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为什么学佛?(7)

在唐朝,大文豪白居易曾去拜访鸟窠道林禅师。他问:“什么是佛法大意?” 禅师回答:“诸恶莫作,诸善奉行。” 白居易听了十分失望:大名鼎鼎的鸟窠禅师,怎么会如此平常,毫无玄妙高超之处?于是不悦地说:“这是

在唐朝,大文豪白居易曾去拜访鸟窠道林禅师。他问:“什么是佛法大意?”

禅师回答:“诸恶莫作,诸善奉行。”

白居易听了十分失望:大名鼎鼎的鸟窠禅师,怎么会如此平常,毫无玄妙高超之处?于是不悦地说:“这是三岁小孩也知道的道理。” 

禅师说:“三岁小孩虽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

可见,“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这句话,谁都会说,但每个人若扪心自问:自己是不是能真正做到?大多数人可能都非常惭愧。所以,学佛不能只停在口头上,而一定要落到实处。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今生有缘能遇到佛法,确实是十分幸运的。佛教的不共殊胜之处,并不是我们赞叹自己,而是古往今来无数智者共同认可的,也是世界许多宗教一致承认的。尤其是前不久我在课堂上也讲过,2009年7月,国际联合宗教会在日内瓦召开了会议,200名宗教领袖通过投票表决,一致认为佛教是“世界上最好的宗教”,并授予了“最佳宗教世界奖”。对于这一结果,穆斯林、天主教、犹太教的代表都纷纷表示:佛教得此殊荣并不稀奇,因为在过去的历史中,从未以佛教名义发生过任何一场战争,而佛教全是以慈悲为怀的理念,帮助天下一切众生。当时参会的佛教代表,虽然只占极少数,但得票数与呼声却是最高的。

既然佛教如此殊胜,关于它的未来发展,我们也应该有所考虑。现在有些人认为,佛陀的教法就够学了,世间的学说和知识不必去了解;另一部分人则觉得,佛教的原始教理不太重要,应该将佛教人间化。其实这都是堕入一种极端。对于佛教的未来,我们应在完整具足佛教见修行果等理论和实修的同时,与时俱进,跟上社会的发展步伐,将二者有机地融合起来,这样才能使佛教得到更好的弘扬。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