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门寂寞汝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 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 添瓶涧底休捞月,烹茗瓯中罢弄花; 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 这首诗把山童与山僧两者的心情,描写得很逼真,而且充满了慈悲的情怀。 菩萨肉身仍在九华 地藏比丘在九子山头,住了75年,至唐开元廿六年七月三十日涅槃,世寿99岁。菩萨圆寂后,肉身坐于缸内,经过三年,开缸时颜貌如生,举升时,骨节活动,如撼金锁。地藏菩萨的肉身,千余年后的今天,仍然存在九华,因为地藏比丘就是地藏菩萨的化身,所以九华山也就成为菩萨的应化道场。 地藏比丘出身和年代,宋高僧传与神僧传的记载略有不同。而菩萨的籍贯、姓氏、王族、渡海、出家、居山等又都大致相同,足资凭信也。 弥勒化身的布袋和尚 明州奉化县布袋和尚,没有人知道他姓甚名谁;不过当时的人都称他为长汀子布袋师,而他自己说名叫“契此”。契此者,大约契此方众生之机而言。其实谁也不叫他“契此”之名,皆以布袋和尚之名称之。 他的一副尊容并不大好看,所幸他笑口常开,倒也没有人讨厌他。最大的特征是肚皮很大,他的行为也是佯狂作态,疯疯颠颠的出语无定。住宿的地方是随处而安,就地便卧,看样子他决不会“犯卧高广大床”的佛戒的。 禅杖和布袋 他的随身法宝是一个禅杖和一个布袋。他的布袋可以称为百宝乾坤袋;凡是供身之具,全部财产家当,都贮在袋中。这里边究竞装了些什么,恐怕他自己也不清楚。到了街市聚落村庄里,见到人家吃东西,就伸手求乞,醯盐鱼菹之类的食物,不较荤素,他接到手中,先咬一口,再分一半放进宝袋之内。假使袋中之物多了,就招引小朋友们,找一块空地坐下来,把袋子倒下,让小孩子抢吃,他在旁看了呵呵的傻笑。因此一班小孩子都欢喜他,和他在一起玩。 示人吉凶与气候 有一次大雪天,他卧在雪里一夜,不但没有冻死,并且雪不沾身,因此人们对他都感到奇异起来。他向人家化缘,把化来的货品再售出去,将得到的钱去救济贫苦的人。总之,他自己不存分文的。 他示人吉凶很有灵验,天如果要下雨,他就穿上湿草鞋,在路上骤行,表示大雨快来似的。如果是遇到亢阳不雨,他就拖曳高齿的木屐,跑到桥上,竖膝而卧。日子久了,当地的农民都以他的行动为气象台,看他的举动就知道天气有什么变化。 布袋和尚的禅 有一次,有位禅师在他前面走,他就在他背上摸了一下。那位禅师回头看他时,他伸手说:“乞我一文钱。”禅师说:“道得出,给你一文钱。”他就放下布袋,叉手而立。 又一次白鹿和尚来问他:“如何是布袋?”他就放下布袋。白鹿和尚又问:“如何是布袋下事?”他就背起布袋而去。 还有一次保福和尚问他:“如何是佛法大意?”他放下布袋叉手。保福又问:“为何如此,更有向上事否?”他背起布袋而去。 又有一次他在街衢中站立不走。有一禅师来问他道:“和尚在这里作什么?”他说:“等一个人。”那个禅师又说:“来也来也!”他说:“汝不是这个人。”禅师又问:“如何是这个人?”他说:“乞我一文钱!”这都是他的禅境三昧。 布袋和尚随缘说法 和尚有一次北上途中,遇见宰牛的屠儿,为其说法道:“一切畜生是造业人的果报,你如今造业杀生,贫道无财,为其赎救活命,仁者当以因果可畏呀!”又为说偈道: “杀牛之从号罗刹,杀他自杀谁惊怕! 刀山斧斫暨鍪前,何劫何时得解脱?” 和尚有一次接受农夫的供养以后,为其说法开示道: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有一次布袋和尚,深夜独坐桥上,忽然有一宵小强人,探头窥看;而且对他有所图谋的举动,和尚朝他咧嘴一笑道:“我是穷和尚,没有银钱的呀!你也不要妄起贪心,要知道贪财夺利的人,无端造罪,要遭轮回之报。”并慨叹的说偈劝道: “由贪沦堕世波中,舍却贪嗔礼大雄; 直截凡情无所得,圆明寂照汝心中。” 一日和尚在街市闹区中看见那些攘往熙来的人群,无非是为名为利而忙,慨然的说偈道: “趣利求名空自忙,利名二字陷入坑; 疾须返照娘生面,一片灵心是觉皇。” 有一位福建籍的陈居士请问布袋和尚道: “和尚何姓何年所生?今年生腊几何?” 和尚答道: “你莫道我姓李,二月八日生,我这布袋与虚空齐年。” 居士又说: “和尚此去若有人问就进么对,不可堕他人是非!” 和尚以偈语答道: “是非憎爱世遍多,仔细思量奈我何? 宽却肚皮常忍辱,放开笑口暗消磨。 若逢知己须依分,从遇冤家也共和; 若能了此心头事,自然证得六波罗。” 陈居士问:“和尚有法号否?” 和尚以偈答道: “我有一布袋,虚空无罣碍, 打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 再问:“和尚的行李呢?” 和尚说偈答道: “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 青目睹人少,问路白云头。” 陈居士道:“弟子愚鲁,请求和尚开示,如何才能得见佛性?” 和尚答道: “这个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灵物; 纵横妙用可怜生,一切不如心真实。” 居士再问:“和尚此去,须止宿寺院中,可依俗舍而住?” 和尚答道: “我有三宝堂,里空无边相; 不高亦不低,无遮亦无障。 学者体不如,求者难得样; 智者解安排,千古无一匠; 四门四果生,十方尽供养。” 居士闻听开示后,合掌礼谢道: “惟愿和尚留此斋宿,聊表弟子一点敬意。” 当夜和尚书偈于其门曰: “吾有一躯佛,世人皆不识; 不塑亦不装,不雕亦不刻。 无一块泥土,无一点彩色; 工画画不成,贼偷偷不得。 体相本自然,清净常皎洁; 虽然是一躯,分身千百亿。” 摩诃居士 布袋和尚在浙江四明山时与蒋宗霸居士两人相处甚欢;出处饮食,时相往来。和尚教他念摩诃般若波罗蜜,以此为每天日课。勤念不休,当时的人都称他为摩诃居士。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