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时佛经串讲20--华严经解分12十行品之二(7)

这个法印,佛经中也称为法本,也就是说他是佛法道理的根本,佛所说的一切法理,都是以此为基础建造起来的。为什么又称为法印呢?是因为这三法印所说的内容,就是佛所说的真实道理,我们要衡量某种说法是不是符合佛


这个法印,佛经中也称为法本,也就是说他是佛法道理的根本,佛所说的一切法理,都是以此为基础建造起来的。为什么又称为法印呢?是因为这三法印所说的内容,就是佛所说的真实道理,我们要衡量某种说法是不是符合佛法,就用这三个法印来作印证。符合这个三法印说法的,就可以判定他合乎佛法;不符合这个三法印说法的,就可以判定他不合乎佛法。就象我们所用的印章一样,我的这个印章印在纸上,是我的这个印章所印的字,才和我的印章相吻合,不是我的这个印章所印的字,就不能和我的这个印章相吻合。依于这种意义而作引伸,我们的信仰和修行,凡是合于这种真理的,才是真正的信仰佛法,才是正确的修行佛法;如果不合于这种真理,就不能算是真正的信仰佛法,不能算是正确的修行佛法。

佛法的根本教理,总括来说,依于唯一自性真心清净无相,由此一心无相开阐二种有法,分为有为法和无为法两种。有为法是说明生灭法的,他是针对生死幻相而言的;无为法是说明涅磐法的,他是针对真如实相而言的。这个有为法,包括诸行无常和诸法无我这两个法印;这个无为法,就是指的涅磐寂静这个法印。

现在来谈谈三法印中的诸行无常。什么叫做诸行呢?这个诸行,是指一切三世迁流不已的有为法。诸行无常的意义,就是指这一切三世迁流不已的有为法,都没有常恒不变的实在性质。这个诸行无常,可以从三世迁流和因缘所起两种道理来作说明:(一)三世迁流不住,所以无常;(二)诸法因缘生,所以无常。

先说三世迁流法是无常的意义。过去,现在,未来叫做三世。所谓三世迁流,就是一切有为法,在过去现在未来这三世当中,作不停不息的运行变化状态。一切法,在时间上,是刹那不住,念念生灭,现在的即生即灭,过去的已灭,未来的未生,故说三世迁流是相续变化,是无常的。当我们观察过去的时候,过去已灭已一去不返;当我们观察未来的时候,未来还未生还没有到来;当我们观察现在的时候,现在却在我们的眼皮底下溜走而成为过去。在佛法中,表明时间上最短的名相,叫做刹那,或者叫做一念。这个刹那,是指很短很短的一个时间。刹那生灭,就是指在很短很短的时间内发生的生灭现象。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就象我们的眼睛,如果快速地把它不停张开闭合,就看见前面的景象也跟着一闪一闪的生灭不停。一般的凡夫众生,内而对于自己的身心,外而对于山河大地等器世界,由于自心错觉的影响,总有一种常恒实在的感觉。而在实际的相状上,却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就拿我们的这个血肉身体来说,存在着生老病死,我们这个身体最后的一个共同结果,那就是死亡。当我们活着的时候,总认为这个身体是常恒实在的。而如果认为这个身体是实在的,那么他就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衰老的现象。可是我们这个身体,却会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经过壮年之后,再步入老年,产生衰老病相,直至走向死亡。所以这个身体,生住异灭循环不已,其实并不存在常恒不变的因素。佛法中说世界有成住坏空四个生成坏灭的过程,虽然在我们的眼见当中,不能看见这整个的过程,但是这个成坏的过程,却是实际存在着的,只不过由于他的演变时间过于漫长,我们没有亲眼知见的能力而已。

