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如何做一个真正如法的好人(第四集)(2)

所以我常在讲课当中会遇到一些员工,他们听完这一段,私底下都会跟我说,他们的老板每一次上班都是第一个到,所以员工都没有迟到的现象。诸位同修,这位老板有没有每天催著员工要守时?没有。但是由於他有身教,自

  所以我常在讲课当中会遇到一些员工,他们听完这一段,私底下都会跟我说,他们的老板每一次上班都是第一个到,所以员工都没有迟到的现象。诸位同修,这位老板有没有每天催著员工要守时?没有。但是由於他有身教,自己先做到,所以整个员工就被感动了,自然而然就提起他们的德行,自然而然就不会迟到。

  昨天邵老师在讲课当中讲了一段话,这也是《论语》里面的教诲,叫「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的身,我们的行为,都先做到了,你不要求很多的规矩,你的孩子也好,或者你的下属,他们很欢喜的跟著你一起做。但是假如我们自己都没有做到,定了一大堆规矩,你的孩子在你面前勉强做到,你一不在了,他马上阳奉阴违,就不知道要搞出什么名堂出来,所以我们当领导者确确实实以身作则是最重要的。

  所以我们在海口推展中国文化,就带动孩子先开始学《弟子规》。有一位老师姓王,王老师一开始推动,怎么做?他每天七点到学校,基本上都是最早到他班上去,一到班上,他自己就把这个经典拿起来读。他的学生陆续进来,一进门看到老师就在读经了,请问孩子会做什么动作?马上就坐下来,所以整个学校的风气、班级的风气非常好。所以确确实实一个领导人能正,底下的部属也好,学生也好,自然而然就起来效法。我们有另外一位老师听了课之后,他心里面就起了一个想法,他说太好了,我有这一本《弟子规》就可以好好教训我的学生,他就起了这个念头。所以回去之后,他把《弟子规》背得很熟,看哪一个小朋友做错哪一件事,他那一句经文马上就出来了,「事勿忙,忙多错」,「置冠服,有定位」,你怎么都做不好!学生看到他都很害怕,因为他每天拿著《弟子规》要去教训他的学生。结果推了一个多月,他的感受叫做疲於奔命,每天好像警察一样,累得半死。

  后来刚好有一个机会,我们坐下来一起吃饭,在聊天过程,我们特别强调推展读经的成败,在老师自己有没有以身作则。他一听之后,大梦初醒,突然觉得他的下手之处错了,回去之后,心态就调整起来,自己先一条一条做到。刚好有一天,他就自己把桌子整理好,就拿起抹布擦桌子,他教的是三年级的小朋友,两、三个小朋友看他擦桌子,就一起跟著老师擦起来,其他的同学看到这些同学都在擦,全班就开始擦桌子,他说他那时候终於体会圣人讲的话真实不虚,眼泪都快掉下来了。结果那一周的礼拜五刚好带全班出去旅游,到了一个公园,他走在路上很自然就把一个纸屑捡起来,当他把这个纸屑捡了一、两张之后,回头一看,看到几十个学生都在捡纸屑,结果捡到这些孩子跑过来把他手上的纸屑抢过去,他说「老师,你是长辈,我们来就好了」。所以确实人的心念一转,一个领导人的态度一转,绝对是上行下效。

  所以孔夫子在《论语》里面有一段话非常有道理,夫子说「君子之德,风」,这个君子就是指领导人,君子的德行就好像风一样;「小人之德,草」,这个小人指的就是一般的平民。当君子的德行就像风一样吹过来的时候,所有的草都会怎么样?很自然的就会垂下腰来接受德风的教化。所以当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领导人的时候,我们就要时时刻刻反省自己是不是我做得哪里不好?所以我的团体、我的组织才会带不好,这个是我们对君的一个态度,我们为人领导人的态度。在这个故事当中,我们也提到了感应确确实实是真实不虚。

  在元朝有一位孝子叫李忠,那个时候刚好发生大地震,结果这个震央把他们整个乡镇所有的房屋都震倒,震到他们家门口的时候,这个震央分成两条,然后经过他们家之后,在他们家的后门又合成一条继续往后震,这个在史书上都有记载。所以确确实实「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人真有德行,绝对能够化险为夷,这是在元朝时候的故事。

  所以诸位同修,一个人的人生是不可能完全的一帆风顺,而当一些挫折、一些厄难来临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把握化险为夷?这个我们自己就要时时刻刻问自己,我们的德行,我们的善行,是否能够让自己化险为夷?是否能够让我们子孙的灾难化险为夷?这个就很重要。是否能够真正把《易经》里面的教诲落实?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我们这一次在上海演讲,当我讲到这一段的时候,有一个大男生差不多三十岁左右,听了很感动,然后他要回家以前就说一定要见我一面,就跟我聊了一段。他说他的人生非常多的错误,其中有一次是拿著刀要去砍人,结果被他父亲的朋友看到了,他父亲的朋友说,这么好的人不能让他的孩子出错,所以是他父亲的朋友硬是把他拉回来。我说他父亲的朋友还真有勇气,那个刀假如不小心把他划到了怎么办?所以当他听到我们圣贤这个教诲,他就说我能够现在不误入歧途,我现在还能够活著,确实就是因为我父亲给我的庇荫,他讲到这一段话的时候,眼泪都掉下来了。他说,我父亲已经不在了,没有机会奉养我的父亲了。所以两件事不能等,一件事是行孝,一件事是行善,行善也不能等。所以我们要对真理有信心,对感应有信心。感应来自哪里?来自我们真实的德行。

  我们在澳洲每一个礼拜都做三时系念,每一次做完三时系念,天地鬼神很慈悲,他们都说,你们都这么努力了,我们飘一点雨,每一次做完法会都下雨,但是都下不久,就下一下给我们随喜功德。因为我们那时候在做的时候,刚好是澳洲的百年干旱,最严重的一个干旱,所以我们也希望多下点雨,但是功夫不够,结果只要老和尚从国外回到澳洲,马上连下好几天大雨。这里好像有一些同修那时候也是去过澳洲,我讲的话你们绝对可以印证。所以我们从这一个点上要了解,为什么我们的家人没有感动?为什么我们的学生没有感动?不是他们的问题,是我们自己「德未修,感未至」,道德还没修好,所以感应不起来。所以圣贤人告诉我们「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任何事情没有办法成就,头一个就要先检讨自己,相信我们有这个态度的时候,一定可以把家带好、把团体带好。

  我们接下来看一下「臣子」,被领导人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他的领导者,面对他的工作,面对他的本分,所以我们说,臣就要忠,忠於本分,忠於他的领导人,也忠於他的工作。我曾经看过很多,老板只要一、两个月的工资发不出来,所有这些下属马上就把工厂围起来不让他干了,而且我的观察,很多都是已经二、三十年的老工厂,就因为一时资金调度不过来,发不出去了。我们要思考一下,这些下属把公司都围起来之后,请问谁得利益了?没有人得利。我们现在人跟人之间最大的问题就在什么?意气用事,都不是理智应事,都不是拿起理智来解决问题,都是自己喜欢怎么样就怎么干,不计后果。结果往往围起来之后,这家公司怎么样?损失惨重,甚至於就维持不下去。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