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坐讲义(畅怀法师)(12)

轮又有二义: 一、运载义。即由此处运至彼处。如众生依法修行,则可从苦海此岸,运至涅槃彼岸。 二、摧碾义。能将路上高低不平的地方压之令平。如行者修得心静功深,便可摧折一切混乱烦恼。 三昧是梵语,华言为“正

    轮又有二义:
    一、运载义。即由此处运至彼处。如众生依法修行,则可从苦海此岸,运至涅槃彼岸。
    二、摧碾义。能将路上高低不平的地方压之令平。如行者修得心静功深,便可摧折一切混乱烦恼。
    三昧是梵语,华言为“正定”。定是从体立名,其心专注一处,息止缘虑,离于散动,故名为定。又名“正心行处”,是心从无始来,常曲不端,得此正心行处,心即端直。行者端身正坐,一心修习止门,勇猛精进,能一心不乱,摧破贪瞋痴等烦恼,便可转凡成圣。
    五轮三昧者:
    一、地轮三昧
    地有二义:一是住持不动。由于行者修习止门,则功夫必能由浅至深,若证得初禅未到地定时,其心忽地湛然不动,自觉身首床褥,诸相皆空,泯然入定,定法能持心,故如地不动。二是生出万物,由于至未到地定时,可以生出初禅种种功德事,犹如大地能生出一切万物,故名地轮三昧。
    二、水轮三昧
    水有二义:一是润泽生长。行者于地轮中,若证水轮三昧,即能开发诸禅种种功德事,有定水滋润身心,其心自觉善根增长。二是体性柔软。由于得定之故,身心柔软,高慢心伏,其心任运随顺善根,故名水轮三昧。
    三、风轮三昧
    风有三义:一是游行虚空无所障碍。行者因修止门,便能觉悟因缘无性如虚空,更能开发初果以上所得智慧,此智慧如风行于虚空,无所障碍。二是能鼓动万物生长,既得智慧无碍方便,即能激发出世善根种种功德生长,如风可以鼓动一切万物。三是能破坏一切万物,即以此智慧,破除一切诸见烦恼,如风之破坏万物。故名风轮三昧。
    四、金沙轮三昧
    金则譬喻真实无虚,沙喻无染无着。行者进而可以破见思迷惑,开发无漏正慧,能得三果阿那含。若是菩萨,即入三贤十圣位中,能破除一切尘沙烦恼,故名金沙轮三昧。
    五、金刚轮三昧
    金刚体坚锐利,能摧碎诸物。行者由于修习止门,则不为虚妄迷惑所侵扰,能断除三界见思烦恼,永尽无余,证四果阿罗汉。若是菩萨,即能破除无明细惑,证一切种智,也名清净禅,依此禅定修行,可得大菩提果,故名金刚轮三昧。
    此外,车轮若无牛马拖拽,终不自转,五轮禅定,亦复如是。虽然其中各有诸妙功德,若不假以止门为引导,无熏修之力,则处处有障碍,所谓:“修得有功,性德方显。”今因行者善于修止,是故能得初心,由初心转至极果,其轮大有作用。由于行者善修止门,故能具足五轮禅定,断三界迷惑,证三乘圣果。
静坐讲义(三)
              畅怀法师
 
    L .九种不净观法
    六妙门之第四是“观”。行者若修习观门,则能生起九种不净的观想。
    众生从无始来,贪着世间色声香味触的五欲,以为美妙可爱,耽恋不舍,因而沈沦生死苦海,未能出离。假若人能勤修九种不净观法,想念纯熟,心不分散,便能成就三昧,欲念除灭,惑业消尽,得证圣果。
    行者先观方死之人,便发现人既已死,追还无路。经云:“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凡有生必有死,乃常作此想,他人既如此,我何独不然。古德云:“我见他人死,我心热如火,不是热他人,看看临到我。”即以我所爱的人作此死想,专心一意,观此死尸,逐渐心生惊畏,能破爱着之心。如果是利根者,用此九种假想观法,便可成就;若是钝根者,仅以悬心存想,恐难成就,必须亲见死尸僵卧,始有所成。
    九想观法:
    一、胖胀想
    行者见尸体渐渐膨胀,犹如皮囊盛风,其相已经转变,此身生时,容貌和悦,眼见耳闻,灵巧活泼,令人一见,心生爱乐,而今则变胖胀,是男是女,尚难辨别,昔之和颜悦色,今在何处?以此回观我现在所爱之人,等于一块冰肉,无异木石,何处可爱?又观自己之身,迟早亦复如是,彼此莫不厌恶,我为甚么因彼生爱,造诸恶业。如是起观,便可除爱。
    二、青瘀想
    观胖胀已;又观死尸,皮肉渐变为黄赤瘀色,或变黑青黝色,见其形相,生大怖畏,闻其臭气,难近难亲,生时一面光泽,又如春花,今复何在?我为甚么愚迷,诳惑彼色,汝身与我,现虽尚存,早晚与此无异。如是思维,则可断欲。
    三、坏想
    观青瘀已;又观死尸,皮肉裂坏,六分破碎,五脏腐败,臭秽盈流,恶露已现,我平时所爱的人,即是如此之相,屎囊臭袋,薄皮外裹,汝身与我,现虽未死,迟早与此无异。如此存观,即可除贪。
    四、血涂漫想
    既观坏已;又观死尸,从头至足,烕身脓血流溢,我平时所爱的人,即是如此之相,汝身及我,早晚与此无异。如是作观,即可却着。
    五、脓烂想
    观涂漫已;又观死尸,九孔虫脓流出,皮肉烂坏,狼籍在地,好容美貌,今仍在否?我身及汝,皆是如此。如是观想,则可去爱。
   六、虫噉想
    观脓烂已;又观死尸,为鸟兽挑破,或为虫蛆烂,皮肉脱落,骨节解散,从前之盛妆淡饰,威仪端雅,以今观察,完全假借外饰,虚张姿态,本无有实,以此想彼所爱,及与自己,有何差别?如是思维,即可除贪。
    七、散想
    观虫瞰已;又观死尸,为禽兽所食,身形破散,筋销骨离,头足交横,平时我所爱的人相,今在何处?回顾我身与彼,不久与此无异。如是体察,则可除爱。
    八、骨想
    既观散已;又观死尸,形骸暴露,皮肉已尽,但见白骨,狼籍于地,或为膏血染污,或白如珂贝,我平时所爱的人,是柔软温暖,其触可乐,今唯存髑髅,与木石并无有异,见则甚可怖畏,触则令人呕吐,汝之骨相,本自如此,我何愚昧,恋恋不舍?自念我身,亦复如是,有何可爱?如是观察,则可断爱。
    九、烧想
    既观骨已;又观死尸,为火所烧,或以埋葬,火烧薪尽,则形同灰土,埋葬则肉腐骨销,汝之平日沐浴香熏,华粉严饰,令人迷惑,今皆磨灭,我及与汝,莫不如此。常作此观,可了生死。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