再来说说因缘所生法是无常的意义。一切有为法,都是因缘所生的。一切诸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因缘离散则消灭,所以因缘法是生灭法,以有生即有变,有变即有灭,前灭后生的交替,可知因缘所生法是无常的。发起如是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因缘不断地发生变化,所以由因缘和合所生之法,也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所以这种因缘所生之法,没有一个确定常恒的自我体相存在。如果我们把某一个特定的对象当成我当作因,那么其他一切与我相对的所有非我对象,称为我所对境,这个我所对境就是缘,我就是内因,我所对境就是外缘。整个法界中的一切诸法,都是相互联系着的,我这个内因之法,与我所对境这些外缘之法,是彼此相联内外相通的。外缘诸法总是在作无常的变动,引起内因之法也随之作无常的变动,所以由变动无常的内因外缘互相和合所生之果法,必然也是变动无常的。从时间上来说,因果是不同时的,因总是在前,果总是在后,我们说果是从因中产生出来的,就意味着因已经成为过去,因既然是无常的,由因所引起的果也必然是无常的。但是这种因果之间的无常性,并不能否认因果相续。就象电影中所显现的画面一样,前面显这样后面又显那样,虽然屏幕上的电影画面不一样,前面的镜头是显现的红花,后面的镜头显现的是绿叶,但是前头的画面和后头的画面是连续生起来的,前前后后的画面有连续不断的特点。这种因果相续的关系,就象流水一样,前前后后是连续而不间断的。因果缘起法是连续的,所以非断;因果缘起法是变化的,所以非常;因果缘起法是连续性和变化性的统一,所以说是非断非常。

诸行无常中所说的无常,他的相状是有粗有细的。在时间上表现得比较长一点的,就是无常变化的粗相;在时间上表现得很短暂的,就是无常变化的细相。无常变化的粗相,体现在较长时间中的一期生灭上;无常变化的细相,体现在很短时间中的一念生灭上。比如我们这个身体,一般来说要活几十年,这个存在几十年的生命过程,从出生到老死,就是一期生灭,这个一期生灭的过程比较长一点,可以认为就是无常的粗相变化过程。生物界有一种众生叫蜉蝣,由于它的生命很短,一般只活几小时至数天,所以用“朝生暮死”来形容它的短暂生命。萤火虫发的光,总是一闪一闪的,刚刚发出来就马上灭去了,这个变化过程也是很短暂的。这两个例子就是无常变化的细相方面的例子。对于迷界的众生来说,观见宏观世界里的事物,他们的无常变化是粗相的,我们的肉眼有能力看见;对于微观世界里的事物,他们的无常变化很细小,速度也快得很,超出了我们肉眼的识别功能,所以看不见他们,虽然我们的肉眼看不见,但是这种细微的无常变化的确是存在的。这个道理就象粗波浪和细波浪一样,无常变化的粗大波浪,我们的肉眼能够看见;无常变化的细微波浪,虽然他们存在着,但是由于我们的肉眼功能有限,所以把他们识别不出来。一个身体的生老病死过程,从始至终从生到死,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完成,这个总的过程,称为一期生灭。这个身体,虽然我们的眼睛,看不见他刹那刹那念念变化的过程,但是这个“念念迁谢,新新不住”的无常变化,却是实际存在着的。一切诸法的变化,先是量变,量变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发生了质变。生意味着死,生趋向于死,器物从成立的那一刹那开始,就一步一步地向着变坏破灭的方向前进;人体从出生的那一刹那开始,就一步一步地向着衰老死亡前进,因此,佛法说诸法是刹那生灭、念念生灭的。如果没有刹那刹那的细相生灭,就不会演变到完成一个生命周期的细粗生灭,一期的粗相生灭,是从念念不住的细相生灭的不断积累,所最终引起和造成的结果。一切诸法的生住异灭的有为相,如果从一期生灭的粗相变化过程上来说,似乎可以在一段较长的时间上去安立,但是假如从刹那生灭的细相变化上来说,诸法是即生即灭、即有即空的,根本就没有一刹那的停住!一般的凡人,能够观见和明白粗相的一期无常,但是对于细相的刹那无常,只有经过观修以后,才有可能见到这种刹那变化的法相,从而更加深刻的体会刹那不住的道理。也唯有真正领悟了念念生灭刹那不住的道理,才算是真正明解了“诸行无常”的真实意义。(这一段话的后面部分,主要采用续明法师《学佛通论》中的说法。)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