虔诚与慈悲

虔诚与慈悲 ◎虔诚与慈悲是两种非常强而有效益的工具。 由于这两者皆可启发我们的心性,因此它可助我们转化凡心,引领我们证悟究竟自性,是到达究竟了悟的两大有力工具。 ◎当我们行做善业时,

虔诚与慈悲

◎虔诚与慈悲是两种非常强而有效益的工具。 由于这两者皆可启发我们的心性,因此它可助我们转化凡心,引领我们证悟究竟自性,是到达究竟了悟的两大有力工具。

◎当我们行做善业时,真正的慈悲心便会增进对他人的福祉。 真正的慈悲心是一个将众生由各种痛苦中解脱出来的因,它是一种对一切无余众生无缘无别的关怀。

◎对一些大成就者而言,虔诚是诸多能直接与真理实相接上因缘的有力工具之一,它是一种加持的传导与媒介。

◎真正的慈悲会滋生出一种对他人的责任感—— 那种想主动去帮助他人克服困难的心愿,这不只是一时的情绪反应,而是一种理智的坚定承诺。

◎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出一种对人类更广大的而普遍的责任感。

◎痛苦乃源自于我们把自己的想法把持得太紧,执意以自己的方式而行的关系。

◎责怪别人是一种保护自己内心的方式,用它来保护自己软弱、暴露于外,而且脆弱的地方。

◎「慈悲」与「空」的培养仅是要我们用一颗开放的心去接受痛苦,并且不轻易逃避或屈服。

◎我们须成就空性的智慧,而我们是否能证入空性则完全要依一个条件,那就是菩提心的生起。

◎菩提心有两种,一是相对菩提心,另一则是究竟菩提心。 一、相对菩提心指的是慈悲观之生起的修行。例如,修心以及「自他相换」之法门的修行。 二、究竟菩提心指的是心性的了悟。当我们了悟自性时,深广的慈悲便会由此生起,也就是当我们了悟时,才有可能生起真正的慈悲。

◎菩提心非常重要。若无菩提心,我们便无法修习大乘和密乘道的法。

◎深广的慈悲来自于体会到一切众生都是佛,但由于无明而受到无间之苦。 所以我们学法、修行都是为了能带领众生至证觉之境。

◎不断地祈愿一切众生都能离苦得乐,在这种情形下,我们的身口意便能持续散发慈悲的情怀。

◎为了让一切众生都能在自性的光明和遍一切处中找到安详与自在,愿我生起慈、悲、喜、舍等四无量心,以及菩提证觉的心。

◎慈悲是智慧所自然放射出的一种光芒。 充满智慧的教法则能消除我们的痛苦,因为痛苦完全是来自于我们的心中。

◎没有什么情况可以打击我们。 每一种情境都可以培养我们不可摧毁的证悟能力;每一种环境都可以启发我们,帮助我们,让我们成长茁壮,这是菩萨的心念。

◎我们有许多诸佛菩萨伴随,我们一路走来并非孤独,慈悲之源一直不曾离开过我们。

◎做为一个佛教徒,我们相信我们不应该做任何伤害他人的事,因此,我们要常常提醒自己,以身作则。

◎当我感到快乐时,我希望一切尽无余的众生也都能像我一样拥有快乐。 若能如此祈愿的话,那么快乐便会成为一种修行和累积功德的机缘。

◎当我感到痛苦时,愿我能承担一切尽无余众生的痛苦。 如此痛苦也能成为我们一种净业除障的机缘,而让我们更加深入菩萨行。

◎倘若我们能把一切众生都当做家人般平等视之的话,那么我们便能以同样的方式为众生服务。

◎修行就是要消除对自我、对修行的过程、对其可能产生之结果的执着。 藉由修行我们才懂得如何过着一种无执、无着的生活

◎「无我」所指的就是对自己不要有先入为主、固持不变的期待或希望。

◎修行也要三轮体空的意思,就是不执有修者、不执有修行、也不执有修行的标的或成果。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