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菩提 ◎《怖魔经》说:「一切佛法如果离开慈悲,则为魔法。」 ◎经上说:「慈眼视众生。」慈悲的双眼也是理解的双眼,慈悲是从理解的源头涌流出来的甘甜的水。 ◎当别人灰心的时候,你鼓励他一句话,对方就有绝处逢生的感觉;当别人失望的时候,你赞美他一句话,他就会觉得人生可爱多了,这就是最好的奉献与关怀。 ◎没有条件和限制的爱心所产生的福德才是无量无边,这就是佛经上所说的「无缘大慈」与「同体大悲」。 ◎慈悲不只是对受苦者表达同理心或关怀,也不只是向他表达你心中的温情,或清楚地认知到他们的需要和痛苦;它也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决心,愿意付出一切,实际行动帮助他们减轻痛苦。 ◎随处散播你的爱心,就从对你的家人开始。 多一份关爱给你的孩子、你的另一半、你的邻居,让每个接近你的人都有如沐春风的感觉。给别人一个关爱的眼神,一个灿烂的笑容,一个温暖的拥抱,为上帝的仁慈做见证。 ◎慈爱与关怀的力量,足以改变世界。 ◎时常关怀众生,处处为别人着想就是慈悲心。 ◎人们往往为了私心,和为自己打算而失去信心。 真正的信心是要我们付出爱。另一方面,有了信心,我们才能付出爱;信心与爱是分不开的。(德蕾莎修女) ◎仁慈,是一种聋子听得见,傻瓜也能了解的语言。 ◎慈悲心的具体表现就是爱惜物命。 ◎我们经常认为自己是唯一受苦的人,而视对方为压迫自己的人。 当我们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痛苦与愤怒,其实与对方的痛苦、暴力并无分别时,你就会变得比较慈悲。 ◎真正慈悲不只是一种情绪反应,而是一种基于理性的奉献。 ◎慈悲的心像万灵丹,它能把不好的状况转变成好的状况。 ◎慈悲的本质温和,但也很有力。 ◎一个人若想获得最大的安乐,便一定要培养慈悲心。慈悲是指放下自我,完全地消除自我。 ◎不管信教或不信教,每个人都需要人的感情与慈悲,因为慈悲给我们内在力量,希望与心灵和平。 ◎慈悲驱使我们接近所有众生,包括我们所谓的敌人,虽然这些人困扰伤害我们。 ◎无论属于哪一种宗教,只要我们愿意身体力行,愿意真正地修行,所学习到的教导都具有转化内心的能力。 ◎不管面对什么样的环境或悲剧,我都修持慈悲,这给我内心力量与喜悦,让我感觉我的人生是有用的。 ◎不管他们欺负你什么,如果你想到所有人都跟你一样只要快乐,你就发现很容易对他们生起慈悲心。 ◎德蕾莎修女之死亡是人类的一大损失,她是人类发挥无边爱心、慈悲心与利他心的活榜样。 ◎当我们表现真挚的人情,当我们尊重他人并关怀他们的权利,我们才会得到真正的朋友。 ◎单纯与诚实的动机,在每个人类活动中都很重要。 ◎借着培养尊敬他人与关怀他人幸福之情,我们减少本身的自私心,它是所有问题的根源。并且加强慈爱之情,那是快乐的自然来源。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佛性,都具有能开悟、长养慈悲与智慧的能力。 ◎依据基本人性或自然律,感情与慈悲是快乐的关键。 ◎依据医学的理论,积极心态或内心平和慈爱,也有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我们须培养一种相互关怀的心,归属于人群的心,相互尊重的心,你愈是慈悲,你的心理愈是健康。 ◎既得人身,我们必须善护内心判断的力量。对智慧及内心力量最有收获的时刻,常常是最艰困的时期。 ◎爱怜、慈悲、耐心、宽容与宽恕,是寻找快乐的唯一途径,生气、骄傲、纵欲与贪婪,只会带给我们不快乐。 ◎慈悲就是让我们生命有意义的东西,它是让人快乐与愉悦的泉源。 ◎我们可以放弃每件事:宗教、意识及所有习得的智慧,但我们无法避免掉关爱与慈悲的需要。 ◎所有世上的任何欢欣,无不来自于希望他人快乐;而所有世上的痛苦,全都来自于希望自己快乐。真正快乐的基础,是不受环境扰乱的内心平和,这种平和只有在我们的行为,都基于关怀他人时,才可达到。 ◎当你害怕碰到别人的痛苦时,就成了怜悯;当你勇于面对别人的痛苦时,就成了慈悲。慈悲远比怜悯还要伟大和高贵。 ◎如果你持续观想慈悲,当你看到别人受苦时,你的第一个反应将不只是怜悯,而是深刻的慈悲。 ◎培养对众生的慈悲心,不管别人怎么对你,都要时时保持爱和慈悲。 ◎培养慈悲心就是要了解众生都是相同的,拥有相同的苦痛,尊敬受苦的人,并了解你与众生不可分割,也不优于一切众生。 ◎以慈悲滋润内心,怒火便会立即熄灭。 ◎所谓对人慈悲,并非允许别人对你或其他人使用暴力,而是要你做出有智慧的决定。 ◎把心完全打开,去感受无常强大的威力,就能生起无所不包和不惧的慈悲心。 ◎激起慈悲心的有效方法,就是把别人想成完全跟你一样。 ◎慈悲的力量没有边界。慈悲是最好的护卫,它也是一切治疗的源头。 ◎如果你的动机是慈悲,那么所有的行动都是为他人的利益。 ◎看看世界上无穷的苦难,不要浪费它所引起的爱与悲伤。 ◎当慈悲心涌现的那一剎那,要保持敏感,运用那一闪而过的慈悲,集中注意力,进入内心深处,观想它、发展它、强化它、深化它。 ◎当有人正在受苦,而你却不知如何帮助他时,你要勇敢地把自己放在他的位置去想,想象你正遭受同样的痛苦,而你要怎么渡过。这是解决我爱和我执,以及启发慈悲心最好的法门。 ◎一旦戒行清净,对他人就会有一种诚实和慈悲的感觉。 ◎怀抱着大慈悲祈求开悟,以利益一切众生,即是菩提心。菩提心是整个修行之路的泉源和根。 ◎众生,无论身在何处,都在受苦,把你的慈悲心,自然而无量地投注在他们身上。 ◎想要快乐,你需要心灵训练,你需要找回关心别人的慈悲心性。 ◎当我们想要伤害他人时,其实是在伤害自己;当我们带给别人快乐时,就是储备了自己未来的快乐。 ◎幸福之道,即是要培养慈悲心,以及所谓「菩提心」的利他德行。 ◎莎士比亚说:「我们祈祷上帝慈悲的事,自己也应该做些慈悲的事。」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