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次第》修学地图(5)

中士道的修行,是通过发起出离心而达成解脱。通常,只是把出离心作为愿望来说明,但我认为,也可把它理解为一种出离的能力,这个能力就是空性见。从这个角度来说,出离心也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世俗的出离心,一是胜

   中士道的修行,是通过发起出离心而达成解脱。通常,只是把出离心作为愿望来说明,但我认为,也可把它理解为一种出离的能力,这个能力就是空性见。从这个角度来说,出离心也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世俗的出离心,一是胜义的出离心。当然,这部分可以归到空性见再讲。

  3.解脱的方法
   解脱的方法,就是戒、定、慧三无漏学。
   戒,是帮助我们建立一种和解脱相应的生活方式。我们现有的生活方式,是和轮回相应,和烦恼相应的,这就决定我们要流转生死。我们想要从中出离,必须从生活方式开始改变。所以,佛陀不仅为出家行者制定了沙弥戒、比丘戒,还为在家居士制定了五戒、八戒。不少人把戒律看做束缚,甚至看做对人性的禁锢。事实上,佛陀制戒的真正目的绝非束缚,而是帮助我们建立和解脱相应的生活规范,帮助我们究竟获得自在。如果说是禁锢,那么,它只是对凡夫串习的禁锢。就像为维护社会安定需要将罪犯收监改造一样,为了获得内在安宁,也需要将某些制造混乱的串习禁锢起来,有针对性地加以转化。如果任由罪犯作恶,整个社会将一片混乱;如果任由串习活动,整个身心将躁动不安。所以,佛陀特别制定了种种戒律,通过对生活方式的规范来安顿身心,重建秩序。
   然后是定,虽然持戒可以使生活变得简单,把内心趋于清净。但这不等于没有妄想,所以还要进一步修定,将心安住在正念上。否则,第六意识会不断展开活动,不断翻出念头。就像一潭布满淤泥的水,稍稍一点波澜,就会搅起大片杂质,使心进入混沌状态。所以需要通过修定将所有念头平息下来,当杂质被沉淀后,观照力才会生起。其实,心是具备自我观照和检视能力的。只是我们总被外在事物牵制,总在不断攀援,总在掀起内心波澜,从而忘失了这种观照功能。定的修行,就是对种种心念进行管理并使之平息。
   在这个前提下修观,才能照见空性,唤起内在的解脱能力,从而断除无明烦恼。当心在觉醒状态下,烦恼是没有力量的。就像虚空显现的种种影像,尽管来来去去,却不可能粘著其上,染污虚空。所以,见道就是见到空性。然后还要修道,将尘封已久的阿赖耶识进行清扫,这一过程,需要到十地才能完成,所谓“金刚道后异熟空”。此时,我们的生命版本就得以升级,生命品质就得以改变。
   以上就是解脱道的修行步骤。首先通过戒定慧清除轮回之因,进而唤醒自身的解脱能力,也就是佛教所说的涅槃。涅槃并非死亡,而是内在的寂静。获得这一能力,就会永远处在喜悦、祥和的状态中。这种快乐无须花钱去买,无须刻意寻找,也无须通过外在环境来营造。因为它是来自生命源头,会源源不断地向外流淌,这就是解脱之美,涅槃之美。
   现在,多数人对解脱都很陌生,甚至不再奢望,这和修行传承的中断有一定关系。事实上,解脱并没有像想象的那么艰难。因为解脱不是成就外在的什么,而是内心本具的能力,只要认识到了,然后熟悉它、使用它就是。将来,我们会把解脱作为重点来弘扬。在此之前,还要着重于基础建设,因为解脱需要相应的前行和心灵环境为基础。禅宗讲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但不是人人都能在善知识引导下豁然开朗,桶底脱落。事实上,只有极个别的上根利智才能在那石火电光的一瞬见道。所谓上根利智,并不是我们所以为的聪明人,而是烦恼障极薄,就像窗纸那样一捅即破。如果烦恼厚如高山,坚如钢板,恐怕十方诸佛也是无可奈何的。

四、上士道

   从解脱的角度说,三乘是共同的。声闻乘讲解脱,菩萨乘也讲解脱,不同的只是解脱手段。我们可以通过修学《阿含》解脱,也可通过修学唯识、中观来成就解脱。虽然方法不同,但所获能力是相同的,所谓三乘同坐解脱船。
   当我们有了解脱经验之后,看到芸芸众生还在轮回中为蝇头小利周旋,为此造作堕落恶业,就要生起悲悯之心,将这一经验和众生分享。从这个角度说,菩萨道就是解脱道的延伸和圆满。所谓延伸,就是把解脱的经验延伸到众生身上。不仅追求自己解脱,同时还要带领着一切众生走向解脱,这个过程便是菩提心的修习,慈悲的修习。成佛所成就的,就是佛菩萨的内在品质,就是无限的智慧和慈悲,二者缺一不可。正如宗大师在《道次第》中所说:“方便与慧,任缺其一,不得成佛。”所谓方便,就是利益众生、度化众生的种种手段。

  1.修智慧
   以往,某些宗派在修行上比较强调无分别。这一观念流传至今,使不少学佛者都以为,修行就是不分别,不需要学什么经教,不需要想什么问题,坐下禅修才是正经。但究竟坐在那里干什么?事实上,不是打嗑睡,就是打妄想。禅修是为了明心见性,但我们究竟要明的是什么心?见的是什么性?究竟怎样去认识?其实很多人并不清楚,这就是因为没有正见。这样的话,很可能会把不是真正要见的当做真实,或是把修行出现的一点感觉当做究竟。修行需要经历内心调整,这是离不开分别的。所以学佛应该从分别到无分别,而非直接从无分别入手。在《道次第》的修行中,从道前基础直到止观,都在通过分别完成的。
   现在的认知心理学也意识到,人的心态和观念有莫大关系。若要调整心态,必须从改造观念开始,否则,这些观念会不断制造身心、社会等各方面的问题。怎样调整观念?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对世界已形成固定的看法和认识模式。现在必须对这一模式重新审核,并以佛法正见进行调整。所谓正见,就是对世界的如实认识。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对世间万象才能了了分明,不增不减。如果用来观察的眼睛就有问题,所看到的世界,自然也是扭曲、模糊乃至完全错乱的。
   而所有的认识又会对人生产生影响。由正确认识发展出智慧,由错误认识发展出烦恼。认识到其中分歧,我们面对每件事,都要以佛法智慧去考量,去判断。通过正确的观察修,将正念逐步替换原有的错误观念,使内心逐步接近见道的状态。此时再辅以无分别的力量,就能直接契入了。所以无分别要以分别为基础,以此纠正错误的观念和心态。缺乏这个过程,我们很难从心灵误区中走出。即使勉强自己坐下去,也不过是在一大堆烦恼中纠缠,或者将妄想误以为修行境界。所以从修智慧的角度来说,必须有正见指导,这就像地图一样,是我们抵达目标不可或缺的指南。

  2.修慈悲
   慈悲也就是悲悯之心,这是每个人都具备的心灵品质。但我们的慈悲极其有限,且若隐若现,极不稳定。而佛菩萨的慈悲,则是无限的大慈大悲。为什么人们都愿意称念观音圣号?原因就在于,观音菩萨对一切众生都能生起平等的悲心。当我们达到这种心灵品质时,就与观音菩萨无二无别了。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