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则孝」当中提到「事虽小,勿擅为」,所以这也是对人的恭敬。事虽小,勿擅为,今天我们做的很多事造成自己的危险,不能做,这就是对自己恭敬。因为我们的身体一危险就是对父母不恭敬,这个身体是父母延续下来,我们应该尊重自己的身体,所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除了不能伤害自己的身体之外,也不能做出伤害别人身体的事。因为你伤害别人就是不尊敬他,甚至於是不尊敬他的父母亲友。因为当他身体受损,就有一堆人会很伤心,你这样对这么多人就不恭敬,也没有交代。 有一个孩子跟他的同学开玩笑,同学正准备坐下的时候,他就把椅子移开,这个动作大不大?这么小的动作,但是这攸关安全问题。这么一拿开他的同学坐下去,脊椎直接著地,所以终身瘫痪。这一个报导我还放在我的资料夹里面,因为人生你不够谨慎、不够恭敬,都有可能会造成一个人或一个家,甚至於一个国无法弥补的遗憾。所以这个家庭你看就毁掉了,他要终身瘫痪。有比他更痛苦的就是他的父母,看著他每天要在那里流眼泪,还要帮他擦背,还要付庞大的医疗费。所以我们藉由这个机会引导孩子,用一个同理心去体谅别人,所以你伤害一个人就等於让几十个人痛。 所以我就问小朋友,你的身旁周遭有多少人关心你?他们说差不多五十个。我记得有一次因为好像是今年的元宵节花灯太挤。《弟子规》说「斗闹场,绝勿近」,都已经挤成这个样子了,外面的人还拼命往里挤。结果失控了,很多人就活活被踩死,好像踩死了几十个人。我就跟小朋友说:这一件事几十个人还要再乘以五十,代表有上千个人因为这一件事怎么样?非常难过伤心。而且这几十个人很多是刚好大学毕业,父母几十年的心血统统白费了,国家几十年的栽培也白费掉了。所以只要会危及到他人健康的事,事虽小勿擅为,这是时时提起对人的恭敬。 「物虽小,勿私藏」。小孩子有时候还分辨不出来这个东西都是有主人的,他一看到喜欢就就拿,我们就会告诉他,你假如拿了别人东西,让人家对你失去信任,以后还有没有人要借你东西?还有没有人要跟你做朋友?有时候在讲道理最好的方法就是讲故事,因为孩子他的思考还没有办法很抽象,故事比较具体让他去感受。我们就会跟孩子讲,有一个孩子因为有一次偷了人家东西,所以所有的人就给他贴了一个标签,给他盖一个章「小偷」。有一次他到同学家去玩,结果同学家的钱不见了,诸位小朋友,同学会想到谁?说是他偷的,隔天就当著所有的同学说:我们家的钱,你给我还回来。他是百口莫辩。而这一个朋友这一辈子都记住,他被人家误会,被人家侮辱。 所以绝对「凡取与,贵分晓」,谁的东西绝对不能给人家私自拿来用,那我接著也会跟小朋友说,公物也不能拿。我会问他们说:学校里面这一张桌子是谁的?诸位朋友是谁的?小孩会说:校长买的。那我们接著引导孩子去思考,所以其实很多常识都在生活当中,您可以遇到机会就好好引导。那校长买的,那这个钱是谁给校长的?他们会说:那是政府给校长的。那政府的钱又从哪里来的?这个他们就不一定会答得出来,我们说就是你爸爸妈妈纳税出来的。因为整个社会是互助的团体,我们享受整个国家这么多的建设,这么多的福利,所以每一个人都有责任要一起为这个国家社会付出,所以就要纳税。那纳税的人有多少?他们说有十三亿,或者说有十几亿。我说没这么多,你们有纳税吗?说有纳税的是已经有赚钱的才是纳税人,所以我们保守估计纳税的人有四亿人,所以这一张桌子是谁的?四亿人的。你拿了公物你欠多少人?四亿人。我跟小朋友说你欠四亿人,做牛做马你都还不完,所以任何公物绝对不能拿,纵使只是一支笔,一张纸,你都要公私分明。所以这也是对他们从小对公物的一种恭敬之心,有恭敬心才能够廉洁有守。 「亲所好,力为具」,时时想著要做好让父母欢喜,这也是对父母的恭敬。「亲所恶,谨为去」,父母不欢喜我们所养成的一些坏习惯,我们赶快把它改掉。虽然是对父母恭敬,事实上也是对自己的恭敬。「身有伤,贻亲忧」,所以对自己的身体要恭敬。「德有伤,贻亲羞」,所以我们的道德行为有不妥之处,都可能让父母蒙羞。对父母恭敬,绝对不能做出让父母蒙羞之事。这都是对父母落实恭敬,就不是高谈阔论,要落到实处来。 对父母的恭敬不只是对我们好的时候恭敬,当父母对我们发脾气的时候,这一分恭敬心也要提得起来。所以古代的人说「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所以大舜的父母对他再不好,他都没有放在心上,他只想到自己应该尽的本分,还是全心全意孝顺父母。由於这一分至诚的恭敬,才让他的父母回心转意。 在孔子的学生当中有一个贤者叫做闵子骞,他的德行非常好,闵子骞。在孔门四科当中,他是德行最好的学生之一,他的母亲比较早过世,所以他的父亲又娶了一个继母。因为继母后来又生了两个弟弟,所以对他就比较刻薄,对他两个弟弟比较照顾。有一年冬天他的母亲用芦花帮他做棉衣,用真正的棉花帮他两个弟弟做衣服,结果刚好他帮他父亲驾车,因为芦花不保暖,看起来又很蓬,还以为很保暖。所以一边驾车冷风飕飕的吹过来,他就发抖,他父亲看了就觉得衣服都穿这么多了还发抖,是不是你有意侮辱你的继母?所以就很生气,拿鞭子抽闵子骞,结果这一鞭鞭下去衣服破了,芦花飞了出来。父亲一看非常生气,就觉得继母在虐待我这个儿子,所以马上气冲冲的就回家,一进家门打算把他的继母休掉,这个时候很生气! 闵子骞看到这个情况,不只没有幸灾乐祸,马上只提起了一个对继母的恭敬,他就跪下去说:父亲,你不要赶走继母,因为「母在一子寒」,母亲在,只有我一个人寒冷,母亲走了,我们三个兄弟都要寒冷挨饿。所以一个人在这么危急之下没想到自己,想到谁?想到继母,想到兄弟,甚至於想到自己的父亲。父亲假如在盛怒之下做了这些决定,他事后也会后悔,所以这叫真实的德行,念念想著成就别人。所以也由於这一分恭敬,这一分孝心,他的继母觉得很惭愧,一个孩子都会念念为我想,我居然没有这个雅量好好的去照顾这个孩子。所以由於闵子骞的这一分恭敬孝心,扭转了一个家庭的命运。所以还是要用德来感化他人。「亲憎我,孝方贤」,当亲友对我们恶劣的时候,你还能够保持你对他们的关怀,这就是恭敬真正做到了。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