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依三宝(如本上人)(6)

何谓翻邪三归依? 就是过去在邪知邪见的生活中,以及在邪教邪术中,无知而信仰、盲从,今闻如来正法,猛然觉醒,知道过去所信所行皆非,因此有勇气放弃邪知邪见、邪教邪术,因而来归依三宝,成为正信佛门弟子,是名

 
何谓翻邪三归依?
 
就是过去在邪知邪见的生活中,以及在邪教邪术中,无知而信仰、盲从,今闻如来正法,猛然觉醒,知道过去所信所行皆非,因此有勇气放弃邪知邪见、邪教邪术,因而来归依三宝,成为正信佛门弟子,是名翻邪三归依。
 
何谓五戒三归依?
 
由翻转邪信成为正信三宝弟子之后,因而肯定佛门大道的真理,可令众生离苦得乐,破迷启悟,步入解脱的圣域,发起受五戒的正见,欲受五戒,依然先受三归依为先,依次第而受,不可越轨,是名五戒三归依。
 
何谓八戒三归依?
 
六斋日受持八关斋戒,或一日一夜的八关斋戒,若受戒之前,必先受三归依,受三归依之后方受八戒,是名八戒三归依。
 
何谓十戒三归依?
 
十戒为沙弥与沙弥尼之戒,若欲出家当沙弥或沙弥尼时,必须先受三归依,三归依受完之后,方可受十戒,是名十戒三归依。
 
何谓具足戒三归依?
 
具足戒为比丘与比丘尼之戒,若欲具足当比丘与比丘尼时,必须先受三归依,三归依受完之后,方可受具足戒,是名具足戒三归依。
 
佛门弟子若欲受戒,受戒之前必有归依三宝,归依三宝虽然不是戒,却是一切戒的根本,归依蕴藏有戒义,蕴藏有断恶行善义,蕴藏有回转义,蕴藏有不越轨义。在受小乘戒的时候,忏悔与发愿之前,必须先受三归依;受大乘菩萨戒的时候,同样在忏悔与发愿之前,必须先受三归依,然后方可受戒。如果受小乘戒,就要说:我某某尽形寿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一说一拜,三说三拜就可以。如果受大乘戒,就要说:我某某尽未来际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三说三拜即可。
 
三宝是苦海的舟航,长夜的明灯,一切出世解脱功德,皆由三宝引发而生,因此,已经归依三宝的佛门弟子,内心深处,应该心怀庆喜之心,庆幸之心,难遭难遇之心,可尊可贵之心。如果还没有归依的人,应该速速归,因为光阴易逝,人生无常,国土危脆,三宝难遭难遇,可尊可贵,稀有难得又难闻,奉劝诸君,莫蹉跎!莫犹豫!莫徘徊!
 
 
 
归依三宝的程序与方法
 
学佛为什么要归依三宝?归依三宝有限制或忌讳吗?归依的意义,何谓三宝?三宝有六义,归依三宝的次第,归依三宝的内容与意义,已经讲得有概念了,现在就应该来归依三宝了,那么,归依三宝的程序如何呢?归依三宝的方法如何呢?这也须要再进一步深刻的了解。
 
归依三宝的仪式规节,在释迦牟尼佛(Sakyanuni buddha)的时代,并没有什么隆重的仪式规节,因为受三归依的弟子根机深厚,只要在佛前发誓愿:『我今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唯愿世尊听为优婆塞。』如是而说,佛听许之下,便算受了三归依。或者在比丘前自誓发愿:『我今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唯愿尊者听为优婆塞。』如是而说,比丘听许之下,归依三宝当下即成立。可以说很简单,容易而且又爽快,归依的程序与方法,前后不必三分钟的时间,就可以把三归依成立了,这是佛陀时代的归依情况。
 
但是现代的人受三归依,就不能一概而论了,去圣遥远,根机浅薄,业障(梵语karmavarana)深重,福薄慧浅,佛法不通达,归依又无知,佛法都摸不上边缘,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的意义都不清楚,如何归依呢?
 
因此,为了要让佛陀灭度之后的众生,能对归依三宝的内容有所正见,有所肯定,有更充分的认识与纳受,就有须要程序与方法了。
 
佛法由印度传入中国,由于时间与空间的演变推展中,在任何时代与任何国度,归依三宝的程序与方法,是有简单与隆重之别。
 
归依三宝的词句,照实际而言,实在是很简单,但后人或多或少,都有增加一些仪节,对归依三宝而言,内容有更详细更周全,并树立了庄严的场面,这种增加是有助于归依的实质,归依三宝的时候,心情放松,万缘放下,妄想勿生,不要紧张,诚心诚意的来归依三宝。
 
归依师念一句,归依者随着也念一句,归依师口齿腔调听不清楚,或者自己心情紧张,归依三宝之后,对归依的内容与词句完全不明白的话,按道理上,这种归依是不能构成归依的实质本怀。
 
归依词共有三归三结,现在抄录如下:
 
我某甲(法名或本名均可)尽形寿归依佛。尽形寿归依法。尽形寿归依僧。(称念三遍,每遍就地一拜),接着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三说三拜)
 
前面三归依说三遍,便是三归依戒的正授,后面的则为三归依的三结。归依重心点,紧要关头,便在三说三归依的正授之时,纳受三归依的无作戒体,肯定了三归依的承受,纳受三归依的戒体,自己的心,也跟戒体的功德正等无异,能任运行善,任运止恶,能把纳受三归依的戒体功能,发挥而出,去自利利他,行菩萨道,因而成就佛道,这是多么的神圣与庄严啊!
 
求受三归依,本来只要请求一位归依师,在佛前三说三结即可成立,为了使归依三宝能如法圆满,受三归依的仪式愈隆重,愈能激发虔诚之心,受三归依要求愈严格,愈能使受三归依者,心生神圣庄严的意境。
 
三归依的前后仪式法规,历代高僧大德的编着,皆大同小异,明末南京宝华山见月律师,编了一部『三归五戒正范』,是比照菩萨戒乃至具足戒的传授仪则编写的,这本书含义包容圆满,一直流传至今,历代法师大德皆依此三归仪节为多数,在三归依程序中,前后共有八个项目,现在分别列出如下,可供给大众参阅受持:
 
  一、敷座请师--由受归依者为师敷设法座,列供香花、灯烛整齐,再去礼请归依师升座。
 
  二、开导----开示三归依的意义。
 
  三、请圣----迎请十方三宝,证明三归,以及护法龙天,监坛护戒。
 
  四、忏悔----忏悔往昔业障,以求身口意三业的清净,然后纳受无杂无染的三归依戒体。
 
  五、受归----三归三结,并发三誓:不依天魔外道,不依外道典籍,不依外道邪众。
 
  六、发愿----发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七、显益劝嘱--说明三归依的功德殊胜,并咐嘱依教奉行。
 
  八、回向----将受此三归依的功德,回向成就佛道,回向度化一切沉溺的众生,速脱生死,早登佛土。
 
受三归依若依此程序,依此方法而受者,可说实用而且圆满,归依师为归依者受归依时,尽可能用白话说明,把归依程序与归依词,解释清楚无惑,而后始得归依,如此方能得受归依;若用文言文艰涩的词句来传受归依,照本宣科,食古不化,觉得很高雅有深度感,但是归依者完全不明白归依内容与意义的话,无法吸收,那也就不得归依了。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