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他陪和尚在长汀溪中洗澡,和尚要摩诃居士为他揩背,忽见和尚背有四目,炯然放光。摩诃居士大为惊异,于是作礼道:“和尚佛也!”和尚当时严诫不得向人言。并对蒋摩诃说: “我与你相聚同游了三四年,可以说有大因缘,我不久将去,你不要为此而忧。”不多日又亲至摩诃家中对摩诃说: “你要不要富贵?” 摩诃居士道: “富贵何能长远?但愿子孙长远就好了。”和尚拿出布袋一只,袋内装了无数小袋子,并一箱一绳,授与摩诃道:“我以此物为汝纪念,乃汝后代事也。” 摩诃居士收下来也不知是什么意思。 过了两天和尚又来对蒋居士说: “汝解吾意否?” 摩诃答道: “弟子不解。” 和尚说: “我欲令汝子孙如所遗物也,这意思就是说:你的子孙长远下去,一代一代的如我送你无数小布袋一样。” 布袋和尚灭后10年,浙江的大师派一官差,因事使蜀,回到栈道的地方,会见了布袋和尚,和尚对其差官说: “四明蒋摩诃者,你回去见到时,告诉他要多多保爱自己,以待相见。”那时蒋摩诃已经在高山峻岭上自筑茅庵而居,畜一黄犬自卫。每逢食米尽时,就系百钱于黄犬颈上,出来东吴籴米,往来20里,从不有误。 蜀使回来将布袋和尚之话告诉了蒋摩诃,摩诃说:“我已知之。”随时设斋邀请亲友,斋后沐浴趺坐而逝。 亭长无知 三夺布袋 和尚在贞明二年丙子三月三日对大众笑着说:“明年的今天,我取弥勒果供养大众。”果然于第二年丁丑三月三日,在岳林寺的廊下,跏趺磐石上而逝。大众这才知道他去年所说之言。 当和尚在世的时候,四明的亭长,不信佛法,又以和尚颠疯作态而不事事,他看见就加以垢辱,并且把他唯一的布袋夺下来放火烧掉!可是明天看到他仍然存着布袋,来去如旧。如此三次夺烧布袋,可是三次仍然复旧。因此亭长甚为惊异,不敢再烧了。 到了和尚圆寂,亭长自备棺本,厚殓以赎过去垢辱之罪。虽然如此,众多舁者而不能举。另有一姓童的居士,他平素很敬重布袋和尚,以棺易之,举者人少而轻之若羽,观者称奇,为其建塔于封山之原。 最后示偈 弥勒化身 福建莆田县令王仁煦居士,在江南天兴寺遇见布袋和尚,后来在福州官舍又看到和尚,见面时和尚从怀中取出一封圆书,交给王县令道: “我如七天不来,你就把它拆开来看。”仁熙依言,过了7天,未见其来,就如约开拆看时,只有四句偈语。 “弥勒真弥勒,化身千亿百; 时时示世人,世人俱不识。” 至此大家才知道疯颠作态的布袋和尚,就是弥勒菩萨化身。 和尚在岳林寺坐化,四众竞相供奉。有人说:“他的全身舍利,还在岳林寺大殿东堂供着。” 弥勒又名慈氏,他修的慈心三昧以慈悲为怀,忍让为先,所以弥勒化身的布袋和尚,终年笑口常开。你骂他不回言,打他不还手,实行他慈心三昧的忍辱偈。 弥勒菩萨的忍辱 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涕唾在面上,随他自干了;我也省力气,他也少烦恼。 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 因为他大肚包容,所以人见到他都皆大欢喜。直到今天,你有满腹心思,一肚皮烦恼,只要走进佛寺大门,看到笑佛弥勒的样子,就使你减少了很多烦恼。再看看菩萨两旁的几副对联,更会使你抖落满身的闲愁。 现在抄录几首 结束本文 眼前都是有缘人,相见相亲,怎不满腔欢喜; 世上尽多难耐事,自作自受,何妨大肚包容。 大肚包容,了却人间多少事; 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 大肚包容,忍世间难忍之事; 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 文殊化身的戒阇黎 戒门阇黎是南宋台州临海人,俗姓娄,父名原佑,是一位仁厚长者。他的祖父曾官拜少卿之职,因为祖传世代有名望,加之又乐善好施,广种福田,菩萨因此托生其家,这就是行善者所得的善报,所谓端生福德智慧之男。 阇黎生而能言 其母张氏夫人,有一天,夜梦月光入怀而孕大士;一生下来就说了四句话道: “善哉父母,生我劬劳; 长度群生,为世沃焦”。 父母闻言大惊失色,既喜且忧,此事秘而不言,为师取名曰“顿吉”。后来父母对人说,我子他日应宜出家。有一天小儿忽然对他妈妈说:“快快替我准备七个人的斋饭。”他的母亲惊奇的问是何故?他说我的同衣们要来看我。父母更为惊异,就为他准备了7人的素斋等候。果然不久就见7个和尚,抚掌打拍,徐徐而来其家。 请坐吃茶后,其父原佑居士,就合掌请问道:“大德何来?”7人中有一人答道:“我们是从南印度来,闻居士生奇子,特来相贺。” 吃过饭,众僧请抱儿相见。其母张氏将儿从房中抱出,众僧们见儿出,即对儿说道: “仁者有情之轨,切莫被他蒙过须要惺惺。”儿乃抚掌而笑,众僧也就告辞而去。 他们走了以后,儿对父母说:“刚才七人,都是佛菩萨化现人间。”父母闻之欢喜不已。 发心出家 戒阇黎到5岁的时候,他就自称六和大师,志慕空寂,不乐俗事。到了15岁就告辞父母出家,走到杭州路上遇见慧光老和尚,说明想要出家。慧光和尚对他说:“天医波利多,居住飞来峰,你欲出家,宜往见之。”戒师到了飞来峰,波利多见面就问道: “子何来?”答曰:“从缘来。”又问道: “是何姓?”答曰:“是佛性”。又问道: “子身尚俗,安识佛性?”戒师答道: “我身虽俗,因俗证真,真俗圆融,洞然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 波利多尊者异其根利,就为他落发出家,受具足戒,名之曰:“善戒”。从此云游参方,广度群生。 黄牛和尚 有一天戒师去参黄牛萨多波那和尚,和尚常骑黄牛,当时人都称彼为黄牛和尚,即日戒师见黄牛和尚骑牛而来,抚掌于途道: “披毛戴角汉!”萨多和尚即答道: “笑杀老瞿昙,打破曹溪祖。”戒师大喝一声:“披毛带角,我向你道,一张大犁,任你拽倒。” 黄牛和尚大笑而去。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