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三殊胜(3)

当然,这种三轮体空,与安住无分别境界中的三轮体空有所不同,后者比较好理解。但按照很多上师的解释,正行无缘的要求并没有那么高,也就是说,行持一个善法时,尽量不起各种分别念,这就是所谓的正行无缘。比如你
 当然,这种三轮体空,与安住无分别境界中的三轮体空有所不同,后者比较好理解。但按照很多上师的解释,正行无缘的要求并没有那么高,也就是说,行持一个善法时,尽量不起各种分别念,这就是所谓的正行无缘。比如你在听课时,身体如如不动,口中不说话,心全神贯注于上师所讲的内容,再加以思维分析,然后进行修持,心就有了专注的力量。梵语中的正行无缘,意思是无分别,这里的无分别,就是心不要往外散乱。  任何一个善法,我们要么不做,要做的话,心没有必要一直外散,产生各种杂乱分别念。大家在行持善法的过程中,应该观察心能不能专注,不被其他分别念中断,把事情做得善始善终。如果心无法专注,身体再怎么不动,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三、后行回向殊胜:   以前的高僧大德们说,善根如果没有回向,通过四种因可以摧毁:   1、嗔恨烦恼。比如你做了善法而没有回向,后来生起嗔恨心,即使只有一刹那,也能将百劫或千劫所积累的善根毁坏无余。  2、在别人面前宣扬。到处说自己做过什么功德、积累过什么善根、念了多少佛号、捐款做了什么佛事,这样炫耀功德,善根就会逐渐毁坏。现在有些人行善特别喜欢给别人讲:“我今天做了什么,前天做了什么,十年前做了什么功德……”当然,你回向完了以后,怎么样宣传都没事,但如果没有回向,这个善根很容易摧毁。  3、对行善生起后悔心。比如你供养寺院一些钱,当时的发心很清净,但事后觉得这样不合理,产生一种后悔心,也会毁坏以前的善根。如果回向了以后,就不会摧毁。  4、颠倒回向。自己所积累的善根,本来应为利益一切众生而回向,但有些人却回向让某某怨敌多得病,以三宝的加持使他马上离开人间。这种回向不符合善法,是颠倒的回向。  因此,正确的回向不可缺少。如果没有作回向,凡夫人的善根不可靠,相续中经常出现颠倒分别念、嗔恨心、后悔心等,很容易被这些恶念摧毁。  所回向的善根是什么呢?《俱舍论》中说,有一种善根叫胜义善(又名真如善。胜义善是指解脱,它远离一切痛苦,最为安乐),这无法回向给众生,因为它是常有之法。这里的善根,是指自他三世的一切善根。《华严经》中云:“众生一切善,过去现未来,回向普贤地,愿皆获善妙。 ” 《华严经》中的三世一切善根,需要具足四种善妙:1、所缘善妙:应缘一切众生,并不是缘某个众生;2、所依善妙:获得的并不是暂时的快乐,而是断证圆满的究竟佛果;3、方便善妙:这种善根不是一般的善根,一定要以智慧和方便摄持;4、行为善妙:佛菩萨利益众生的行为,在世间中极为善妙,我们也应随着诸佛菩萨的妙行而积累善根。据《华严经》的观点,所回向的善根应具备四种善妙,这种善根是最好的,若回向给众生,就能成为成佛之因。  回向的目的,是让一切众生获得佛果。《回向经》中云:“此等诸善根,回向成佛因。”意思是说,我们所造的一切善根,回向于无边众生,愿他们获得如来果位。这种回向是成佛之因,故回向的善根也叫随解脱分善。  那么,该如何回向呢?回向的方法非常多,譬如念《入行论》的回向品、《普贤行愿品》等,但归纳而言,上师如意宝以前讲过,可全部包含在愿一切众生快乐、佛法兴盛于世这两条中。我们平时行持善法时,也要作这样的回向。  若将善根回向给众生,他们能获得真实的利益,这类公案是非常多的。以前也讲过,广严城的饿鬼通过佛陀的回向,最后都转生到了三十三天,因此回向的力量和功德相当大。   依靠个人的修行做善事,然后进行回向,也能让众生获得成就。虚云和尚刚生下来时,是一个大肉团,他母亲见后大惊,当下闷厥而死。第二天有个卖药翁来,用刀破开肉团,里面抱出来一个男孩,家人大喜。虚云和尚毕生没有见过母亲,每每思之,心痛如绞。后前往阿育王寺礼拜舍利,发愿燃指供佛,超度慈亲。有一天,在似梦非梦的境界中,他见到空中出现一条长数丈的金龙,龙腾空飞到一个地方。那里山清水秀、花木清幽,楼阁宫殿庄严奇妙,他母亲正站在楼阁上眺望。他大叫:“母亲,请您骑上金龙,往西方去吧。”龙即缓缓下降,梦也遂之惊醒,醒后觉得身心清爽。从此之后,他再也没有挂念母亲。虚云和尚以燃指供佛的功德回向,令母亲脱离了轮回,应该往生到了极乐世界。  但有些情况,依靠个人的力量无法超度,必须以众人的力量才能救拔。《盂兰盆经》中记载,目犍连的母亲去世之后,目犍连用神通观察,发现母亲已转为饿鬼,饿渴无食。目犍连拿饭菜去给她吃,哪知食物到口边就化为猛火。目犍连回来告诉佛陀,佛陀说:“你母亲生前业力深重,不是你一个人就可以改变她的业报的,一定要藉十方出家众的功德力。七月十五日这天,你供养僧众,请十方僧众对她回向,这样才能获得解脱。”于是目犍连遵照佛陀的教言,供养十方僧众作回向,依靠僧众的力量,他母亲马上脱离饿鬼道,生于天上享受福乐。此习俗也得以流传万世,在汉传佛教中,每年七月十五日都要举行“盂兰盆会”,以拔济自己累世的父母六亲。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