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还得从几年前说起,记得当时和一个朋友聊到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朋友认为让孩子做家务可以付一定的酬金,即培养孩子劳动意识又让孩子知道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得到报酬,懂得付出才有收获的道理。而我则不这样认为,因为孩子是家庭中的成员,应该让他从小意识到帮大人做家务是应尽的义务,做家务付报酬或者奖零花钱的做法容易让孩子产生拜金思想,同时也会让孩子缺失家庭责任感,干家务的性质完全变了。 两人各执己见,都无法说服对方,也就仍然按照自己的思路继续教育孩子。 儿子是家里众人的宝贝,玩具和书特别多,一岁时,儿子开始读书,我们教孩子怎么取放书籍、怎么收拾和摆放玩具,开始,他的小手虽然很笨拙总是整理不好,拿了这个掉了那个,我们不厌其烦地教他,适当地帮助他却从不替代他,小家伙也乐此不疲地把劳动当游戏般对待,终于,儿子整理的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利索,再也不需要我们的帮助了。 记得当年还在北方,那时候儿子才两岁多,冬天要冬储大白菜,儿子帮忙从门口把白菜搬到阳台上,还整整齐齐地码在一起,姥姥高兴地说“我的外孙真能干,都不吃2年闲饭”,我和爸爸也夸儿子“宝贝真能干,能帮爸爸妈妈干活了,这个白菜吃起来一定很甜”,儿子很高兴,觉得能帮大人干活是一件很光荣的事。 长大点,三四岁的时候,儿子开始整理自己的床铺,在幼儿园学会叠被子,回家继续发扬光大,自己的房间自己整理,自己的物品自己管理。每天睡觉前都要把第二天穿的衣服准备好,整整齐齐叠放在椅子上,当天脱下来的衣裤叠好放在床头,仔细检查第二天上学的物品,然后安心地睡觉。每次儿子自己整理好后,我们都大加赞叹“看看我们的儿子,多能干,把自己的东西整理得真好、真整齐”,儿子好得意,还赶紧检查一下哪里不够满意继续完善,就这样,儿子从幼儿园直至上学后一直到现在,他房间、衣物、书包、文具等等都是自己整理,还不让别人帮忙,怕我们给他收拾“乱”找不到原来的东西了,我也乐得清闲。 随着年龄的增长,洗碗、吃饭前后整理等等一些力所能力的家务也就很自然的分配给他,有的时候儿子撒赖不想干活,我们就说“可以不干啊,不劳动者不得食”,这个小子显然知道饿肚子不舒服,也明白爸爸妈妈会说到做到,想想干点活也不是多大点事,坐享其成的确不好,所以该干啥就干啥去了。 儿子长大了,做些家务活已经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每晚关锁门户亲自检点,洗碗倒垃圾随手完成,也学会了简单的厨艺。随着学习任务越来越重,做家务的时间就少了,加上惰性思想潜藏在心底,有时也借口作业多躲避劳动,我告诉他,“你的活爸爸妈妈帮你干啦”,开始他还有点得逞般地小得意,次数多了就不好意思了,因为他知道,学习不是唯一,他是家里不可缺少的一份子,家务活自然也不能缺少,该干的还得干,该做的还得做。 前几日,和前述这位朋友喝茶,他又聊起女儿,说起女儿不干家务,说多了还生气,我问他,让女儿按劳取酬做家务,有钱赚还会不愿意吗?他说,开始的时候女儿很新鲜,也为了多拿点零花钱,兴致勃勃地干了一段时间,不到一个月积极性没有了,为了玩或者看电视,就说不想赚钱了,到后来,给钱也不干了,通过涨工资又坚持了几天,最后彻底罢工。 上高一的时候,女儿借同学800元钱买了一把吉他不敢告诉爸妈,后来发现用攒零花钱没办法很快还钱,只好告诉爸爸,父女俩又约好通过做家务“打工”赚钱,又没坚持多久不想干了,磨着爸爸替她还了钱,现在在家彻底成了“甩手掌柜”,爸爸妈妈想让她干活根本指使不动,批评她几句就生气,我这位朋友既生气又无奈。 我很庆幸,坚持了自己的原则,儿子既愿意干家务又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劳动习惯,自理能力很强,踏上社会,我不会为他照顾不好自己而担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