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改过积善 儿子神奇转变!【家长 学生必看!】(4)

更让人欣喜的是,儿子懂得了用行动去感恩关爱他的长辈。这次获奖后,他便用学校颁发的奖金请数学老师吃饭。老师心中充满了欢喜,打来电话高兴地赞叹这个孩子现在真懂事。 记得刚上高中时那个教师节,儿子不初中老师

  更让人欣喜的是,儿子懂得了用行动去感恩关爱他的长辈。这次获奖后,他便用学校颁发的奖金请数学老师吃饭。老师心中充满了欢喜,打来电话高兴地赞叹这个孩子现在真懂事。

  记得刚上高中时那个教师节,儿子不初中老师的恩德,特地去看望感恩老师。由于上高中的学校离上初中的学校很远,放学后为了能及时赶到初中的学校,儿子花了一百几十元的“零用钱”乘的士去看望他初中的班主任老师,并在随后的作文中写到:“……教师节那天,我匆忙赶回学校,看到陈老师仍在辛苦地为学弟学妹们忙碌的身影,想到老师在我初中的三年也是同样的为我们操劳,看到老师比以前更消瘦了;白发也增多了,我感动得默默落泪。我发誓要出人头地,总有一天要让老师为我感到骄傲!”

  也许在他这个阶段的孩子并不明白“出人头地”的真实含义,但对老师的真诚感恩之情跃于纸上。为了嘉奖他感恩的行为,那次我将他搭乘的士的费用加倍补偿给他作为“零用钱”。

 

  如果不是亲历了儿子的成长过程,亲眼看到儿子性格上的大转变;学习方面巨大的变化,我无法相信这样的“奇迹”!我要继续好好修行,报答诸佛菩萨的庇佑、恩师的加持和师兄们的厚爱!

  南无阿弥陀佛

静莲 写于往香港列车上

 2011.1.16

【寂静注】我们的老祖宗非常伟大而智慧,从“德”与“得”就可以看出来。

    这两个字音同、意同,表示同一事物的两个状态。“德”是内在无形的,“得”是外在有形的;用物理学来说,“德”是气态,“得”是固态;“德”是能量,“得”是质量。能量与质量是可以相互转换的。用佛法来讲,“德”是“因”,“得”是“果”。所以,有德必得,损德必失!

    《易经》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也就是说,祖宗有德,福荫子孙!不只几个,影响社会,就是一片!子孙还有子孙,就是一串!可谓功德无量!灵魂必将超升!

    父母缺德,祸害后人!也不只几个,影响社会,也是一片!后人还有后人,也是一串!可谓罪过无边!灵魂必将堕落!

    由此我们知道,今天有好多人,名利成了功,子孙成了空!表面是功臣,实际是罪人!真正智慧的人,不会以名利为成功,一定会积善修德,以精神为归宿。因为只有“德”才可以上供祖宗,下遗子孙!名利只在一处、一时、一代、一世!

    就像没有汽油的奔驰汽车,不是可以用按喇叭踩油门可以跑起来的。同样孩子也不是用逼就可以成才的!也不是用外在的种种手段可以成才的!是必须为孩子积功累德以储蓄能量来推动的!是必须父母身体力行示范给孩子来引导的!

南无阿弥陀佛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