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这里边作者也说,这个“爱”也希望孩子能够上升到一个最高境界——叫“博爱”。我想如果用佛教的名词来说,可以上升为“慈悲”,那更是没有分别,清净的爱,一切不为自己,都为别人的这种爱,这个叫“博爱”。 “我们不要气馁,不要退却”,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我们父母对孩子能够用这种清净的爱,慢慢影响灌输、成长,将来,孩子通过这种爱为根基,上升为一种博爱了,整个的过程是不容易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欲望,都有种种的各种诱惑,能够摆脱这些物欲,成长为一种博爱,内心充满了付出、关怀、奉献,真正地把自己的心面向大众,这个过程是不容易的,甚至是会痛苦的、遭受种种的磨难打击的。所以在这里作者也说,“爱不是目标,而是一条道路”,它是一个过程。当我们通过这个过程,将我们对孩子的爱充分地表达、表现,孩子通过父母的爱慢慢成长,养成这种“爱的心性”,自己再面向一切,上升到“博爱”的时候——整个是一个历程,这是一条人生——当我们成就了这个“博爱”的最高境界的时候,我们就形成了自己的品质、品格,这是人类最优秀的、闪光的性质!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些精神贯穿下去——像印光大师教育内涵那样,这个道理是一致的——将来我们一代一代的教育传承传播下去,就在本原上、从根本上就解决了人内在成长的需要,从根本上解决了人本质的这些成长的指导思想。将来孩子成长大了,他自己就有能力规范自己,影响别人,我们整个社会自自然然就和谐起来了。 下面呢,作者提出培养孩子“爱意味着什么”,他从九个方面提出来的。我们从这九个方面我们对照对照,我们作为父母对于孩子,我们做到没做到,或者忽略了哪一点,或者自己又增加了哪一点,或者在这里哪一点做错了。 第一点,叫做“承认孩子的个性,并协助他的发展”。我们要明白,从佛法的角度讲,每一个人都是业力的推动,六道的轮回,我们形成现在这个样子,是受过去各种业力的推导,佛法用因果理论去推导,我们要尊重孩子现有状况,无论孩子现在是什么样子,我们都要尊重。孩子是这样,他不是别的,要尊重孩子现有的状况进行引导。我们经常听到父母说我们对孩子怎么样怎么样差,怎么怎么样的好,这是错误的,毫无意义。你说上一百年,自己的孩子呢,现有的状况不一定能转变。因为什么呢?因为每个人现实的状况受过去世业力的推动、影响,这个没有办法呀,很容易改变。要尊重他,接受他。我们也经常看到很多伟大的母亲,对待自己有残疾的孩子不离不弃,真心地付出啊!不怕外界的干扰,不怕孩子带来的超常的养育困难,耐心细致把孩子拉扯大。我们作为父母应该向这些母亲们学习,不用抱怨,要尊重孩子现有的状况,从现有的状况出发,去协助他的发展。这一条是第一位的。 如果我们父母抱着不切实际的想法,说我们的孩子将来一定得考北大,考清华,一定要出国,在世界名牌学校里边去上学,我们的孩子将来得博士、做科学家,等等。这个呀,都是错误的!因为我们对孩子的期望是建立在孩子自己的现状,如果孩子不具备这些能力、潜能,那么我们又抱着不切实际的期望,必然呀,父母痛苦孩子痛苦,整个这些痛苦都伴随着孩子整个成长的历程。所以作为父母来说,第一条,一定要审视自己的孩子,审视孩子的现状,看看他呢,是什么“根器”的人。如果是“上根器”的人,我们呢,通过培养,孩子也能够达到理想的状况;如果“中根器”的人,我们按正常培养孩子,培养孩子具备一定的学习、生活能力,将来在社会上能够自食其力;如果对于“下根器”的人来说,我们能够把孩子养活大了,让孩子自己能够有自立的能力了,甚至让孩子能够有一技之长,自己能够自立了,不给社会带来负担了,这就很好了。我们对于孩子的期望一定要建立在孩子现有的基础上,如果我们不能观察清楚,没有这个观念,不切实际的提出高标准、高要求,我们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间,有可能会拔苗助长,有可能在孩子小的时候就把孩子的种种热情扼杀在摇篮里。我们培养出的孩子,他不是一个健康、快乐,积极面对社会,积极去处理事情的这么一个状况。孩子成长起来以后,必然是扭曲的、痛苦的、烦恼的,甚至从内心里边可能对社会还产生了仇视。那么孩子长大以后,无论在工作、家庭中间就会产生很多的冲突,对于自己的孩子,恐怕也会用扭曲的心态来对待。那么这样子,一辈一辈传播下去,我们整个人都是扭曲的状态,社会的问题积累起来,表现出来那就太大了。处处都是矛盾,时时都是烦恼了,我们活得不开心呀! 那么第二条,在培养孩子来说,“爱”意味着什么呢?就是“洞察孩子的潜能,让孩子成为他能够成为的人”。也就是说,我们父母要把眼光放到孩子上,不要放在外面。因为我们教育的是孩子,养育的是孩子,应该让孩子成长起来。所以呢,我们要了解孩子。慢慢通过了解孩子的潜能,要尊重孩子这些潜能,引导孩子在他的潜能的路上,在他热爱的路上走下去。能做到这条是不容易的。因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现在的社会,有共同认可的价值。有的时候呢,这些公共的价值和个体发展的价值是有矛盾的,有不同的。有的时候,我们屈从于公共价值,而削弱、扭曲、打压孩子自己的潜能,这种现象恐怕是很普遍的。正是因为这种矛盾,所以,很多孩子自己的潜能,不能和社会公共的价值得到统一,把孩子内心最愿意干的事情,最喜欢干的事情,最有可能成长的一条路给掐断了。很多人一辈子碌碌无为,和这一条是有极大的关系的!因为他这一辈子做的,都是自己不感兴趣的,没意思,不愿意干的事儿啊!你想想,如果不喜爱,他恐怕就没有成就啊!所以我想,我们尽量在尊重现在社会公共价值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孩子的潜能,使这两方面,能够在某种角度上得到一种统一。这个呀,这就是我们父母对孩子的“爱”的表现。而不能为了达到社会的价值,粗暴、武断地扼杀孩子自己的潜能。那么这种情况,父母对孩子的爱那就是打折扣的。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