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止与观所缘的异同 止的所缘,是一个单一的目标;观的所缘,是一组。这是二者的不同之处。相同之处都要求对于所缘专注且持续。 虽然定的目标是一个单一的目标,但是并不是人人都做如是的见解。对于初学来说,忆佛念佛的目标非常细微,这就是一个单一的目标,他只能用来修止。可是对于定力很好的人来说,这个所谓的很细微的目标,还是可以细分的,于是便在这些细分的对象中,配合作意,专注地、持续地来回观察,此便是观。所以即使是同样的一个对象,不同的人来观察,可以建立不同的修学。
止与观比对略表
2.4.1 如理作意和止观的关系 有四种法,若正勤修是人名为多有所作。何等为四?谓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 一个人走向修学的道路,在亲近真善知识,亲从善知识那里获取了正见之后,接下来就是“如理作意”。 云何名为如理作意?谓从善士闻正法已,内自庆慰,欢喜踊跃:奇哉世尊!能说如是深妙正法。佛所说苦,实为真苦;佛所说集,实为真集;佛所说灭,实为真灭;佛所说道,实为真道。彼由如是内自庆慰欢喜踊跃,引摄其心,随摄等摄,作意发意,审正观察深妙句义,如是名为如理作意。 此为大目犍连尊者对“如理作意”的解释。这里主要站在见道以前的角度,讲解如何以闻、思所成慧,建立如理作意。见道以前的如理作意,其所缘取的对象为“深妙句义”,也即是基于正教量而得的思所成慧。 如理作意的所缘可以是一组,也可以是一个单一的对象,仅仅缘“理”所指向的语义,像“看话头”那样建立所缘练习专注的时候,此时为修止;如果配合见闻觉知做专注的观察,便转入修观当中。见道前的如理作意和现量观察的区别在于:如理作意,就是用佛法建立世界观。在实际的修学当中,如理作意是取某概念的内涵为所缘,然后在见闻觉知当中去找出概念的外延。现量观察则相反,现观是在专注和持续的前提下,对外延的周遍观察、思择,从而找到外延所指向的内涵。又,如理作意所缘取的这些概念,必须经过思维加工,形成了稳定而成熟的见解,也即是思所成慧,才能成为其所缘。如果仅仅是闻所成慧,是不能很好的建立稳固而持续的所缘的。若所缘不稳固,则自然无法建立止观的修学。 见道前的如理作意所缘只是概念的内涵,概念的外延不一定能够指认,比如按照“万法唯识”的道理去如理作意,只能是说从道理上信了这样一种说法,现前面对的只是万法唯识这个语义,而如何才是具体的现量观察“万法唯识”,并没有现前见到。只有当现量获得以后,内涵与外延均实证无疑,才转入见道后的如理作意。现观是从概念的外延入手,其所缘的对象,一定是要亲见、面对的对象——这个面对,包括六个识现前正对的目标。比如观察色法虚妄,眼前一定有色法正对。如果没有正对色法,而取“色法虚妄”的语义来专注,这就转入如理作意或者如理思维当中去了,已经不算是在现量观察了。 见道后的如理作意,其所缘为现量,此大不同于见道前的如理作意。由此见道后的如理作意对行为取向的改变,是十分显著的。 2.4.2 如理作意和如理思维的异同 如上分析,如理作意的所缘是概念的内涵,伴随着专注与持续。思维,是我们对于所获取信息的加工,包括采集、提取、对比、筛选、判别、排列、分类、变相、转形、整合、表达等活动。概括地说,就是对逻辑和语义的运用。如理思维的所缘就是逻辑和语义。在对逻辑、语义进行思维分析的时候,心所专注的对象跳跃性比较大,无法形成稳定的专注,所以一般的思维都是散心状态。如果只是专注地缘取思维的对象,除此以外别无所缘,这样也能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所缘,所以专心思维的人,也能获得相似的三昧。 2.4.3以“慧”为所缘的止和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