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老死(jarā-marana)--来生既然有了五蕴所成的身心,又将衰老而至死亡。 因此,佛陀用这十二因缘,说明了凡夫众生在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之中,所有因果循环的流转现象。此可用下面的表解,帮助我们,理解它的一个概念: 四十页插图 如果顺着十二因缘的三世因果,周而复始地继续下去,便是以集谛来说明苦谛的根由,众生永远是众生,不会脱离苦的范围。但是,佛陀之要指明苦谛的根由,目的乃在协助众生,超越苦的范围,所谓转凡成圣,那便是接着要说的苦灭谛了。 九、十二因缘的解脱观 苦灭谛,乃是逆着十二因缘的次第,比断绝第十二因缘的老死,向上推转,到了第一因缘的无明断绝之时,即是超凡入圣的解脱境界及涅盘境界。也就是说,要想不"老"不"死",唯有设法不再出"生";要想不再出生,便不得造下"有"漏的生死之因;要想不造生死之因,对于贪恋的事物,便当立即放下求"取"和舍不得的心念;要想无取无求,唯有首先排除苦求乐的"爱"欲心;要想无爱欲心,便当不再领"受"苦乐的感觉;要想不受苦乐所动,当求六根清净,不与六尘接"触";要求六根不触六尘,唯有不起"六入";六入是由"名色"所成,要求不起六入,便不宜求生投入母胎;投胎的主体是业"识",故应先破业识;业识是由前世"行"为的集聚而成,故当先勿造作有漏的善恶行为;所谓有漏(sā-srava),是指本着有我的意念,由身口所作的一切行为,不伭是为身心的私我,或为群体社会国家世界的公我,乃至是为宇宙全体的神我,均系有我有漏的生死业。为何有我的观念存在呢?乃因众生皆在"无明"的愚痴之中。何谓无明愚痴?即是没有智慧,不能明察我们所处的五蕴世间,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暂时的、不实在的幻景,所以误将众生各自所造的身心乃至宇宙,当做"我"来维护与贪恋。如果能将此无明排除之后,便可修好解脱之船的漏洞,平安地航出生死的苦海了。如何排除无明,那是要靠修行八正道来完成的工作,也就是下面所要介绍的道谛之内容了。 十、道圣谛是佛陀的个修道论 道圣帝,简称道谛(mārga-satya),即是灭苦之道,或灭苦的方法,也就是佛陀所说修道方法,若能依此方法,切实遵行,便可升入圣境,是由凡夫众生成为超脱自在的圣者之道,所以称为道圣谛。 道谛的内容,含有八目,所以产品展销中之谓八圣道分,或名八正道(āry-āstāngika-mārga),又译作八支圣道及八正法等。现在分条叙述如次: (一)正见(samysg-drsti)--彻底明白了四谛之理,即为正见。当以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的"三法印",来鉴定见解的正确性。即是说,能够理解我们所处的五蕴所在的身心世界和环境,确是虚幻无常的;既属无常的幻景,自亦没有真我的实体可求;彻见无常,实证无我,当下便是涅盘,便是寂静(不动心)的圣境。唯有依据这样的见地,来从事佛法的修行,才能真正地达到解脱的目的。 (二)正思惟(samyak-samkalpa)--又被译作正志、正思、正分别等,即是正确地思惟四谛之理,基于正见的原则,勿使心中生起贪欲、瞋恚、害心等的活动。这是清净意业的功夫。 (三)正语(samyag-vāc)--即是真语和实语,不妄语(谎言)、不两舌(挑拔是非)、不恶口(粗言詈语)、不绮语(戏论淫词)。应当以善言劝勉,爱语安慰,直言教导。此为基于正见所做清净口业的功夫。 (四)正业(samyak-karmānta)--又被译作正行,即是端正品行,远离一切的邪恶行为,是指基于正见而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除了已婚夫妇之外的一切男女的淫事,均为邪淫),不用一切兴奋剂或麻醉物。此即是清净身业的功夫。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