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捷有两份勤工俭学的工作。她每周4次到学生活动中心值班,每次两个半小时;每天为宿舍楼送报纸,将90份文汇报一一送到每间寝室。照顾妈妈、勤工俭学占去了张捷大量时间,她便抓紧点滴时间学习。现在,她的成绩在全年级260名同学中排在10名左右,还获得了第一学年的一等奖学金。张捷也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运动会、农村支教等等都少不了她。去年,张捷又担任了特奥会上海国际邀请赛的志愿者。去年,张捷被评为“感动阳泉十大人物”、阳泉市“三八”红旗手。今年初,张捷又被上海电力学院评为“可爱电院人”。 张捷的心里充满着爱的力量,不仅对妈妈,对于自己生活的这个世界也饱含着感恩的心。她一直记得以前就读的刘家垴小学一直帮助她们,光是妈妈坐的轮椅就捐助了两辆。妈妈说,张捷从小没有穿过新衣服,母女俩这些年来一直都是穿别人捐赠的衣服。有时候别人捐来新衣服,张捷会主动把新衣服再捐给更需要帮助的人。 张捷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我的家庭虽然特别困难,但我从小生长在咱阳泉煤矿山充满浓浓挚爱的大家庭里,从小学、初中、高中至今,各级政府和社区领导、老师同学多次为我捐款、捐物,助我升学,并给了我吃苦耐劳、百折不屈、顽强生存的勇气。这恩重如山的厚爱,这无比巨大的温暖的亲情深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永远激励着我长大并做个好人,做个乐于奉献、对社会有用的人……”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女大学生张捷用自己的拳拳孝心,给了妈妈一个明媚的春天。
2009年6月21日,记者去临沂师范学院采访孙莎莎时,费了不少的口舌。她的辅导员董勤岭说,自从小孙被公布为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之后,这些天,不少媒体记者来采访。"快要期末考试了,你们记者的采访资料就不能通用吗?"他替学生挡驾。
正在临沂师范学院物理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08级本科班学习的孙莎莎,目前与母亲租住在学校附近的一幢居民楼内。房屋满打满算有七八平方米,小孙每天课后都会回到身患严重风湿性关节炎的母亲身边。 小孙说,自己没做什么特别的事,没想到引来这么多的关注,对自己得到的荣誉感到有些不踏实。进入大一后,小孙各科成绩名列前茅。平时担任班里的生活委员,对学校组织的各项课外活动也很热心。课后,她便回到这个小房,这里有母亲,就是自己的家。 据了解,早在小孙8岁时,母亲就患重病,父亲弃家而去。此后,小孙和母亲相依为命,小小年纪就独自挑起家庭重担。念高中后,为能照顾生活无法自理的母亲,她决定带母上学。2008年,孙莎莎考入临沂师范学院,时年18岁的她再次决定,带着妈妈去求学。
十多年来,为照顾母亲,孙莎莎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辛苦。由于没什么经济来源,平时娘儿俩吃得最多的,是别人扔掉的菜叶。一到冬天,家里冷得像冰窟,母亲病情加重,整夜无法入睡,小孙就把母亲的脚放到怀里暖和,一边按摩一边陪着她说话。在女儿的呵护下,母亲身体大为好转。 2005年6月,小孙以优异的成绩被当地名校即墨一中提前录取。学校离家30多里路,母亲一个人在家不能自理。她把家中的房子租出去,在学校附近租间房子,一边上学一边照顾母亲。 高中三年,小孙每天清晨5点起床做饭,照顾母亲穿衣、洗漱、吃饭之后,直奔学校。有时候,她利用课间操时间回家做馒头。晚自习后通常已经接近晚上10点,小孙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拿出一两个小时,帮母亲按摩疼痛的关节,等母亲睡下后再学习。逢寒暑假,她便起早贪黑地打工,赚取学费和生活费。“真正的强者,不是流泪的人,而是含泪奔跑的人!”在日记本中,小孙给自己打气。 小孙的辅导员董勤岭回忆,2008年9月小孙入校时,她的“娘家”——即墨市市委宣传部的工作人员开车亲自送她到校。因为此前她曾被评为“感动即墨”2008年度十大新闻人物,以及被青岛市文明委授予“青岛市文明市民”称号,小孙曾收到一些爱心捐款,入校时比较顺利。入校后,临沂师范学院几次补贴了小孙一些费用。她把这些关爱一一铭记,期待日后回报。 面对媒体,孙莎莎始终话不多,除了微笑和简单的对话,再无更多的言语。她认为:我只是做了一名女儿应该做的事情,为什么会感动别人,引来这么多媒体的关注,还被列为全国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 看着女儿每天劳累的样子,孙莎莎的母亲没少偷偷地流泪:“我亏欠孩子的太多太多了……”但母亲的歉疚,对小孙来说却是多余。母亲、孝道,是小孙生命中永远不能绕过去的两座高山。
故事六【安徽女孩带着盲母上大学 要给妈妈做一辈子眼睛】 “母亲把我养大,我就是她的眼睛,再苦再难我也不会放弃她!”和双目失明的母亲相依为命18年,安徽18岁小姑娘吕达带着母亲一起上大学。《带着盲母上南师大》一组图片新闻引起读者极大的反响。南京师范大学减免她7000元学杂费,而团省委领导读到这个故事后,立刻决定捐助吕达4000元钱。昨天(7日)下午,记者赶赴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走近这个孝顺、坚强的女孩。
1.贫困:沿街乞讨度过童年 额前齐刘海,清爽的短发,眼前的吕达有一张比同龄人更稚嫩的娃娃脸。这样一个小巧可爱的女孩却已经当了12年的一家之主。从安徽到南京,娘俩的行装是一个“蛇皮袋”。在吕达的宿舍,记者一眼看到那个蓝色的包裹。两床破棉被,一些旧衣物,一个电饭锅,吕达说,这是她们所有的家当。 吕达降生在安徽太湖县一个不幸的家庭,父亲在她8个月大时离家出走,母亲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导致视网膜脱落双目失明。由于失去劳动能力,母亲吕雪勤只得带着女儿走街串巷乞讨。小小年纪的吕达,跟着不见光明的妈妈,尝遍了人间冷暖。吕达说:“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没有住所,晚上我和妈妈就睡在屋檐下,夏天被蚊虫叮咬,冬天被寒风鞭打。”吕达7岁时,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一个月280元的低保金让母女俩的生活有了些许改善。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