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成语汇编(一)(3)

一丝不挂:原是佛教徒用以比喻人没有一点牵挂。现形容人赤身 **** 。 一尘不染:佛家指佛教徒修行,摒除欲念,保持心地洁净。后来多用来形容环境环境非常清洁。现在也比喻人品纯洁,丝毫没有沾染坏习气。 天花乱坠

一丝不挂:原是佛教徒用以比喻人没有一点牵挂。现形容人赤身****

一尘不染:佛家指佛教徒修行,摒除欲念,保持心地洁净。后来多用来形容环境环境非常清洁。现在也比喻人品纯洁,丝毫没有沾染坏习气。

天花乱坠:佛教神话传说,梁武帝时云光法师讲经,感动了上天,天花纷纷撒了下来。现在用来比喻说话有声有色,非常动听(多指过分夸张或不切实际)。

单刀直入:原比喻认定目标,勇猛前进。后来比喻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降龙伏虎:佛教故事说,一些高僧能用法力制服龙虎。后来用以形容力量强大,能够战胜一切困难。

梦幻泡影:佛教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像梦境、幻觉、水泡和影子一样空虚。后来用以比喻空虚不实在存在的东西或不能实现的妄想。

以上这些成语的意义,透过对它们语源的探讨,加深了我们对佛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汉语史上所起作用的认识。这些通俗、生动的语言,都蕴含着幽默、深刻的喻义,丰富了汉语词汇的表现力。

曾有学者统计,我们常用的佛教成语有500600个之多,这是非常有意思的语言现象,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佛教对中华文明起到的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总之,佛教对我国成语的影响是深刻的。正像宋代僧人大慧禅师所说的:“梵语唐言打成一块”(《五灯会元》卷第二十)。佛教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文献浩如烟海,相当数量的成语与佛教文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研究我国的成语,就不能不对佛教文化有所了解。

一千多年,佛教深入到了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它与儒道互相融合,成为了中国传统传统文化的主流。过去,由于“左”的影响,人们不认识佛教,把它与民间迷信混为一谈,使真珠埋于泥土中,佛教的智慧之光长期被淹没。对于这种反常现象,原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曾经语重心长地说:“现在许多人虽然否定佛教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可是他一张嘴说话其实就包含着佛教成分。语言是一种最普遍最直接的文化吧!我们日常流行的许多用语,如世界、如实、实际、平等、现行、刹那、清规戒律、相对、绝对等等都来自佛教语汇。如果真要彻底摒弃佛教文化的话,恐怕他们连话都说不周全了。”

笔者出家多年,并且从事佛教文化刊物的编辑工作多年。经过多方搜罗、整理和归类和释要,想从这些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成语中窥见佛教成语的演变轨迹,以便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每天闲暇之余,细读几则佛教成语,您或可领悟佛教修持心要、回味古大德参禅机趣、了解佛教净化人心的教理等等,对人我身心定有所利益。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