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奇迹的发生,但也接受贫贱卑微。 【学文解读】 那么作者在这里边,对于孩子、孩子的教育,首先就提出来一个命题叫做“爱”。如果没有爱,对于孩子的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都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充满了爱,真正地为孩子好,才会潜心研究,关注孩子的成长历程,关注孩子自己需要什么,才能看清楚孩子的前景。只有爱,父母才能客观地让孩子获得孩子自己想要得到的。所以这个“爱”,这里边作者做了一些界定。爱,一定要充分尊重他人,“把他人的需要放在首位,而不图回报”。我们看了这一段就知道,实际上这和佛教里边对“善”的定义是一样的。也就是说“爱”应该是无私的,不能掺杂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观念。如果掺杂了自己,这个“爱”就变质了,是自私的爱,是控制的爱,是有欲望的爱。这种“爱”必然使被爱者痛苦,被爱者痛并快乐着,不舒服。 实际上,现在我们家长对孩子基本都是这样,我们不能说现在的家长对孩子不爱,反而我们这个孩子角度看,家长的爱有点儿过分了、过头了,往往孩子受不了了,什么都要管,弄得孩子不舒服不满意。而且现在家长都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身上,把自己的价值观,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强加于孩子,使孩子与自己一致,这都不是无私的爱。所以,大家要明白这个道理,在这里提出的“爱”和我们现在的家长这一类的“爱”是有区别的。 这里边这个“爱”,首先一条就要“对个体充分尊重,把他们的需要放为首位,而不图回报”。或者我想针对我们现在社会的情况,可以这么演绎:就是要尊重孩子的需求,充分了解孩子的状况,以孩子的成长放在首位,允许孩子和我们不一样,不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孩子身上。我想可以再补充一些,这样我们可能就更容易理解在孩子教育之中,这个“爱”的含义了。 “爱是我们创造的容纳空间,为了让孩子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我们爱孩子,我们不是限制孩子,用我们的价值观限制孩子说“这个不能动,那个不能做”。把孩子限制在非常狭小的空间里边,把他的热情,把他的希望,把他的动手能力,慢慢的呢,都框在一个极小的空间里边。长大了以后啊,生活会很乏味的,孩子自身原来、本来具备的能力可能都没有办法发挥出来,这是极为可惜的。所以,这个第一条,作者在这里就告诉我们,“爱”是一种与他人相处的法则。作者在这本书里边说得很清楚,是我们父母和孩子相处的法则:必须有“爱”,必须是无私的“爱”,不能掺杂自我想法的“爱”。 那么第二条对爱的理解呢?这个“爱”,它不是“冷冰冰的理性逻辑”了,不是这样的。因为人啊,是活生生的肉体,活生生的感情,他不是简单的1+1=2、2-1=1这些东西,他必定有感情呀!所以这里边说,是“带着感情的理解,是带着理解去感觉事物的能力”呀!人的能动性是极大的,关键在于什么呢?我们愿不愿意去理解,去琢磨,去深入啊!我们知道,人如果对某件事产生了极大的热情,喜爱这件事儿,往往就能够钻研得深,不怕苦,长期乐此不疲,最终往往能够在这个方面成就。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有热爱啊!没有热爱,这个事儿干不长,干不久,干不深入,或者干脆就不做。即使做也是凑合,浮皮潦草,很难有成就的。所以必须有感情的投入,必须热爱。这是“爱”的特性,是其它代替不了的。那么这里边引用了达*芬奇的一句话,叫“伟大的爱出自伟大的理解”。“一切真正的爱是利他的,绝对不会是自私的”这个又把第一条充分地强调了。你如果都带着感情去爱,容易偏颇,容易无原则,变成溺爱,没有客观了。所以,这个爱要利他,不能自私。要想做到完全利他,绝不自私,那么这里边就有一个关键,就必须有“伟大的理解”。你如果不理解,那么对于这个爱是盲目的、偏颇的。这里边对“爱”做了两点的阐述。 下面作者又告诉我们,对于孩子的爱比这还要丰富,不仅仅是言谈,关键呢,明白了还要去行动,去体验。这一点和我们在学习印光大师对孩子的教育方面,他的理念是一致的。因为孩子从小受到父母的影响,尤其受到母亲的影响,母亲是什么样,往往孩子受母亲的影响极深,成长起来以后很多的行为、思维模式都受到了母亲先天的影响和后天的影响。所以对于孩子,不是说光懂了就行了,不行,还得体现在行动上。让孩子在我们父母的爱中成长起来,长大了。所以说,“爱涉及我们和孩子的关系,也和我们对自己的了解以及行为有关”呀!我们自己如果不能够健康成长,自己不能够成为一个方方面面都是一种表率、模范,那么我们在和孩子的关系中间,孩子必然受我们的影响,将来必然有恶劣的、不好的这些内容、行为、言谈举止,受父母的影响种下了坏的种子。所以在孩子的教育当中,父母他的作用尤为重要,不可忽视!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