差不多总在一百人的样子,这些案例。

  所以我就在想,十年之后,每一天你会听到有几百件这个事情。二十年之后,至少有四、五百这种案件,这个世界不得了,这叫世界末日。这世界还有什么好住的,还有什么值得留恋的?赶紧走。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现在人讲的移民,这个社会乱了,我们移民到极乐世界去。其他诸佛刹土条件太高,我们去很不容易;极乐世界条件很简单,我们大家都可以去,阿弥陀佛都很欢迎。为什么不去?所以这个世界,一切人事物得过且过,不要去计较,不要去执著,不要去跟人争,没有意思,不如念阿弥陀佛好,这就对了。「若当生」,这句话是讲将来的,将来、未来有人发愿也肯定往生。所以这一句是讲三世,过去、现在、未来,有愿必成。

  问:第二个问题,他说「东区长者之声」,这大概是个刊物,里面登载说本港卫生局长说,香港严重缺乏灵龛,倡将骨灰洒在纪念花园,化做春泥更护花。世俗也有把骨灰洒入江海的,人死后不立墓地,春秋两季祭祖也可以免了。是否符合伦常?

  答:不符合!死了之后,把骨灰洒在大海,洒在山区,这个可以,祭祀不能没有,祭祀没有就错了。祭祀祖先的宗旨,经书里头说得很明白,「民德归厚」,这是报恩。祖先他有这个觉悟,要把骨灰洒在大海,那是什么?知道后来儿孙不孝,自己免了找麻烦,这是个聪明的做法。但是做儿孙的不可以不纪念祖先,如果不纪念祖先的话,你将来的儿孙不孝。为什么?小孩看大人,你孝顺父母,他会孝顺你;你不孝顺父母,他不孝顺你,这是因果。所以我们在此地建「万姓祖先纪念堂」,为什么建这个?纪念祖先,远祖我们都还怀念,念念不忘,眼前父母哪有不孝顺的道理!所以中国五千年的传统,五千年的文明,没有被淘汰。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其他的三个都没有了,现在只剩中国这一个。

  我听说在七十年代的时候,那是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也就是上个世纪初期,欧洲人有人研究,就是中国为什么还会存在。他们研究的结论确实也很有道理,他说可能是中国人著重家庭教育。这个结论好!真的,一点没错,中国人懂得家庭教育,所以它几千年不灭,很有道理。我过去讲经也常常讲,我自己深深体会到,中国这个民族存在有三个因素,第一个就是祭祖,这就是他们讲的我们重视家庭教育,这是第一个因素。第二个因素,中国人尊师,对老师非常尊敬。所以每个城市都有孔庙,你看每家有祠堂,每个县市都有孔庙,尊重老师,听老师的教诲,这是第二个因素。第三个因素,中国人接受因果教育。因果教育谁教?城隍庙,你看在从前每个都市都有城隍庙,城隍庙教因果报应。所以这三种东西维系了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我们不能不重视。如果说祠堂没有了,孔庙没有了,城隍庙没有了,天下大乱,不可收拾。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