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里有不少经咒对于开发智力增强记忆效果神奇,很多人对此不太了解甚至怀有偏见,实在是资源的极大浪费。《陋室铭》里不也有“阅金经”之说吗?看到有的孩子死活成绩提高不上去,我偶尔会介绍他们诵读下《心经》或者是《金刚经》,希望能够借助经典的力量解决点问题,即使效果不明显,当做文化多了解一点也不至于是什么坏事。有了地藏七的打七活动,聪明利根的问题更方便解决了。侄子2009年暑假打了一个七,尽管是敷衍应付,打七后还是说心静了不少,学习容易专心,现在酝酿着2010年暑假再打上一两个地藏七。 佛教经咒是帮助学习提高成绩的“超强武器”,但也不能代替排斥其他的内容。传统的儒释道医等,各有作用,不可偏废。南怀瑾先生说儒家是粮食店,道家是医药店,佛家是综合商场,应有尽有,比喻比较形象。基督文化中关于孩子教育的内容有些也很有特色。看完袁大同先生《教育中国孩子的六要素》演讲碟片后,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一改对于基督文化的成见。后来还在琢磨,早先遇到的要是袁先生,会不会被其影响成为基督教徒?同时也不免感叹,能把佛法精神和教育问题结合得好的创新性实践,鲜有见到,如果能有个学习版的《孙悟空是个好员工》多好啊! 素质教育:不是点缀而是必须 这里的素质教育可能和专业的素质教育内涵不同,这里的素质教育主要是以个人兴趣为导向而不是以分数为导向。我个人比较贪玩,所以也希望侄子侄女也略微会玩一点,不要只会傻傻地读书。现在社会学生的压力很大,遇到了挫折想不开时,如果得不到合适的疏导,可能会走上自杀的道路。如果学生没有兴趣爱好,做此疏导工作并不轻松,如果有醉心的东西,容易移情疏导。此外通过兴趣爱好更利于培养孩子的优秀品质。 侄子小的时候教他下象棋,这有利于他的智力开发和记忆力训练。小家伙玩起来很用心,棋艺进步很快,在同龄人中找不到对手,可以尝试着和大人对阵(我们当地整体的棋艺较低而已)。四五年级的时候他房东棋下得不错,课余时间他就去观战,一看就是几个小时,夜里睡觉了还在那里瞎琢磨。这些虽然对学习成绩影响不小,但提高了做事的专注力。盲棋对锻炼和提高记忆力效果很好,东方电脑柳大华曾经创下盲棋1对19人的记录,也试着让他下过盲棋。此外,教他学打乒乓球锻炼身体,他也是玩得特别带劲,水平据说还不错,在高中班里自诩乒乓球水平第一。乒乓球给他增加了不少的信心——有段时间尽管成绩差,但他总有超过别人的地方。这两个活动是他主动选择而深爱的,其他的像练书法和弹电子琴等,建议后他没有兴趣,也就作罢,毕竟孩子是独立的个体! “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 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故《诗》之失,愚;《书》之失,诬;《乐》之失,奢;《易》之失,贼;《礼》之失,烦;《春秋》之失,乱。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疏通知远而不诬,则深于《书》者也。广博易良而不奢,则深于《乐》者也。洁静精微而不贼,则深于《易》者也。恭俭庄敬而不烦,则深于《礼》者也。属辞比事而不乱,则深于《春秋》者也。”《礼记*经解》中提出的教育内容与原则,有大智慧,对于发展所谓的素质教育有很好的启示。西方培根的《论读书》,也精彩地告诉人们如何去实现全面发展。 人活着不只是为了读书考试,小学阶段对他们的学业没有什么要求,只要他们过得开心充实就行了,有时候很放纵他们玩耍。西方有句谚语“Work hard to play”,意思是说拼命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玩。希望离苦得乐,这是一切众生的佛性。寒假期间,侄子喜欢玩扑克,也比较由着他的性子,往往和他一起玩,顺便告诉他怎么出牌会更好。男孩子比较贪玩,自制力较差,有时候还要适当监督一下。侄子初一时打乒乓球上瘾,无心上课,结果学习上亮了红灯,差一点彻底滑了下去。这是侄子后来告诉了我的。 读书的目的是使人生过得更加幸福有意义;人生的目的不全是读书。一些家长没有从人生整体的角度看待读书,过分夸大了学习成绩的重要性,往往以闹剧甚至悲剧收场。幸福的人生,传统的标准是五福临门:富贵,钱财富足、地位尊贵;好德,宽厚宁静、生性仁善;长寿,福寿绵长、命不夭折;康宁,身体健康、心灵安宁;善终,善能久远、有始有终,身无疾病、寿终正寝。这些标准的内涵远远比现在的智商、财商、情商、体商等概念丰富。从短期行为看,学习成绩对孩子重要;从人生的整体看,注重素质,全面发展,及早种好五福临门的因才是最为重要的。 双向互动:言传身教与以子为师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好一个孩子,需要多方面的因素。既需要社会环境和学校教育,也需要家庭环境。孩子一定意义上是家长的映射: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影响巨大。蔡笑晚《我的事业是父亲》生动地记述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影响。他的六个孩子个个长大成才,功名赫赫。人大附中著名特级教师王金战先生在《中国英才家庭造——王金战英才教育传奇(附光盘)》也探讨了家庭教育和孩子成长的关系。这些成功的经验与案例,有兴趣的家长不妨借鉴学习一下。 孩子教育出了问题的家长,最好先从检验自身做起。有本劝善书《说与苍生作证明》用具体事例说明了父母行善或作恶与子女的关系。“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及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善恶报应生活中处处有应验。一个亲戚家里开了个小赌场,看起来挣了点蝇头小利,可两个儿子都很能折腾,大儿子出了点事拿钱消灾花去几万元,实在是“因小果大”“因小失大”。另一位亲戚抱怨孩子上学不行,我们告诉他说:你有时间少在外面赌博乱混,在家里多陪陪孩子学习看看。“没有谁能像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成整个陆地……”看地藏七打七日记,有一些家长打七后自己变了家庭和孩子也跟着变化。“君子求诸己”,孩子有问题的家长不妨从改变自己开始。 教育孩子不是单向的付出行为,还有很多的收获。因为辅导侄子侄女等,自己学了不少东西。逼着他们背诵经典,自己对传统文化也熟悉了很多。给他们买的书,有时候需要先翻一翻看看,无形中增长了不少知识。他们在学习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有时候会逼着去想点办法应付。他们不经意提出的问题,往往给我们很大的震动。回过头来看看,多年来的辅导,自己充实了很多。不知道我在辅导他们还是他们在辅导我。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