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答问:净空法师答香港参学同修之十七

净空法师答香港参学同修,净空法师
学佛答问(答香港参学同修之十七)  (共一集)  2005/9/30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21-287-01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今天又是我们答问的时间,我看问题不少,我们按照顺序来解答。

  问:第一个是中国同修提的问题。第一个,六波罗蜜中忍辱波罗蜜,为什么行正反被他人指责,白的反被指成黑的?我虽然学习佛经,看影碟,听老法师讲经,但是到临头的时候实在受不了,请问如何破这个无明关?

  答: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可以说是所有学佛人的通病。这一关不能突破就不能成就,你看世尊在《金刚经》上给我们讲得很好,「一切法得成於忍」,经上讲的一切法,是包括世间法跟出世间法。无论什么事情,你没有耐心就不能成就,这是一定的道理。像中国人写字,你要没有耐心你的字就写不好,要有恒心,天天写,你写上个十年八年,自然就写好了。念书,你念个小学,你也要忍耐六年你才能毕得了业,你没有耐心你就毕不了业,你什么都学不好。所以这是一定要突破。

  行好事会被人误会,会被人指责,这个事情不是近代,佛在经典上就讲的很多。释迦牟尼佛距离我们现在,按照中国典籍记载,释迦牟尼佛灭度到今年是三千零三十三年;换句话说,三千年前这种事情就常常发生了。而《了凡四训》里面,你看袁了凡先生讲得好,他举出很多例子,好事多磨,好的事情不容易成就,好人常常受冤枉。由此可知,这个事情不是现代才有,自古以来就有。你要问为什么会有这种原因?在佛法里面解答是解答得非常之圆满。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绝对不是只有这一世,我们都知道有过去世,过去世还有过去世,过去无始,佛经上常讲无始劫来。你在六道生死轮回,那么你遇到多少人、多少事,你能跟人都处得好吗?你能够生生世世都满意吗?你看不惯别人,到来生遇到的时候,人家也看不起你;你障碍别人的好事,你这一生做好事就会有人障碍你。所以你要是有前后眼,能够看到过去、现在、未来,你的心就平了,你就不会怨天尤人,不会怪人,你才知道自作自受。

  我们每个人的冤亲债主不知道有多少!有些冤亲债主没有遇到,就是缘没有遇到,那暂时就不会发作;遇到的时候,就是缘成熟了,他怎么会不找你麻烦?这个事情怎么办?佛菩萨、古圣先贤教导我们,「冤家宜解不宜结」。我们希望这一生遇到把它化解,来生来世都是好朋友,不要再搞冤冤相报;冤冤相报没完没了,生生世世彼此双方都痛苦。知道这个道理,我们应当懂得化解。怎么化解?人家指责,如果我们确实做错事情,我们要欢喜接受,我们改过自新报答他,感谢他提醒我们。如果我们没有过失,真的是冤枉,那我们晓得这是前世的果报,我们也接受,不用辩别,接受,我们也很感谢他。决定没有瞋恚心,决定没有报复心,这个帐就了了,就结了。如果我们不服气,那好,这个帐还记在那里,来世还要来,生生世世没完没了,很苦!

  我们看到现在这个社会,儿女不孝顺,学生不受教,人与人之间,绝大多数都是存著损人利己,都存这个念头。这种念头自自然然就造成人跟人的对立,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提升上来就是冲突,原因我们知道,过去的因,现在的因。不学佛的人就不谈了,学佛的人要问你,你为什么要学佛?你学佛的目的何在?如果我们目的真的是想了生死出三界,这一生求生净土,你就更要放下;你要不放下,净土去不了,三界出不去。

  所以真正学佛,明白事实真相之后,自然就放下了,不再计较,《金刚经》上告诉我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有什么好争的?一口气不来,这个世间什么东西是你的?连身体都不是,何况身外之物。所以人与人之间相处为什么不能忍?为什么不能让?何必要去争?我们要争的、要取的是西方极乐世界,不是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我们把它当旅馆住,没有一样东西是自己的,时时刻刻都不要放在心上,你就没有事了,一切冤亲债主都能够把他化解掉。所以一定要认清事实真相,这是大乘经里头天天讲。

  所以学佛,如果善根不够深厚,你就不能不读经研教,读经研教什么?增长我们的善根,用这个方法来补救。我们对於宇宙人生的真相了解得愈清楚、愈明白,你就愈容易放下;了解就是古人所讲的看破,看破自自然然就放下。放下什么?不执著、不计较、不分别,天下本无事。你这样才能够得清净心,功夫才能得力,不会被外面环境干扰,无论是逆境、顺境一笑了之,绝不放在心上。你说这种事情到临头的时候实在受不了,实在受不了,你还没有看破,就是说你的妄想分别执著还很严重,你才受不了。受不了也要受,那受的很苦,你要看破了就很自然,一点痛苦都没有。

  问:第二个问题,我认为无相布施与普通供养是紧密相连的,请问这个观念正确吗?

  答:这个观念不要问我,问你自己。你还有个无相,你已经著了相,无相你还来提问题吗?你提问题你就著了相。无相的人已经得清净心,你还会跑到这儿来?就不会来了,你也不会来找我。

  问:第三,老法师讲经说邪魔外道也要礼敬,这个道理请老师更进一步开示。

  答:这个讲的很多,我们在讲经常常讲到,妖魔鬼怪也是众生,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他有佛性。他为什么会变成妖魔鬼怪?造的恶业变成的,恶业是习性,不是本性,本性都是一样的。你看儒家讲得好,《三字经》一开头,「人之初,性本善」,那就是本性,本性都是善的,纯净纯善,妖魔鬼怪的本性也是纯净纯善。不但一切有情众生有佛性,无情众生有法性,《华严经》讲得透彻,「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平等的,佛性跟法性是一个性。所以不但对於有情众生我们要礼敬,就是对他有恭敬心,尊重他、敬爱他;无情众生,树木花草,再到矿物,泥沙、石块,都有法性,那个性跟我们的佛性是一个性,你怎么能不尊重?

  你尊重有什么好处?尊重里头的分别执著化开了。这个我尊重,那个我不尊重,你有妄想、你有分别、你有执著,这种心叫轮回心。佛这么一讲,教我们礼敬诸佛,一切恭敬,把妄想分别执著打掉了,你这样才能够超越。这个道理讲得太多了,天天在劝大家。於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再执著,轮回就没有,六道就没有了。执著就是经典里面讲的见思烦恼,见思烦恼断了证阿罗汉果,阿罗汉名为正觉。如果再进一步,对於一切诸法不再分别,分别的念头都没有,叫正等正觉,那就是菩萨。如果在一切法里头,我们六根接触的时候不起心、不动念,这就是如来,就是佛,这非常不容易。你接触会起心动念,起心动念不要紧,没有执著、没有分别,是菩萨;起心动念还有分别,没有执著,是阿罗汉;如果还有执著是六道凡夫,就这么回事情。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