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答问:净空法师答香港参学同修之十八(2)

问:第四个问题说,如何理解「离经一字,即为魔说」,或 佛经 的会集,二者有矛盾吗? 答:这个与经的会集没有矛盾。「离经一字」,四依法里头你要懂,你看四依法第一个是「依法不依人」,那个法是经。可是第二句,


  问:第四个问题说,如何理解「离经一字,即为魔说」,或佛经的会集,二者有矛盾吗?

  答:这个与经的会集没有矛盾。「离经一字」,四依法里头你要懂,你看四依法第一个是「依法不依人」,那个法是经。可是第二句,「依义不依语」,这就活了,你要依佛讲的意思,不必依佛的语言。这句话说了之后,经可不可以翻译?可以翻译,为什么?意思对了就行,多说一句,少说一句没关系,你把它换一句话说也没有关系,只要意思正确,意思没有违背,你看「依义不依语」。佛经翻到中国来,从梵文翻到中国,每个翻译的人翻得并不一样,不可能两个翻译的人翻译的文字一个都不差,哪有这种道理?我们现在在《大藏经》里面看到,《金刚经》大家很熟悉,《金刚经》有六种译本。你看《大藏经》这个六种译本不一样,原本都是一样,梵文原本都一样,这种情形很多。

  《无量寿经》是翻得最多的,《无量寿经》在中国翻经目录里头一共有十二种,这是翻得最多,十二种。现在《藏经》里头保存的有五种,另外有七种失传了,但是译经的目录在,什么时代,什么人翻的,可是经找不到。失传东西很多,而且很容易,因为从前没有印刷术,以前的佛经都是手抄本,手抄本的量不多,一个战乱,社会一个变动,可能就会丧失掉了,所以这种情形我们要知道。古人为了保存经典,也真是煞费苦心,我们看房山石经,我们感慨就很深,那都是古大德怕经典失传,刻在石头上,把石头埋在土里面。一部《大藏经》几万块石头,我去参观过,看过,那个工程真是不亚於万里长城。我们去参观这文物展览,里面记载,这个经一共刻了差不多八百多年。一代一代传下来,你说多少人力、物力、财力投资在这里。

  在抗战之后被人发现,就是房山寺院被日本人轰炸。炸毁之后,这些人去清理,发现有一块碑文,碑文记载说这个地下藏的有一部石经,石刻的《大藏经》。依照这个指示,挖地就居然挖出来了。所以现在有拓本,拓本一共拓了六套,有六套完整的拓本。这个石经还归到原位,还给它封起来,怕风化,风化将来字就看不见,所以这也处理得不错,这就说明经典流传不容易。我们现在知道,如果一个大地震,唐山大地震如果发生在房山,这个经就没有了,就整个毁掉了,这还不是好办法。今天最好的办法就是印的数量多,让全世界道场都能供养,灾难总不会普及到每个道场,总会有存在的!这是最好的方法。所以我们这些年来提倡印《大藏经》,用意就在此地。

  最近这两年来,我们发起要印四千套《大藏经》,印的是《龙藏》。现在这一批我们有目录,那个目录查就方便了,我们要是找经就很容易。在从前学术界里面,多半采取日本《大正藏》,因为日本《大正藏》方便,就是它有很好的目录,你要去查经很容易,我们一般的《大藏经》就没有做这个工作。我们感觉得很遗憾,花了一、两年的时间,把目录做出来了。《大正藏》虽然编目好,但是它里面错字很多,它是铅字排版印的,句读、段落也有很多都是错误的。我们《龙藏》没有这个毛病,所以《龙藏》将来使用一定是超过《大正藏》。我们这次发心印四千套,赠送全世界,我们送宗教的道场,送学校图书馆,送国家图书馆,让全世界都能够有。这决定不会丧失,这个才安全,能够把这个法宝永远的传下去。

  所以,我们遵守世尊的四依法。四依法第三句是「依了义,不依不了义」,这一句是指导我们修行。什么叫了义?了义也不是一定的,不是定法。了义是讲我学这个法门我真正会得利益,对我来讲它就是了义,对你来讲未必是了义,一定要我们自己依照这个经论修行真的有了效果。就好像大夫给人治病,他给你开处方,你照处方去服药,吃了他的药,病就好了,这叫了义。我的处方你不能用,不对你的症,不对你的症对你就不是了义;你的了义,对我未必是了义,要懂这个道理。不是说你学那个法门不错,我也跟你一样去学,未必能成就。为什么?根性不一样。譬如现在在佛门里面,目前最流行的念佛法门、参禅的法门、持咒的法门,就是密宗,这三个法门根性不一样。你不是这个根性,学这个法门你不会成就,换句话说,你的一生白费了工夫,也白费了时间。

  一切法门里面,世尊教导我们,如果我们不晓得自己根性,也没有人替我们选择法门,这个时候怎么办?这个时候世尊特别介绍念佛法门,所以念佛法门什么样根性都适合,这是最稳当的。就是我们自己不晓得根性,没有人选择,那念佛法门就很可靠。所以末法时期,依念佛法门成就的人多。早年我认识了黄念祖老居士,这个人也是很了不起的人,他通宗、通教,显密圆融,真正是难得。他是密宗的金刚上师,他跟虚云老和尚学禅,所以都懂。最后还是念佛往生,他生病的时候,病重每天十四万声佛号,日夜不休息,念佛走的。他把禅跟密统统放下,专心念佛。这就是说明还是这个法门最可靠,这个法门最保险,用这个法门求生净土。

  四依法最后一句是「依智不依识」,这一句非常重要。智是理智,识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感情,不可以感情用事。感情用事很容易走错路,要用智慧去选择,决定不能够受人家影响,随著人情走,误了自己的大事。所以这四句,佛不在世,我们能够记住,依教奉行,你就不至於走错路。所以会集经,会集、翻译都没有问题,一定要意思正确,文字没有什么大关系。

  问:第五个问题说,念佛把自性弥陀念出来,是否明心见性才念得出来?相上有什么表现?

  答:这个没错,自性弥陀就是明心见性,这在净土宗叫做理一心不乱,功夫最高的,跟禅宗的明心见性,跟教下的大开圆解,同一个境界。功夫念到这个程度,往生到极乐世界是生实报庄严土,他不是同居土,也不是方便土,他是实报庄严土。你要问相上有什么表现,这是我们在讲堂里头常常说的,妄想、分别、执著都没有了,这是相上的表现。如果还有妄想,还有分别,还有执著,那你功夫不到,这个要知道,这是很不容易得到的境界。几乎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往后的人,恐怕都做不到。念佛的殊胜就是带业往生,把自性弥陀念出来就不带业了,所以他往生品位高。

  问:第六,他说弟子读《思归集》中念佛开示后不甚明白,「夫念佛者,岂有他哉,以此缘生无性之一念,念彼无性缘生之佛名耳,佛名既是无性缘生,则缘生亦仍无性,是故念一声有一声佛名显现,念十百千万声,有十百千万佛名显现,而不念时便寂然矣,念性既是缘生无性,则无性不碍缘生」。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