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少的人,虽然自己拥有的资源少,但也能造福。布施一毛钱,随喜一句美言、一句关爱的话、一个同情的安慰,都是在造福;所以即使在穷途末路的时候,多说感恩、感谢的话,这也是种福田;看到别人做好事心生欢喜,心里没有忌妒,也是种福田。因此,种福田不在于钱多钱少,有钱没钱,有势没势,力量大力量小,凡是能给人方便、给人无畏、给人安慰,都是在种福田。
一般人认为自己所拥有的,都是凭自己的资本、头脑、双手、血缘关系、社会关系,以及身分的人际关系获得的,所以应该是自己的福报,没有理由要和别人分享;他们认为所拥有的是凭自己本领赚的,别人没有本领是活该。会有这样想法的人,多半不知培福、种福,一旦福报享尽,便是无福的人,所以有「富贵不过三代」之说。有力量的人,应该藉此来照顾他人,照顾一个也好,照顾两个也好,除了被照顾的人会感谢你,你也会因此得到福报。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从我们出生以后,不论付出的是智慧或劳力,其实都极为有限,所拥有的知能、福报,也不是自己一个人创造的,是属于同时代中的大家所促成的,所以有福的人,应该分享给大家,而不是自己独享,这才称为真有福报。如果能体认到我们所拥有的东西,其实都是社会大众所共有的,自己是在为大众管理财富资源,在管理阶段应该要让大家得到福利,这就是种植福田。
有些企业家被员工骂、被员工斗,老板们觉得员工很可恶、忘恩负义,养他们还被欺负,这其实是双方面的问题。员工可能得寸进尺,不顾老板的经营成本;老板也要自我检讨,是不是对员工太过苛刻,给的福利太少。懂得经营的老板,会厚待员工;体贴老板的员工,会把工作当做自己的事业。身为老板的人必须知道,自己是替大家在做管理,要和员工同甘共苦、共患难,有了盈余则要和员工利益同享;而员工跟经营者之间,也要有生命共同体的观念,体认唇齿相依、血肉相连的道理。劳资双方能同甘共苦,为整体社会做出奉献,这就是合作来种福田的方式。
今天的社会,除了特殊地区的特殊状况,多半的人都还没到三餐不继的地步;所以在知福、惜福的过程中,更要懂得培福及种福。将每月所得做妥善的分配,经营者在不影响营运的范围内,应该要将一部分财力作为慈善公益之用;一般大众在不影响日常生活的原则之下,应该积极投入种福培福的活动,那就是最快乐的事了。
收获是由播种而来,我们想要在人生中拥有福报,就要在深信因果的前提下广种福田。福田有三。首先是恩田,对有恩于我们的一切,都要怀着感恩的心去报答,包括父母恩、师长恩、国土恩和众生恩。父有慈恩,母有悲恩,他们不仅给予我们生命,并将我们养育成人,为三界中最胜之福田。而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师长的教诲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生存技能的培养,都来自师长的教育。国土恩也是我们要铭记在心的,因为国家为我们提供了生存的空间,提供了安全和福利的保障。再就是众生恩,世间生活是缘起的,要依赖各种条件,对一切有恩于我们的众生,都要知恩报恩。我们不仅对人类要怀有感恩之心,对哺育我们的自然也要心怀感恩。一个心怀感恩的人,看到太阳升起时会有感激之心;听到鸟儿鸣叫时会有欣喜之情。否则就会忽略这一切的存在,更不会懂得去珍惜,去善加呵护。
其次是悲田,就是从慈悲心出发,尽自己所能帮助千千万万需要帮助的人。在菩萨道的修行中,利他与自利是一体的。当我们帮助他人的时候,所付出的爱心和努力,就播下了善的种子。这不仅能使他人获得利益,同时也能使我们完善自己的道德,升华自己的人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