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答问:净空法师答香港参学同修之十八

净空法师答香港参学同修,净空法师
学佛答问(答香港参学同修之十八)  (共一集)  2005/10/7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21-288-01

  诸位同学,今天是我们第十八次解答问题。这个地方有两份,第一份是国内多位同修提问,一共有十个问题。

  问:第一个,他说我每天放经供养众生已有近一年,我也知道每天有许多众生来听经,这是件大好事。但我能否在五年、十年至有生之年,每天不断的供养众生,我没有把握。若因万不得已,家中无人放经,该如何办?众生会不会生气,不来了?

  答:佛菩萨跟古圣先贤都同样的教导我们,诚则灵!每天播放讲经的录相带,或者是光碟,供养我们肉眼看不见的众生,鬼神一类,确实是好事情,这也是真实有。至於鬼神来不来听?那要看你有没有诚意,如果没有诚意,天天放也没有鬼神来。如果有诚意,跟请客一样,我们诚恳的礼请他,他很欢喜来。如果我们态度很傲慢,很随便,有这个形式,没有诚意,他不会来的,所谓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鬼神也一样。至於或者是你旅行,或者是你出门,家里面没有人帮助你,代替你来播放,这个时候鬼神也会原谅你。我们在任何地方自己诵经回向,可以,譬如说我们在旅行的时候,甚至在飞机上,在旅途当中,旅店里面,我们都可以念佛,都可以诵经,以这个回向给他们,功德是一样的。总而言之,我们帮助他们学佛,帮助他们闻经,求生净土,这个心愿念念不断,这就很好,我相信这些鬼神都会很感谢你。

  问:第二个问题说,念佛的人在临终时,会见到阿弥陀佛来接引。关於阿弥陀佛所发出的光,有不同的说法,到底是什么颜色?强度状况和其他状况如何?是柔和,还是胜过日月之光?

  答:这是实在的事情,人念佛求生净土,缘成熟的时候,临命终时佛来接引。佛来接引一定是先看到佛光,每个人看到佛光并不一样,为什么?每个人修行的功夫不一样,每个人对净宗的信、愿、行也不相同。我前天跟诸位讲过一个故事,是我们大屿山圣一法师,你看他们前些年到普陀山潮音洞去拜观音菩萨。三位法师拜了半个小时,真的都看到观音菩萨,都看到了,三个人看的不一样,同时看见,每个人看的像不一样。圣一法师看到观音菩萨是全身金色,戴毗卢帽;另外一位法师,见到就像我们平常看到白衣观音;另外一位看到的是比丘,是个出家人的相。你看三个人同时看到,不一样,你就明白这个道理。

  我们往生的人,每个人临命终时,看到阿弥陀佛的像也不一样,这种应化身是相随心转,「随众生心,应所知量」。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之后,看到的就一样;没有往生之前,在接引的时候所看到的不一样,我们想像当中应该是这样的。我们平常看供养的佛像,我们自己家里自己供养的佛像,所以供养佛像要供养一尊,你天天看他,临终的时候他来了,一点都不错,你会生欢喜心。所以说常常换佛像那你就很杂很乱,临终的时候到底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就去不了,你就不能往生,机会就错过了,这个道理要懂。

  所以我这一生供阿弥陀佛佛像,就供这么一尊,这是最早我学佛的时候,一位老居士送给我的。这尊佛像我就供养在我们台北华藏图书馆。以后想这个佛像是磁的,有两、三百年,是个古董,磁的很容易打破,所以我就想就照相。现在你们看到蓝底白的就是这尊像,我们印了大概总有十几万张,这就不怕。我无论到哪个地方我都带一张,身上带一张,有大的,有小的,随身携带,就这一个像。你看这个像印象就很深,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一定化身是这个像来接引,这就准错不了。

  至於放光,佛菩萨的光都是柔软的,明亮、柔软不刺眼睛;像我们看太阳光,太阳光很强,刺眼睛。佛光跟魔的光,魔有光,魔也有金色光,不同地方就是魔放的光刺眼睛,强光刺眼睛;佛的光再亮,不刺眼睛,柔和,所以这一点不相同。那是念佛人的感应,不可思议,应该都有很好的瑞相。

  问:第三个问题,就是一本佛书说烟酒的罪过很大,认为吸一支烟的罪过,比杀十个人的罪胜过九倍。书名是《烟酒杀生过》,作者是班玛乐夏嘉措,翻译者是索达堪布,这种说法对吗?

  答:世尊在灭度之前,知道往后佛法里面会出现许许多多的说法,到底哪是真,哪是假,我们无法辨别。佛陀在世可以向他老人家请教,他不在世就请教无人了。佛很慈悲,了解末法现前这个状况,所以他教给我们叫「四依法」,这是非常非常重要。四依法里面头一个,「依法不依人」。法是什么?法是佛的经典,这种说法经典里头没有听说过。当然佛的经典,我们也没有完全看过,这是重要的事,太重要了,如果有这么重要的事情,祖师大德应该常常讲。所以,从来没有听人讲过,大概经典上没有。你们要是耐烦的话,到《大藏经》去查,看有没有这个说法,我相信没有这种说法。

  吸一支烟比杀十个人的罪还重,这我们在情理上讲也很难接受。但是烟,你看在戒律里面没有,戒律里头有戒酒,没有戒烟,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出家人抽烟。你怎么抽烟?我不犯戒,戒上没有,他还有推辞。但是佛有三聚净戒,虽然佛没有说,戒律上没有说,抽烟不是好事情,对自己身体不利,这是应当要戒除。佛虽然没有说,我们也不应该吸烟。

  至於酒,酒的开缘就很多,我初学佛的时候二十几岁。初学佛也常常到道场去做义工,道场有时候事情忙,我们去帮忙。老和尚对我们很慈悲,很喜欢我们这些年轻人,常常邀著我们在一起吃饭,陪他吃饭。陪他吃饭,我就常常看到他旁边有一杯酒,我们也不敢问,可是心里头总是有疑惑。以后到台中亲近李老师,我就把这个事情向李老师请教,李老师说这个有开缘。戒,你一定要懂得开遮持犯,酒的开缘最多。酒本身没有过失,喝酒没有过失,所以酒叫遮戒。遮是什么?防御,酒醉乱性,怕这个。李老师当年给我们讲《礼记》,《礼记》的注解人是郑康成(郑玄),汉朝时候的。郑玄的酒量很大,曾经离开老师的时候,老师带著同学到十里长亭给他送行,每个人敬他三杯酒。他喝了三百杯,不醉,三百杯酒喝下来,小小礼节都不失。所以李老师讲,如果我们人人酒量都像郑康成,释迦牟尼佛这条戒就没有了,戒就不必定了。

  你就想想看,这个说法你要说是劝善,可以,但是说到这么重的罪过,这没人相信,所以这个说法是有问题。但是烟酒最好是远离,在中国,中国人讲求烹调,我们做菜的时候,有很多菜里头用酒来调味,这个可以。总而言之,就是你这个吃法不会醉,就没事。怕的是你喝醉,酒醉了之后犯杀盗淫妄,杀盗淫妄是性罪,本身就有罪。多半酒后乱性,它是防御,所以酒是一种预防,本身没罪,这个一定要知道。另外一种就是生病的时候,中药,中药里面有很多用酒做药引,这个可以。所以它的开缘很多。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