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健康(文珠法师)(5)

当知“黄金不是千年业”,“千年田换八百主”,何况世间财物,实为水、火、盗贼、国王、不孝子等五家所有,随时皆可取,可夺,可偷,甚至水火无情,往往亿万财富,毁于一旦。更何况,财、色、名、食、睡,实是地狱


  当知“黄金不是千年业”,“千年田换八百主”,何况世间财物,实为水、火、盗贼、国王、不孝子等五家所有,随时皆可取,可夺,可偷,甚至水火无情,往往亿万财富,毁于一旦。更何况,财、色、名、食、睡,实是地狱五条根,当死神降临,何止“有钱难买阎君赦,无计能求狱卒饶。”最惨的是:“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然则,勤苦积蓄,贪求财富,究竟为谁辛苦为谁忙?如是想得开,看得破,放得下,自能安贫乐道,乐善好施,有钱施钱,有力施力,或施知识,或施无畏,以布施的行为,停止贪求的欲念;亦以布施的功德,来抵消悭贪恶业,使内心充满慈悲喜舍,恢复精神正常,获得心理健康。


  (二)以忍辱对治瞋心

  瞋,又名瞋恚,又名瞋恨,以憎恶为性,不安与恶行所依为业;能令人身心热恼不安,故又名瞋火,是人心三毒中最恶毒的心理毛病。唯识论言:“瞋必令身热恼,起诸恶业。”遗教经云:“瞋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劫功德贼,无过瞋恚。”世人往往因贪而不得必瞋,瞋恨的结果,每令朋友反目,亲属仇视,甚至父子之情,夫妻之爱亦因之丧失,大则发动干戈,导至世界大战,小则破坏杜会秩序,制造人间纠纷,给人类带来无边的灾难与祸患。所以华严经说:“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又言:“一念起瞋,殃堕无间。”可知瞋心之为患无穷,非对治不可。

  佛教人以忍辱法门,对治瞋心,然忍字心上一把刀,当人忍受逆境时,尤如一刀剌心,其苦难当,非有相当修养,实在无法忍受。所以要对治瞋心,仍需要对人情世故,看得淡,放得下,然后可以忍辱,可以对治瞋恨心。六波罗蜜经中教人:“了瞋恚心,诸苦所因,知行安忍,万行根本。若人恶骂,当观此声,犹如谷响;若被打时,当知此身,犹如镜像:若遭毁谤,当观此身,犹如虚空,不应加报;若遇赞誉,当观自身性,无我慢不高举;若得称赞叹,当观心性,本来空寂,不生欣慰;若被讥嫌,当观本心,性离怖畏,不生忧感;若遇苦时,当观法性,本无逼忍,不见苦相:若爱乐时,当观实性,常住不变,无苦乐相。”读此,可知佛教的忍辱法门,何独是对治人瞋心的妙药,亦是控制人情绪喜怒哀乐的枢扭。学佛的人要忍,普通的人也要忍,昔日韩信忍受胯下之辱,终于拜师,张良忍受杞下老人之辱,终于复国雪耻。所以佛遗教经说:“忍辱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寒山大士亦说:“寒山出此言,此言无人信,甜蜜是人尝,黄莲苦难吞,顺情生喜悦,逆意多瞋怒,但看木傀偶,弄得一场困。”佛教人观顺逆之境,如幻不实,逆境固然要忍,顺境亦应该忍,不为物喜,不为己悲,然则:“其赞我者奚以喜,其毁我者奚以悲?”敬慎在我,毁誉由人,何足计较?自然停止社会是非毁誉的纠纷,取消瞋恨斗争的劫难。

  弥勒菩萨化身的布袋和尚说:“是非憎爱世偏多,仔细思量奈我何?宽却肚皮常忍辱,放开笑口暗消磨是。若逢知己须依分,纵遇冤家也共和;若能了此心头事,自然证得六波罗。”文殊菩萨化身的寒山大士,问普贤菩萨化身的拾得:“世间有人秽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我应该怎么办呢?”拾得回答:“那只有忍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各位,你们能够做得到吗?只要你们能够像学弥勒菩萨一样想:“眼前都是有缘人,相见相亲,怎不满腔欢喜?世上尽多难耐事,自作自受,何妨大肚包容。”“大肚包容,了却人间多少事,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大肚包容,忍世间难忍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就可以对治内心瞋恨重病,免却堕落之苦,促进心理健康,精神正常。


  (三)以智慧对治愚痴

  痴,又名愚痴,又名无明。唯识论云:“于诸事理,迷闇为性,能障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人由于内心迷惑无知,不明事理真相,因名无明,又名无知。人因无知,认假作真,加上贪心的追求,瞋心的冲动,使自己在不自觉的愚痴无知心态中,作出杀盗淫妄等种种恶劣行为,形成恶业的种子,以致招来无量生死的苦果,所以愚痴,实是生死根本。讲到认假作真,佛经中有一寓言故事,谓从前有一对年青夫妇,非常富有,非常恩爱,整天饮酒作乐,家中所储备之酒,皆以大缸盛载。有一天、佣人不在,丈夫命妻子去取酒,当她轻轻揭开缸盖,正想取酒时,吓得一跳,继之醋性大发,跑到丈夫前大骂:“好大胆的家伙,竟然敢瞒著我,收藏著一个年轻貌美的贱女人,今被我撞见,如何交待?”丈夫面对著平常温柔体贴,而今凶恶泼辣的妻子,唯有好言相劝,查问根由,妻子说:“你还想赖,不信自己去打开酒缸盖看看。”当年青富翁打开酒缸盖采首一望,不觉勃然大怒,跑回房中,揪住妻子的头发,大声喝骂:“你这不知羞耻的贱人,竟然背著我收藏年青汉子在家中,还敢含血喷人……”自此一对恩爱夫妻,每天都在争吵,互相指责对方,势同水火,互不相让。有一天,平常受其供养的婆罗门教徒进来,看见夫妻正在互相责骂,问知因由,走去看个究竟,这时缸中出现一个婆罗门教徒,此人以为富翁,另结新交,供养别人,悻悻然离开。最后,来了一位比丘,查知他们夫妇争吵的原因,走到酒缸一看,里面又出现一个比丘的影子,“阿弥陀佛”,原来是假相作怪,于是叫夫妻俩随他走入厨房,由他主持公道,解决问题。当大家来到缸边,比丘说:“世上愚痴的人,不知一切幻有,认假作真,平地起风波,烦恼无尽;由于你俩,误将缸中影子作为真实,以致互相误会,互相指责,现在一切争吵皆可以平息了。”说完,取石击缸,滴酒不存,一切幻影,亦随之消失,这时年青的夫妇,始知被自己的影子作弄,认假作真,致起争端,徒生烦恼。

  这故事是譬喻众生,因无明烦恼障蔽,不知真心,妄执真心影子的假我,以为真实,遂起贪瞋之心,造杀盗淫妄等恶业,由业感果,因果循环,生死不已,苦恼无量,所谓:“无明为父,贪爱为母,六根男、六识女为媒嫁,生出无量烦恼子孙。”众生的烦恼,也就无穷无尽。佛的般若智慧,不特理解诸法缘起性空,连此不生不灭的诸法空性,亦不执著,令人彻底取消无明,断绝烦恼子孙,最后明白:“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而证同于佛,达到“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的境界,何止心理健康,而且回复精神正常,一切行为,无不合理。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