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睡觉的诀窍(3)

四是早起想。我们睡觉前不要想:“明天是星期天,睡到下午三点也没关系。”如果真的这样想,很有可能一直睡下去了。假如在临睡前想“明天应该早一点起来”,心的力量不可思议,一定可以早起的。 以上讲了正知想、正

    四是早起想。我们睡觉前不要想:“明天是星期天,睡到下午三点也没关系。”如果真的这样想,很有可能一直睡下去了。假如在临睡前想“明天应该早一点起来”,心的力量不可思议,一定可以早起的。
 
    以上讲了正知想、正念想、光明想、早起想,具足这四种想而入眠,对一个修行人来讲很有必要。

 

    另外,堪布根霍仁波切在讲义中,将华智仁波切与麦彭仁波切的教言归纳为一种窍诀,即把一天的生活当作一生来观修。也就是早上观想自己刚刚得人身,是孩童时代;中午观想自己为壮年人;下午观想为老年人;晚上观想开始生病,接近死亡;入睡时观为离开人世;做梦观为中阴阶段;第二天早上醒来时,观想为下一世。

    为什么要这样想呢?因为这样观修,无常之心即能生起。假如一天相当于一生,那看你一生中修了菩提心没有,如果早上的孩童时代、中午的壮年时代、下午的老年时代,都没有修菩提心,那一辈子就浪费了,临死之前根本没有把握。所以,这种观想非常有必要。

    如果在清净的善念中入眠,生活也会很快乐。龙猛菩萨在《宝鬘论》中说:“安乐中入睡,也会在安乐中醒来。心地安乐,梦境也安乐。”我们修行人,平时什么事情都想得开、什么事情都看得淡,始终处于快乐的心地中,行住坐卧也都是快乐。但世间人并非如此,因为有了烦恼,白天心里不快乐,临睡前也有说不出的痛苦,在痛苦中入睡的话,做梦也肯定是噩梦,醒过来后又不快乐……,整个人生与痛苦形影相随,这就是非修行人与修行人之间的差别。

当然,太多的睡眠对修行会有大障碍,但一点睡眠都没有,也是不行的。以前佛陀在讲经时,阿那律由于昏沉疲倦,一直在打瞌睡,佛陀望着他说:“咄咄汝好睡,螺蛳蚌蛤内,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阿那律听后非常惭愧,跪在佛前,合掌发誓:“从今以后,尽形寿我再不睡眠。”此后他用功办道,一时都不肯睡觉。日子一久,眼睛不行了,佛陀叫名医耆婆来治疗,耆婆告诉阿那律,只要肯睡眠,眼睛马上就会好,但阿那律就是不肯睡。不久,阿那律的眼睛瞎了,佛陀很怜愍他,教他修习禅定三昧,最后获得天眼通。

    我们有些道友晚上不睡觉,白天听课时也是一直打瞌睡,但可能谁都不敢发这样的誓吧。其实,欲界的众生不睡肯定不行,但是睡觉的话,也要安排一些适当的时间,这一点还是有必要。

    颂词“正知并决志”中的正知,是正知想与正念想,决志是早起想与光明想。具足四想睡觉,才能获得利益。此教证在《宝云经》中有,《善说海》里面已经引用了,在这里不广说。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